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粒芮
摘 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解放自我”的过程,科学回答好“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什么”的问题,需要从提升自我认知、强化目标管理、瞄准社会需求等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精准度、针对性和前瞻性,从而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三重逻辑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大学生就业方式的转变,使得高校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为更好地服务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本文结合大学生常见的职业生涯问题,从“职业探索、自我认知、目标管理、技能提升、人际关系、反馈修正”六个维度编制《大学生职业生涯问卷调查》,并从南京某高校随机抽选500名学生进行测试。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整理,现采用Likert4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4个等级计分,所得分数越高代表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水平越高。经SPSS软件分析后,得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状况。
从上表数据分析可知:大学生总体职业生涯规划处于中等水平(2.56±0.42),但在“自我认知(2.45)、目标管理(2.53)、反馈修正(2.61)”方面呈弱势状态。因此,构建合乎当代大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提升自我认知、强化目标管理、瞄准社会需求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精准度。
一、提升自我认知,科学定位“我想做什么”
“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更多更准确地了解自我与发展自我,并在各类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做出尝试性的职业决策和职业生涯规划”[1]。为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聚焦在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上,不断将“解放自我”贯穿在职业生涯教育的全过程。
1.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真正聪明的人一定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也一定是懂得扬长避短的人。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对高校学生“能够做的(优势和劣势)”和“可能做的(机会和威胁)”进行资源配置,编制“大学生职业发展因素的SWOT分析矩阵表”,并按照SO、ST、WO、WT四种模式剖析自我,准确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的应对策略。
从“大学生职业发展因素的SWOT分析矩阵表”分析得知:“SO模式”是最理想的发展模式,“WT模式”是最不理想的发展模式,介于两者之间的“ST模式”和“WO模式”往往是高校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最常见的发展模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学生在设计职业生涯时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好人生价值的初步定位,瞄准最能发挥能力的职业方向,择己所爱,扬长避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拓展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2.准确定位,打破生涯规划的黑箱理论。
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萨帕根据人的年龄结构将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阶段(0岁—14岁)、探索阶段(15岁—24岁)、建立阶段(25岁—44岁)、维持阶段(45岁—64岁)和衰退阶段(65岁以上)五个阶段。其中,探索阶段又可以分为试验期(15岁—17岁)、过渡期(18岁—21岁)和尝试期(22岁—24岁)。根据这一理论,大学阶段正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过渡期,介于后高中时代和社会前置期之间的区间性质,决定了大学生涯规划必然要延续高中阶段的学习属性,也必然要衔接社会初期的市场属性,如何处理好专业学习、技能提升、社交锻炼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大学生活的主要旋律,如何打破大学的“黑箱”就成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为此,高校可以引入职业测评体系,通过对大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需求动机的诊断帮助大学生客观地了解自我,达到准确预测学生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目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规划大赛,积极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和独立思考精神,在实践教育中逐步锻炼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形成师生共建的职业规划合力教育,从而打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黑箱”。
二、强化目标管理,准确厘清“我能做什么”
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最关键的经济元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更应该注重大学生求职能力和目标规划的培养,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整个大学生活都涉及职业生涯的选择问题,生涯选择是由一系列阶段构成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定点”[2]。為此,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要注重“点”的集聚,又要注重“线”的拓展,逐渐形成点线成面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1.从“点”出发,量身定制生涯规划的个性化目标。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阶段划分上下功夫,而且要在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方面花心思,注重学生的目标管理和潜能挖掘,不断拓宽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运动轨迹。
(1)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学生依据共同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协同育人的学生组织。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大学生社团活动在唤醒学生兴趣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学生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可以在兼顾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的条件下,选择性参加社团活动,并正确处理好专业学习与社团活动的关系,从而实现个性化发展。
(2)学科竞赛
高校应逐步试点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范畴,通过深化实践教学、举办学科竞赛、配备专业导师等途径,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挑战杯”、“高教杯”、“蓝桥杯”等全国性技能大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在各种学科竞赛中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和深化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角色转化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实训单位、人才市场和政府机构的合作交流,拓宽大学生学以致用的渠道,不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提前达到工作预览和技能转化的目的。
(4)“双创”教育
积极响应国家“双创”教育的号召,将GYB/SYB培训纳入课程教育体系,选派专业的就业创业导师激活大学生创业中心,通过设立就业创业课题、创业实践学分、专业实训学习等途径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创业比赛,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由“线”链接,科学划分生涯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高校应该在遵循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心理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对不同学历层次和各个年级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3],逐步构建“角色转换—目标探索—定向发展—目标冲刺”的生涯教育体系。
(1)大一学年的角色转换教育
大学之初亦是职业生涯规划之初,针对大一新生面临的角色转换、环境适应和自我管理等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校史校训讲解、专业学习分享、行业前景介绍、新生认知实习等导航教育,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的转变,并在各种社团活动中增强对大学生活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2)大二学年的目标探索教育
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大学生对社会环境和行业前景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在这一阶段,高校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合理配置好自身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资源,通过明确专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技能实践教育等途径,逐步探索出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
(3)大三学年的定向发展教育
随着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群体逐渐呈现出就业创业、考研考公、出国深造等多元化发展趋势。在这一阶段,高校可以通过分类指导、因势利导等方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据不同群体的职业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资讯发布、应聘技巧传授、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的定向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地朝着自己的职业目标努力。
(4)大四学年的目标冲刺教育
进入大四学年,大学三年级的多元化选择逐步趋于单一化,职业发展方向也已确定。这一时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侧重于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就业压力疏解、就业合同签订等方面,及时传达学校的各项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鼓励学生朝着职业发展目标做最后的冲刺,逐步帮助大学生完成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三、瞄准社会需求,有效把握“我该做什么”
“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4]。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应受到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职业选择才能迸发出更多的创造活力。
1.坚持社会需求导向,实现职业规划的供给侧改革。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你所“爱”的终究会随时间而厌倦,你所“长”的也终究会被科技所淘汰,只有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才能历久常新。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尤其是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大学生一定要置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之中,了解就业市场的供求状况,重视职业本身的发展,并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只有选择了具有发展前景的岗位,才能在工作成就感中不断发展。作为社会的子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应该突出人的社会属性,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传统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方式,主动谋求与社会资源的优势对接,走联合培养、基地共建、突出应用的职业规划新路子,不断实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供给侧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6]。
2.坚持动态发展原则,促进职业规划的长效性发展。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依据,是一个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组成的有机整体,准确预测职业选择的动态过程与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将职业规划的自我探索、探索工作世界、决策、求职行动及评估等阶段有机地融入PDCA循环当中。以自我探索阶段为例,可以先制订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探索计划,然后按照探索计划实施并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测评,总结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最后对測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通过在PDCA模型中获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各阶段的合理性、全过程的可行性、大系统的周期性等反馈结果,及时建构“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切实执行规划路线、实时监控实施效果、动态调整规划路径”的生涯规划体系,逐步形成内循环和外循环互相促进的立体循环系统,从而在一个PDCA循环中不断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有效强化和持续推进。
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高校在推进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回答好“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什么”的基本问题,充分发挥好“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的教育合力,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从而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规划道路。
参考文献:
[1]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34-35.
[2]林清文.生涯发展与规划手册[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209.
[3]刘燕.高校就业指导新模式——生涯发展辅导[J].江苏高教,2007(4):96.
[4][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459.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