李艺梅 张瑞
摘 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向标,基础教育改革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实和推行到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高师课堂教学需进行相应的改革为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高师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真正需求。正视当前高师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适应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求,探析师范生课堂教学改革的对策和路径,为核心素养的发展建设先进教师队伍,推动基础教育改革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节奏。
关键词: 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素养 课堂教学改革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育改革提供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目标。如何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指导性教育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难题。教师和学生是组成课堂教学的两大主体,学生的培养目标发生改变,要保证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质量,首先要从教师培养入手,即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师院校的师范生课堂教学转型。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有学者在课程教材层面倡导开发适合核心素养的教科书[1],也有学者从教育改革实践路径与策略,以及教师培训方面研究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2],众多学者对于核心素养的探索都进行了丰富的研究。本研究则是基于师范生培养与中小学生培养目标直接相关这一视角,对师范类专业课堂教学的转型进行探究。
一、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与师范生的关系
2016年教育部正式发布文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现信息时代和当代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社会对综合素质型人才需要的体现。正确并深刻解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走向的重要工作[3]。从师范生角度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是师范生课堂改革传统教学习惯的前提。师范生与基础教育中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体现在,师范生将来要到中小学任教,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变化,师范生作为未来推行核心素养的关键力量,自然要做出改变。通过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的解读,正确厘清其与师范生的关系。
首先在文化基础方面,要求中小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人文领域和科学领域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知识倾向于多元化,目的是追求真善美,追求精神层次的提高。这意味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推行和落实过程中,文化基础的相关素养占据基础地位,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探索和批判精神,勇于创新;人文素养是形成爱国情怀等,价值观得到正确的引导,改變以往人文缺失的局面,使学生成为一个精神完整的个体。师范生要比中小学生更加系统和熟悉这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其次在自主发展方面,要求中小学能够自己管理学习,并对生活有审美有追求,主动认识和发现作为一个主体的价值,懂得对生活有明确的方向,追求品质。既要学会学习,又要懂得健康生活。自主发展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内在要求养成的素养,需要学生自觉去做,教师有效引导。师范生将来作为一名教师,在走向教师岗位之前,应先领会和以身作则,为将来做好准备。
再次是社会参与方面,要求中小学生学会处理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贡献中实现个人价值,有责任担当,在社会活动中实践创新。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将来在社会中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善于与人相处,有担当,是对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的基本要求。如何将师范生培养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才,是教师的重任。教师作为教学的执教者,与学生作为教学共同体,依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应该做出积极的改变,为生成学生核心素养而投入教学实践的探索中。
二、新需求下的师范类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师范生课堂教学的专业性表现在师范生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师范技能的培养。从实际的高师院校的办学情况来看,当前的高师教育不仅存在与基础教育脱节的问题,而且基础教育领域颁布新的核心素养指标,传统的师范生培养程序与基础教育之间的错位一步加剧。当前师范生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表现在课堂教学目标过于知识中心化,教学内容偏重理论上的学习而疏于实践的引导,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仍是传统的讲授且形式僵化,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上表现得比较单一,没有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这是师范生专业课堂教学适应基础教育核心素养培养需求的问题所在。
(一)课堂教学目标以知识为中心
在课堂上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效果,教学目标为教学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进行提供依据,同时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凭证。在普遍的师范生专业课堂教学中,仅将知识作为主要教学任务,这般偏重知识的传承却忽视了文化的渗透及知识的多样性特征等,偏重于简单的知识传授势必会存在知识与文化之间联系不密切,教书与育人理念的脱节等问题[5]。教师持有“知识中心”教育观念,导致教学目标设置偏离。当前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成熟的师范技能,对教师岗位的适应面临挑战。核心素养将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硬性内容和任务,教师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转化者,高师课堂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脱节,意味着高师毕业生将来走上教学岗位的时候,不能有效做到正确理解和推行学生核心素养的进展。
(二)课堂教学内容轻实践重理论
教学内容直接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因为课堂上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学实践是培养高师生师范技能的主要方式,是高师院校的重要特征,但理论教育日益“中心化”,实践训练不断“边缘化”的现象依旧严重。从高校发展现状来看,原因是对科研较为重视,而对实践教学则不够重视。在教师层面上看,一些教师都是直接进入高校就职,没有基础教育教学经验,所以实践教学能力较弱,而理论教学能力较擅长,更加剧了理论与实践所占比例过于失衡的局面。当前的中小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做出了相应的课程内容改革,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仍是缺乏创新,没有适当增加符合当代社会对师范生的需求的知识,高师生的学习收获和应对教学的师范技能没有得到成长。师范生专业课堂教学内容理论过时、实践不足,是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的损失。
(三)课堂教学方法低效陈旧
