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爽,李君霞,焦雪峰,罗 琳
(河南省胸科医院药剂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以呼吸道传播为主,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结核病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一般是多种抗结核药长疗程联合应用。抗结核药在杀灭结核分枝杆菌、有效控制结核病进展的同时[1],也带来了治疗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加重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抗结核药的ADR可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2-3]。为寻找抗结核药致ADR的发生特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现对河南省胸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近年来应用抗结核药致ADR进行汇总分析。
统计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上报国家ADR监测网并经河南省ADR监测中心确认的抗结核药所致ADR,共113例。
(1)ADR的判断:查阅病历,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评价原则,对ADR与用药时间有无关系、停药后ADR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再次用药ADR是否再次出现、ADR的发生药品说明书中是否有描述及患者的原患疾病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2)ADR类型的判断:新的ADR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ADR;药品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ADR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药品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ADR处理。严重的ADR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及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3)采用Excel软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等)、抗结核药应用情况、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
113例应用抗结核药发生ADR的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38例;年龄7~83岁,平均(44.12±17.59)岁,>20~30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占24.78%),其次为>60岁患者(占20.35%),见表1。男性患者平均体质量(60.21±11.00) kg,其中1例男性患者卧床,无法测量体质量;女性患者平均体质量(56.50±11.82) kg。
表1 不同年龄段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gender and age in ADR cases
113例ADR中,口服给药所致ADR 21例,占18.58%;静脉给药所致ADR 92例,占81.42%。
发生ADR的怀疑抗结核药共涉及11个品种,分别是利福平(胶囊、注射液)、异烟肼(片剂、注射液)、乙胺丁醇片、吡嗪酰胺片、利福霉素钠注射液、对氨基水杨酸钠注射液、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莫西沙星(片、注射液)、左氧氟沙星(胶囊、注射液)及克拉霉素片;左氧氟沙星(胶囊、注射液)发生ADR病例数所占比例最高(35.40%),其次为利福平(胶囊、注射液)(18.58%),见表2。
表2 发生ADR的怀疑药品分布Tab 2 Distribution of ADR-inducing suspected drugs
113例ADR中,最快发生于用药后20 min,最慢发生于连续用药71 d后;其中,用药后2~24 h发生的ADR病例数所占比例最高(占27.43%),其次为用药后2~7 d发生的ADR(占23.89%),见表3。
表3 ADR发生时间分布Tab 3 Distribution of occurrence time of ADR
113例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消化系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为皮疹,其次为恶心,见表4。
表4 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Tab 4 ADR involved organs and (or) system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注:存在同一ADR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的情况,故合计例次数>113
Note:one ADR may involve multiple organs and(or) systems, so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were >113
113例ADR报告中,严重的ADR 5例,新的、一般的ADR 2例,一般的ADR 106例。发生严重的ADR的怀疑药品包括利福平胶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利福霉素钠注射液和对氨基水杨酸钠注射液;严重的ADR中,4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1例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系统症状。发现ADR后,经停药或及时处理,患者大多数恢复正常。
113例抗结核药致ADR中,患者性别存在差异,男性∶女性为2∶1,男性多于女性,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4-5]。这可能与男性结核病发病率较高有关,据统计,2015年我国报告的肺结核患者中,男性占69%,女性占31%[6]。>20~30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24.78%,这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结核病发病率较高有关[7]。静脉给药发生的ADR最多,共92例(占81.42%)。静脉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起效快,故发生ADR的可能性比其他给药途径大[8]。
本调查结果显示,引发ADR病例数最多的怀疑药品为左氧氟沙星,其次为利福平(胶囊、注射液)。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复制而发挥抗菌作用,其有较好的抗结核杆菌作用,可用于复治或耐药结核
病[9]。左氧氟沙星在正常剂量下也可能导致相当数量的不良反应[10-11],因此,在使用中需特别关注。
本调查结果显示,抗结核药致ADR最常累及的器官和(或)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皮疹是ADR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识别的临床表现,是抗结核药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文献报道,左氧氟沙星所致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12];石富国等[13]研究结果表明,常用的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抗结核药还可引起消化系统反应,蒋博峰等[14]监测了4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疗程中出现的ADR,结果显示,出现较多的是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但也可能是肝炎的前驱表现,因此,建议出现胃肠道反应时注意监测肝功能。
本调查结果显示,抗结核药致ADR多发生于在给药后2~24 h,其次为给药后2~7 d;最早于给药后20 min发生,最晚于连续用药71 d后发生。因此,应用抗结核药时,在整个用药周期均需关注ADR的发生。
本调查结果显示,抗结核药致ADR多为常见的表现类型,症状较轻,但有些药物也可出现严重的ADR,危及生命,特别是利福平口服制剂。文献报道,利福平所致严重的ADR在临床上并不少见[15]。因此,应用时需特别关注。
总之,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重视抗结核药致ADR,不断观察、总结其发生规律,应用到合理用药的具体实践中,以有效减少ADR的发生,降低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