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与六朝墓志—兼论墓志书法的艺术价值

2018-08-20 01:32谷国伟
艺术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罗振玉石室菁英

文/谷国伟

《六朝墓志菁英》封面

《六朝墓志菁英二编》封面

一、罗振玉其人

罗振玉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上虞永丰乡。初名宝钰,后改名振玉。字式如,又字叔蕴、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十五岁举秀才。清光绪十六年(1890),在乡间为塾师并著书。光绪二十二年(1896),与蒋斧等在上海创立“农学会”,开办农报馆。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东文学社。光绪二十六年(1900),应鄂督张之洞之邀,任湖北农务局总理兼农务学堂监督。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南洋公学虹口分校校长。次年,入两广总办岑春煊幕参议学务。光绪三十年(1904),受江苏巡抚端方委任,创办江苏师范学堂,任监督。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宣统元年(1909),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农科监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与王国维等避居日本,从事学术研究。1919年归国,住天津。1921年,参与组织“敦煌经籍辑存会”。1924年奉溥仪之召,入值南书房。1928年迁居旅顺。“九一八”事变后,参与策划成立伪满洲国,并任多种伪职。1937年去职,死于旅顺。

罗振玉善识文物,喜研文史,对殷墟甲骨、汉晋木简、墓志铭文及宫中所藏历代图书、历史档案,乃至珍宝、钱币等,都有系统的研究。他自己也收藏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文物资料和字画,并仔细进行研究和整理,撰写了许多学术价值颇高的专著。他对流散的敦煌文书留心购存,所得文书及海外藏卷照片,大多收入《鸣沙石室佚书》《鸣沙石室佚书续编》《鸣沙石室古籍丛残》《敦煌石室遗书三种》《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敦煌石室碎金》《敦煌零拾》《沙州文录补》《敦煌石室遗书》《佚籍丛残初编》《石室秘宝》等书中。还和王国维将斯坦因在敦煌、罗布泊等地发现的汉晋木简照片汇编为《流沙坠简》,并做考释。此外,还撰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二卷、《补唐书张议潮传》《瓜沙曹氏年表》等多种敦煌学论著,尤其注重对中国传统四部经、史、子、集书写本的研究和整理。近现代研究甲骨文者有著名的“四堂”: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鼎堂郭沫若和彦堂董作宾。四人研究甲骨文的侧重点不一样,成就也各不相同。罗振玉因研究甲骨文较早,著有《殷墟书契考释》《殷商贞卜文字考》等书,具有先导意义,功莫大焉。他曾在安阳搜罗甲骨达两三万片之多,并利用有限的甲骨文字集成一百七十多副楹联,从而将古奥难识的甲骨文引向书法艺术,并使之推广开来。其著作及刊刻大多收入《罗雪堂先生全集》。

二、关于六朝

六朝又称六代。

从公元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中国南方先后有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今南京)建都,因唐朝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中记载了这六个朝代而得名。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里以此六朝作为正统编年纪事,后人将此六个朝代合称为六朝。

《六朝墓志菁英》前言

晋 大司农关中侯郑舒夫人刘氏残墓志

隋 陶丘简候萧玚墓志

魏 江阳王次妃石婉墓志

东魏 宜阳郡王元宝建

魏 宣武皇帝第一贵嫔夫人司马显姿墓志铭

魏 梁州刺史元演墓志

魏 献文皇帝第一品嫔侯夫人墓

宋 笠乡侯刘怀民墓志

晋 太中大夫冯恭冢中记

六朝同时也泛指南北朝时期。四世纪末至六世纪末,宋、齐、梁、陈四朝先后在我国南方建立政权,称南朝(420—589),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北周先后在我国北方建立政权,称北朝(386—581),二者合称为南北朝。

三、罗振玉与《六朝墓志菁英》《六朝墓志菁英二编》

罗振玉在编印《六朝墓志菁英》的序言中写道:

墓志之传世者,莫盛于李唐,虽屠沽走卒,亦有薶铭,致有文不能施句读,书不能具点画者。六朝则不然,非贵胄显仕,无敢滥用,故传世至罕,而文字则皆华赡可喜。间尝都计乾嘉以来诸家所著录者,其数不逾四十,欲会最影印以传之,以中多佚石,不能备得而止。光宣之间,中州古志出邱垄间者,多魏齐物,予有所闻知,必构(购)求精拓。及辛亥去国,亦必展(辗)转托知好构之,有邮筒往返,经岁始得一纸者,而未尝以难得隳吾志。比年以来,巾笥所储,数逾五十。念致之之难也,乃遴选尤精异者十有八品,选工精印,以广其传。此十八品者,其十六皆出漳洛间,惟刘怀民志出山左,杨胤志出关中。南朝无志石,传世者仅萧敷及敬太妃两志,为人间孤本,今且不知存佚。怀民志出于刘宋,为六朝志石之冠;关中旧无魏志,杨胤一石,等诸麟凤;故亟入之编中。影印既完,纤豪(毫)无失,如出毡墨,颜之曰《六朝墓志菁英》,其余三十余通,亦当次弟(第)印行。至乾嘉以来,所著录诸志之已佚及难致者,当别为一编,与此并传。倘亦寓内治金石学者,所欲睹乎?宣统丁巳中秋前一日,永丰乡人罗振玉书于海东寓居之梦草堂。

由是可知,《六朝墓志菁英》是罗振玉遴选编印的第一本六朝墓志类书籍资料,后来他又汇集资料,编成《六朝墓志菁英二编》。这犹如我们现在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先是举办了一次,而非直接称之为“首届”(当然也有直接称之为“首届”的),等第二次举办时,就顺其然延续为“第二届”,第一次也就默认为“首届”。所以,大家习惯上都默认《六朝墓志菁英》为“初编”。

在序言中,罗振玉将《六朝墓志菁英》遴选的墓志情况、价值等作了详细阐述。初编收录墓志共18品,其中魏墓志16品,隋墓志1品、宋墓志1品。

《六朝墓志菁英二编》收录墓志14品,其中晋墓志3品,魏墓志11品。

墓志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其在史料、文学、书法艺术、地方志等方面都有很多令人期待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经史的补证作用自不必多言。

罗振玉 甲骨文八言联 荣宝斋藏

四、六朝墓志书法的价值

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临摹古人法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我们常常提及并被很多书家临摹的《张黑女墓志》 《元略墓志》《元怀墓志》《刁遵墓志》《董美人墓志》等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皆为后世颂扬,其书法艺术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清代,帖学由盛转衰,金石出土益多,考据之学日兴。先有阮元著《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尊碑思想初见其端。继有包世臣著《艺舟双楫》,于《历下笔谭》《论书绝句》等篇中力倡北碑,遂成碑学初兴之势。作为思想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的康有为在阮元、包世臣著述的基础上,著成《广艺舟双楫》,从“尊碑”“卑唐”到“导源”,史论结合,贬抑唐碑和帖学,极力推崇汉魏六朝碑版,他以“托古改制”、提倡改革进化的历史进化哲学观,渗入书学理论与实践,反对盲目因袭前人,主张法古创新。以其卓异的胆识和过人的才学,促成了碑学大兴时代的到来,对近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清代碑学的高峰,对民国书法影响深远。碑学经过清初到民国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书家对碑版书法的艺术特征和运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挖掘和展现。当今,我们只要留意国家级书法展览和一些其他的书法大展,就可以看出作品取法墓志者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些作者喜欢碑版书法的魄力雄劲、气象浑厚、点画峻厚;有些作者喜欢墓志书法的俊俏奇逸、方笔的冷峻和棱角分明;有些作者喜欢墓志书法的造型奇特、结构错落有致 这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有些作者专门从一些造型奇特的墓志入手,很容易与别人拉开距离。不管哪种书法群体,对墓志书法的研习,都是对墓志的敬仰和挖掘。

从书体演变角度而言,六朝时期很多墓志书法都处在字体新旧演变的进程中,从中可以看出很多书体演变的轨迹。他们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笔法高妙,范式千载,古意未泯且新意迭出。在六朝墓志中,很多墓志蕴含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能够启发书法家的想象力和创作,有很多的书法价值可以挖掘。只可惜当代书家对墓志书法的挖掘还远远不够,这对当代书法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本文作者为河南美术出版社书法编辑二部主任)

猜你喜欢
罗振玉石室菁英
Game Theory in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
The Foundations of Physics
王国维、罗振玉晚年交恶考论
“遗老”视角下的清代学术史——以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为核心的论析
浅谈北魏兴起的“鲜卑旧墟石室”
如何重评罗振玉的学术成就
罗振玉致西园寺公望手札解读
快乐青青队
石室花开队
菁英汇聚 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