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誉
摘 要: 贫困村“第一书记”队伍是活跃在精准扶贫脱帽工作中的主要力量,这支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关系到党中央提出2020年全国整体脱贫总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广西部分贫困村镇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信息化手段,分析贫困村“第一书记”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加强贫困村“第一书记”队伍建设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村“第一书记” 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有19.5万名机关优秀干部勇当排头兵,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这支排头兵素质如何,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脱贫摘帽成效的高低。为深入了解“第一书记”队伍的现状,切实找准存在的问题,通过组织发放问卷、实地调查、大数据收集信息的方式,结合笔者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的经历,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加强贫困村“第一书记”队伍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希望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第一书记”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广西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为例,通过调查,我们深感广西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策划指导、严密组织管理、认真培育功劳巨大,派出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合力支援成效显著,但驻村“第一书记”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率先垂范作用不能不排在第一位。同时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是“第一书记”选拔阶段不够严格谨慎。对任职“第一书记”原因调查问卷分析,有百分之六的“第一书记”反馈是单位硬性要求,另有百分之九的“第一书记”认为当初只要报名就成功当选了,百分之八十五的“第一书记”选择了主动报名+层层选拔才顺利担任。同时在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总体上选派的“第一书记”是政治觉悟高、愿做事、敢做事情的干部,但因单位分配名额、组织部门把关不严等原因,导致部分选派的“第一书记”素质和能力无法胜任农村工作,出现农村党建能力不行、心理承受压力不大、责任担当意识不够、个别廉洁自律有问题等情况,反映出一些党委政府对选拔“第一书记”在條件上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把关,文件规定执行过程中是存在偏差的。
二是“第一书记”使用过程不够合理科学。“第一书记”选派到位后,怎样让他们尽快适应当地的工作生活环境,并利用个人专长有效开展相关工作。调研组走访了相关职能部门、村委会和“第一书记”队伍,对怎样开发“第一书记”这支队伍的潜力这个问题上,百分之十八的受访者表示需要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百分之二十二的问卷认为对新任“第一书记”要培训到位,另有百分之二十八的问卷显示组织部门下派“第一书记”驻村之前要做好“功课”,做到安排合理科学下派,剩余百分之三十二的受访者认为村委干部配合工作是关键。经过对调研问题的综合分析得出,一方面职能部门在驻村安排上有一定的随机性,优先安排“关系户”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导致合适的人放在不适合的位置上,在客观环境作用下即便个人能力再强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一些部门对提升“第一书记”业务能力的模式相对陈旧固化,存在“走过场”等形式主义,达不到“第一书记”的需求期望。
三是“第一书记”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目前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各界,对“第一书记”队伍只关注“脱贫”目标结果,这支队伍建设的过程还存在薄弱环节,制度建设还待完善。如考核制度方面,有人认为“第一书记”所驻村情各不一样,面对的中心重点工作、开展工作起始平台肯定不一样,假如拿一把考核尺子标准衡量有失公允,“第一书记”的年度考核由所在县(区)组织部和乡镇党委政府共同组织,在优秀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往往出现“第一书记”在村级、乡镇考核优秀,最终结果为称职的情况。工作保障制度方面,调研中有“第一书记”感叹自己一天不是在跑项目的路上就是在回村的路上,工作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财力不易,但工作保障制度方面还不完善,由此造成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家庭负担存有顾虑,甚至派出单位所在二级部门奖金分配“缺斤少两”等问题。受访的“第一书记”普遍认为工作生活上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压力大小及来源依次为群众的殷切期盼、派出单位考核和保障、政府部门任务传导、个人理想和家庭因素。
四是“第一书记”工作规划欠长远考虑。一方面对“第一书记”任期满后留任态度,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第一书记”倾向于任期结束后就离任,只有少部分“第一书记”表达留任的意愿,希望带领村民脱贫后再考虑去留问题。另一方面关于群众对“第一书记”的任职初衷调研分析,百分之六十四的群众认为“第一书记”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真心实意带大家脱贫致富,还有百分之三十六的群众认为“第一书记”来任职的目的无非就是想来“镀金”,以此作为个人事业发展的“跳板”。以上两个调研问题反映出“第一书记”群体间的“跳板”心态比较普遍,他们个体之间、派出单位之间的情况是存在差异的,有人本来身居要职权位,且派出单位实力雄厚,这样的“第一书记”可支配的个人和公共资源多,工作开展起来顺利且见效快,提拔使用的机会就高,相反那些个人和派出单位都一般的“第一书记”,在任期内一般很难做出巨大实绩,要想从众多优秀干部中脱颖而出,一些人急功近利搞面子工程,没有长远规划,甚至做出牺牲群众利益的错误决策,这违背了选派“第一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初衷。