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当前的师范生专业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习惯于使用讲授法,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高师课堂教学教师缺乏课堂教学設计意识及责任感缺失,不注重教学设计的实践,既无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又无法提高师范生的师范技能,诸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类学习方式没有在中小学课堂落实和推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师生在平时的课堂中没有真正体验和掌握这些学习方式[6]。学生核心素养体现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充分反映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高师教师运用单一陈旧的教学方式,不利于高师生将来走上讲台的教学实践,为时代发展而走向新的阶段。
(四)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化
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价值判断,通过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把握并改进。师范生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期末考试考查打分数,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方式是期末的评教系统打分数。教师与学生之前的评价虽然是双向的,但是都是在期末评价,存在不足。师范生课堂中的教学评价与普通的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大同小异,当前所设计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忽略教学过程师生活动的动态发展的评价。此外,课堂教学评价也是教学的反馈环节,评价标准的单一不能为师范生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教学评价参与课堂,学生和教师都会表现出随意性。在培养师范生的课堂教学中,要改革以往的单一化的评价,才有利于高师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对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
三、促进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师范类专业课堂教学转型路径
针对当前师范生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要真正使师范生在今后走向教师岗位的时候有能力推行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首先要从课堂中的几大主要方面进行把握,如教学目标如何改变、课堂教学内容如何抉择、课堂教学方法如何创新和课堂教学评价如何丰富四个方面寻找应对策略,为中小学推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输送高质量的师资。
(一)教学目标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对现在的教师和准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实践核心素养,学者在教学目标把握上分成三层结构:一是“双基”;二是“问题解决”;三是“学科思维”,从基础到高级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7]。学生核心素养注重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师范生要适应这一需求,不仅理论知识学习要抓好,更要注重能力培养。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在于指导高师教师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高师生可以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课堂学习,体现“教师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要做到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和核心素养理念,高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理解和体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在中小学的发展和推行。
(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深化理论
课堂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体所在,对师范生专业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框架,学生要形成核心素养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高师课堂教学内容要与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相一致,避免中小学课堂与高师课堂之间脱节。首先,学校及时更新相关教学理论内容,为高师院校教师的具体教学提供合理科学的教材文本。其次,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和提高高师生教学实践能力选择实践内容。最后,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和中小学实践经验,面对不断变化的学生,快速更新的知识信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理解,结合基础教育经验解读教学内容,鼓励高师生以一名教师的自觉要求自己,主动实现自我发展。
(三)课堂教学方法多元化
高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向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的合格教学人才,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针对当前仍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理论灌输教学方法,缺乏人与人之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交互,由此提出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对策。从注重“教师教”转向倡导学生主动学,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互动和合作学习。教师在高师课堂教学中由基本的理论知识的讲授结合案例解说,引导师生相互对话,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时代的教学方式具有更多的创新的可能,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与学生一起实践和创新学习方式。师范生懂得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
(四)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多元化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必然会出现新的评价机制,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高师课堂教学应从简单的分数导向评价转向核心素养导向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注重全面发展,学科素养的培养是较高层次的素养要求,对于学科的界限将会走向跨领域的趋势,例如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框架下,构建学生一个学业质量标准体系,是一个以核心素养为依据的多元化评价系统,一方面能够用来指导教师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可操作性强,促进学生的发展。此外可做基于教师的核心素养的评价模式探究,时代对学生发展提出要求,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高师生既是学生,又将是老师,对于评价的学习和使用,将来会运用于实际教学实践当中,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要更深刻,才能指导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师范生专业课堂教学评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符合信息时代发展需要,更适应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石鸥,张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呼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J].课程·教材·教法,2016(9):14-19.
[2]姜宇,辛涛,刘霞,林崇德.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29-32+73.
[3]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4]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10-24.
[5]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1):48-53+68.
[6]王素月.论高师课堂教学与学生教学能力的养成[J].教育探索,2014(3):63-64.
[7]钟柏昌,李艺.核心素养如何落地:从横向分类到水平分层的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01):55-6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