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变绿洲

2018-08-19 15:36屈菲菲
投资与合作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菲产区酒庄

屈菲菲

在新疆戈壁的不毛之地上种葡萄,中菲酒庄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把这里浇灌成了葡萄绿洲。

在贫瘠的土壤上,酿出令人陶醉的葡萄酒,为此,中菲酒庄都付出了哪些?本刊记者采访了中菲酒庄庄主纪瑜洲。

获奖144次

见到纪瑜洲,记者是在布鲁塞尔葡萄酒大奖赛的颁奖现场,他说这次颁奖酒庄可以说是满载而归,获得了大金奖、金奖、银奖、最佳中国葡萄酒大满贯,而最看重的是最佳中国葡萄酒这个奖,这么多酒庄只有中菲酒庄获得了这个殊荣,是一件令酒庄非常自豪的事情。

2018年,可以说整个中国产区都是比较出色的,2017年中国产区拿了4个大金奖,2018年拿了5个。即使放到整个国际上来看,成绩也是相当不错的。大金奖是这项赛事的最高级别奖,得奖几率极低,再加上中国是个新兴葡萄产区,因此这个成绩也足够闪耀世界了。相对于整个中国产区来说,成绩与往年比还是不错的,这是中国产区的一个进步,也见证着中国酒庄人一年年不懈的努力。

纪瑜洲表示:布鲁塞尔葡萄酒大奖赛的含金量在国际上都是公认的,对于酒庄来说,酒庄有自己的参赛标准,也不是什么赛事都参加,公信力还是比较强的,能够获奖也是对酒庄葡萄酒的认可。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他看来,大奖赛的评委皆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专业评委,公正客观性毋庸置疑。

现在世界有几大葡萄酒产区,比如中国产区、法国产区、南非產区、美国产区等,但是这个市场其实是个国际市场,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逐年攀升,除了中国国产葡萄酒进入国际市场,国外葡萄酒的进口也在逐年增加。

“酒庄从2009年开始种植葡萄,2012年开始酿酒,历史虽然不是很久,但是拿奖次数不少。到现在为止,酒庄拿奖144次,也曾被誉为酒庄黑马。因为我们拿奖的频率和次数、含金量都是非常可观的。”纪瑜洲说。

“90后”庄主

谈到为什么要把酒庄的名字叫中菲酒庄,纪瑜洲说,“菲”有草木兴盛、香气浓郁之意,也是希望这片戈壁滩可以变成果香浓郁的绿洲。在当初整地的时候,他们捡了个石头山出来,纯人工用手把地整了出来,堆了一座山出来,这个事情在当地反响也很大。我们挖了政府一座山,最后又还给政府一座山,挖了政府一座土山用来土地改造,最后我们又还给政府一座石头山,才有了今天的酒庄。

纪瑜洲2017年从父亲手里接手酒庄,开始了一个“90后”庄主的生涯。他说自己深受父亲影响,也亲眼见证了荒芜的戈壁如何一点点有了今天的样子,家里一直从事酒店、房地产行业,现在大跨越做酒庄可以说是一头扎进了农业领域。

他说早在自己还在读书时,有一次父亲去南非旅行,南非的自然景观闻名世界,他看到那片土地上成片成体系的葡萄园,觉得很开心,也深感震撼,联想到新疆的戈壁滩,他觉得从这片土地上获得了财富,也该为那片干涸的大地做点什么。

纪瑜洲虽然年轻,却理解父亲的想法。他父亲说,既然积累了财富,就要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做酒庄之前也做过市场调研,市场前景广阔,新疆也适合种植酿酒葡萄,但是做农业很烧钱,有可能10年都回不了本。他说父亲还是很有情怀,准备投身这个行业,把戈壁滩变成绿洲的成就感是什么都比不了的。

原来走过这片地,荒凉的什么都没有,寸草不生,现在放眼望去一片片整齐的葡萄园,满眼的绿意,自己走过葡萄园也是很有感触的。

接手酒庄后,他开始觉得多了一份责任感,酒庄本身具有传承意义,它是一种文化传承,经年的老酒庄一定是有底蕴的。而且做酒庄一是可以解决当地就业,二是可以改善当地环境,也很有现实意义。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靠酒庄赚钱,还是在赔钱状态,因为前期投资太大。不过随着酒庄运营的成熟和整个葡萄酒消费市场的增长,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值得为此付出的产业。

探索适宜品种

目前,中菲酒庄拥有1万亩土地,已定植6000亩葡萄园,葡萄酒年生产量达800吨,合100万瓶。虽然产量对于精品酒庄来说量大了些,但是酒庄和酒厂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酒庄的葡萄酒产量是固定的,酒厂的酒会因为今年产量好,而使得明年的出酒量增加,但是酒庄不会。

中菲酒庄自2009年开始在广袤的焉耆盆地戈壁滩上种植葡萄,已投资超过2亿元,并在种植与酿造的创新上进行了诸多尝试。主要种植的葡萄品种有赤霞珠、美乐、品丽珠、马瑟兰、西拉、霞多丽等7种,此外还有一些小面积的新品种试验田。

西拉与马瑟兰,可谓中菲酒庄这几年的特色葡萄品种,是国内第一个对西拉进行大规模种植的酒庄,也是国内种植西拉、马瑟兰面积最大的酒庄。马瑟兰是中国的特色,在中国表现很好,酒庄种植面积有450亩,全中国种植马瑟兰的面积是4500亩,酒庄种植马瑟兰的面积达到全国种植面积的1/10。

