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鹏
谷歌旗下Waymo与优步(Uber)的自动驾驶专利权诉讼案,2月10日宣布和解,代价是后者向前者支付0.:34%股权(当时价值2.44亿美元)。
胜利无悬念
专利权官司历时几乎一年,期间优步出现了大幅动荡,一度深陷在内忧外患之中。不但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辞职,高管团队几乎整个被洗了一遍。被投资人扶上台的CEO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采取了和前任完全不同的策略:尽快低头止损,甩脱麻烦。
这场争斗刚开始,胜利的天平就已倾斜。Waymo拿出前雇员莱万多斯基盗窃14000份技术文件的证据,并声称优步窃密给Waymo造成逾19亿美元的损失。
堆叠数字只是律师诉讼技巧,不必在意。Waymo主张自身诉求的难点一直在于,如何将莱万创立Otto与优步白动驾驶项目联系在一起。
理论上很难证明。因为Waymo很难获取一些优步严格保密的内部信息:优步自动驾驶项目中,到底使用了多少Waymo确权的专利。
没想到正瞌睡时,天上掉下来个枕头。Waymo“无意”中收到一份供应商邮件,其中提到的激光雷达控制电路板的设计,能够将莱万窃密和优步自动驾驶项目联系在一起。
这份邮件本来应该发给优步,却错发给Waymo。而该供应商同时给两者供货。很少有人相信“错发”,背后隐含的意味令人不寒而栗,其中包含了多少科技工业谍报战、卧底、策反、密室阴谋、出卖和妥协。整个过程具备了好莱坞一直梦寐以求的所有间谍片要素。更重要的是,它是真实发生的一切,但无人承认,一切都在桌下。
Waymo的真正目标很简单:阻遏优步在自动驾驶技术上追赶的脚步。
愿望有清单
颇具幽默色彩的是,这个目的几乎全面达到了,但并非透过专利权官司,而是获益于优步的白乱阵脚和内斗。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Waymo已经着手部署更大规模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而在同一城市,优步的规模测试尚未取得明确进展。
既然Waymo再次走到优步新CEO科斯罗萨西决定“结束过去”,两者就有了立场接近的理由。
Waymo还有一些子目标,包括搞臭莱万、将优步收购的Otto(莱万创立)资产泡沫化、与优步加强联系,这些目标将在和解之后兑现。看上去,Waymo正在取得全面胜利。
卡兰尼克在下台之前,已经做出了与莱万脱钩的决定:解雇莱万。莱万“小偷”标签被贴上后,Waymo可能继续穷追猛打,对此人发起民事诉讼程序。谷歌借此机会,敲打了所有离职的技术高管们。后者拿了高额离职补偿和技术封口费后仍然肆意而为,谷歌将不再宽宥。
同时,作为和解条件,优步保证“Waymo的机密信息不会被纳入Uber先进技术集团的硬件和软件中”。协议所限制的,恰恰是优步当时收购Otto最强硬的理由之一。而且,协议相当于优步变相承认窃密的存在。
当然,科斯罗萨西不想将Otto无形资产完全冲销。在声明中,这位伊朗裔CEO委婉地稱:“我们同意优步对Otto的收购可以而且应该得到不同的处理。”
这句话说得相当绕。翻译成大白话,即Waymo承诺不再阻止优步处理/变卖Otto资产。即便如此,当初收购Otto的6.8亿美元大部分也打了水漂。
不过,优步在内乱中折损的市值,十倍于官司损失。如果能早点妥协,换取放下包袱朝前看的机会,可能损失小一点。优步新管理层经过权衡还是决定从了。
到底向何处看
优步明面上没有拿出现金,但潜在损失不小。至于和解本身,两家公司有限度地修复了关系。谷歌是优步早期的投资人之一。这些年,因为卡兰尼克强硬的态度,双方丧失了合作氛围。
此案是自动驾驶第一起走完法律流程的诉讼案,在判例法体系中,对类似其他案子具备示范和指导意义。存在疑问的是,优步受到牵制的自动驾驶项目,将如何推进。
2016年卡兰尼克对优步自动驾驶研发进展缓慢而忧心忡忡,危机感是促使其招募莱万的动机。现在除非优步打算白我阉割,否则双方仍然面临激烈竞争。
无论是暂时领先的Waymo,还是寻求妥协的优步,在白动驾驶技术即将形成的市场面前,两者战略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双方对号称“万亿美元”消费市场将如何发展,都很迷茫。
共同特点是,双方都不打算和现有的车企进行排他性合作,而他们一度都很渴望这一点。
原因是车企对于如何应用自动驾驶技术,与硅谷企业存在根本性的理念冲突。
谷歌虽然暂时拥有技术优势,不过优步拥有消费者出行的海量数据,还握有海量客户资源,两者仍能找到合作的契合点,如果他们打算翻过这一页的话。
眼下,“向前看”不能解决优步的战略问题。优步尚未有重新掌握主动权的策略,这才是优步新管理层应该操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