纪瑜洲表示:酒庄的风土条件不错,一开始也是种植一些常规品种,比如赤霞珠、美乐;后来尝试种西拉,发现西拉长势很好;又开始引进马瑟兰,发现马瑟兰的表现更好,又开始大力种植马瑟兰。这次珍藏马瑟兰获得了大金奖,原本只酿了6000支,现在只剩下4000支了,这次获奖后,估计剩的会更少。

中菲酒庄主要有4个系列、13支产品,包括干红、干白、桃红,还有一些甜酒。纪瑜洲说酿着玩儿的不少,比如起泡酒、白兰地,但是目前都不会做主线,主线还是以干红为主。

倾注全部心力

纪瑜洲说,葡萄酒界有句话叫七分种、三分酿,所以一开始从种植上我们严格把关。酒庄现在每年会花200万元用来采购羊粪,这是有机肥,把羊粪埋到土里改善土壤。

酒庄一开始就聘请“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葡萄酒顾问”李德美老师来做指导,从种植到酿造严格把关。设备也采用最先进的,酒庄有自己的国家发明专利“敞口发酵罐”,是酒庄独有的,常见的发酵罐是闭口的,敞口发酵罐像一个漏斗,这是酒庄的总酿酒师张炎的专利发明,还有橡木桶发酵罐,也是很多酒庄没有的,这是酒庄的基础设施优势。

对于纪瑜洲来说,再厉害的酿酒师,对当地的土壤、气候、葡萄,没有多年的研究是捉摸不透的,而葡萄酒最重要的是种植。如果聘请国外酿酒师首先有一个问题是语言沟通的问题,能不能在酒庄常驻,而酒庄的总酿酒师已经有20年的经验,他真能踏踏实实坐到酒庄里研究技术,他对产品的要求非常高,甚至他做的每款酒都获了奖。

而且李德美是世界十大酿酒顾问中唯一的中国人,对于酒庄来说,暂时不考虑聘请国外的酿酒师,而且李德美老师一直在研究国际上成熟的酿造技术、葡萄酒体系,酿酒技术上也不存在差距,有这二位在中菲酒庄坐镇,已经很符合酒庄的预期。

做酒庄辛苦,不是口说,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新疆人口少,人工成本也非常高。在内地招一个人也许只需要2000~3000元,但是在新疆,管吃管住,薪资也会到3500元左右,而且酒庄建有宿舍楼,宿舍也配备了供暖设施。

再有就是葡萄藤前3年处于成长阶段,第4年的葡萄才可以做酒,所以前3年的葡萄种植成本需要酒庄来承担。因此,这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产业,酒庄要做大,需要庞大的投资;做小,对酒庄的要求会更高,因为出酒量少,势必要有一个好的价格才能平衡收支。

纪瑜洲说,做酒庄真的是需要倾注全部心力,从整地到种植,从酿造到出酒,从营销到人员管理,辛苦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付出后得到了佳酿,这才是最让人感到值得的。

市场前景可观

纪瑜洲说,自己接手酒庄之后在市场方面调整得多一点,土地种植、酿酒环节已经按部就班,不需要多大的调整,自己主要做市场品牌和推广,这也是自己擅长的。

国产酒庄很多,但是并不占优势,这是国产酒庄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一个新酒庄,成本是非常高的,成本没有辦法和进口酒庄比,国外的酒庄经过多年的培养,已经把修整土地、品种实验的成本降下来了。在国际化的市场上,国内酒庄只能自己承担这个成本,不能想着让市场去适应这个成本,也许再过几年,国产酒庄的成本会降下来。

第一年酒庄参赛时,有经销商看中酒庄葡萄酒的品质,想要代理到国外市场。纪瑜洲的父亲拒绝了,说如果要是卖到国外,还不如直接在国外收购酒庄,这比在新疆种葡萄更见效,而且好东西先让自己人品尝,再谈出口。

他表示:以目前的情况,如果国内市场做开了,在国内可以完全消化,也没有必要一定选择出口,国产酒庄的葡萄酒品质在国际上是被认可的,在国际上大爆发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他看来,中国是个国际市场,如果在国内被认可,和被国际认可的区别意义并不大。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一直在成长,但是在消费领域占比还是比较低,大家对红酒文化了解也不够多,大家还是首先关注价格。等大家对葡萄酒开始慢慢接受后,关注点肯定不会只看重价格。

所以,酒庄的价格定价也比较合理,最低定价88元,目的是为了培养国内的消费者喝国产葡萄酒的习惯。他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甚至在2017年,酒庄拿了个最佳性价比奖。

纪瑜洲还说,从国产酒庄屡屡在国际上含金量大的葡萄酒赛事上获奖来看,国产酒庄和国外酒庄同台竞技,一点都不逊色,这也说明了国产葡萄酒的潜力巨大,属于国产葡萄酒的蓝海还有待开发。

猜你喜欢
中菲产区酒庄
收葡萄
中国人抛弃了波尔多酒庄?
勃艮第分级制度详解
法国波尔多产区迎来10周年庆
中菲共同开发南海的机遇与挑战
收购德国酒庄总共分几步
我国对中菲南海仲裁案的立场及依据
简析中菲南海争端历史沿革及菲方主张
“超二级”酒庄惹人垂涎
不同产区葡萄中多酚及原花青素含量差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