二、“第一书记”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书记”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大背景的影响,又有主观工作不力的问题。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第一书记”队伍选人和用人政策贯彻不实。“给人给钱不如给个好支书”,乡镇领导道出“第一书记”做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说明“第一书记”个人能力的重要性,也反映出“第一书记”与所任村兼容对村民的利害关系,从选派政策实施执行看,来自各行各业的“第一书记”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政策规定“第一书记”采取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的方式统一择优选派,按在职干部总数的一定比例抽调方式,但有些单位为了自身工作考虑选派的干部能力不是最好、最合适的,另经过几次选派后部分单位为了完成选派名额,在选派质量把关上要求有所降低,影响到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从用人政策实施效果看,存在不科学合理的情况,在调研中一名艺术特长的“第一书记”庆幸自己分配到现在这个瑶族村,他抓住“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机会充分利用艺术特长,以成功建设村级瑶族文化活动中心为突破口,顺势带动村道路桥梁等其他项目建设,不仅为该村赢得了更多资源,更难得的是凝聚了人心,开创了扶贫工作的良好局面,但其他具有一定特长的“第一书记”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第二,“第一书记”队伍工作制度执行和创新力度不够。目前省、市、县(区)针对“第一书记”队伍工作都制定了相应制度,部分地区结合实际情况还单独出台了配套制度,这些制度严格来说是独立的,但在总的目标体系下又应该起到“上下左右”联动和互补的作用,只有严格执行制度导向才能保障“第一书记”队伍输出连续强劲的战斗力,如针对“第一书记”来回跑项目、走访调研需要经费支持,很多省份都出台了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照标准落实“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各省、市、县三级财政情况有好有坏,这笔财政兜底的工作经费执行支付率也不一样,同时在调研中发现,对“第一书记”提拔使用前后实施政策力度不同,以上这些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一书记”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职能部门对“第一书记”队伍工作制度创新是不够的,主要体现在扶贫项目申报、年度考核、业务培训等方面,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整体的脱贫进度。
第三,“第一书记”队伍建设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不紧密。“第一书记”是派出单位、县(区)组织部门、乡镇党委政府三者的交叉点,起到部门之间交流的中介作用,如果说“第一书记”没发挥好这个作用,部门之间又不主动联系的话,以上四者相应的责任和统一的目标都是无法实现的。如调研中发现,首批“第一书记”个别存在“管理真空”的情况,这里面不仅仅有“第一书记”散漫不作为的原因,更有部门之间联系不紧密监管缺失的情况。另外,“第一书记”换届后只有市县派出少数人员愿意继续留任,省级选派人员基本没有人留任,一方面反映出“第一书记”的工作确实非常难做,普遍存在坚持干完一届就换人的想法,怕自己离开单位领导视线太久回去“坑”都没有,另一方面折射出在“第一书记”留任意愿方面各部门之间没有提前做好交流工作,对干出实绩的“第一书记”留任工作是不重视的。
三、加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强化堡垒,明确“第一书记”队伍建设目标。
党的学习教育活动是“第一书记”队伍思想组织建设的重要方式和载体。现阶段,派出单位、县(区)组织部门、乡镇党委政府应以“两学一做”、“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三方联动让“第一书记”理解教育实质内涵,做“政治的明白人”,学好并运用到农村工作中,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第一书记”学党章党规,让“第一书记”意识到扶贫工作是政治任务需求,同时要慎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向扶贫工作先行者于成龙那样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不昧天地良心;要求“第一书记”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理论思想要学以致用,时刻以习总书记青年在陕北农村插队七年事迹为动力榜样,总书记在那么困难环境下都能团结群众、发动群众、发展群众、干好事业,提升治理水平,他响应党的号召亲身经历,用实践印证“农村事业必大有所为”的道理;号召“第一书记”争做合格党员,就是要告诫自己牢记党员带头要克服万难为民办事的宗旨,扶贫脱帽是农村一线工作的“拦路虎”,“第一书记”要有信心驯服这只老虎并为自己所用,如精准扶贫、化解群众纠纷等服务面对的是村民百姓,做好这些工作就是为自己赢得了民心,但通常这些工作繁重面临压力巨大,这就需要“第一书记”坚守党员理想信念,强化抗压能力,相信党的革命事业必胜。
(二)优中选优,搭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框架。
“第一书记”作为外来力量直接嵌入村级组织,实现与基层社会的有机联系,并搭建起“国家—基层组织—社会”的三边关系,这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的重要管理方式。对此必须选派高素质的“第一书记”才能帮助农村建强党组织,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到“造血”转变,逐步形成扶贫良性循环模式。一是要建立“第一书记”人才数据库,并根据“第一书记”的部门行业特点、个人特长来分类,把扶贫工作想象是一场大型的综合战役,“第一书记”这支军队要打赢这场战役就应派出“海陆空”战士作战,哪些战士适合海军,哪些战士擅长陆地作战,选拔空军的要求是更加严格,对“第一书记”选拔工作也应做到这样。同时将“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档案入库分类,以便组织随时再次抽调使用。二是要抓住“第一书记”派出单位派人关键节点,组织部门为保证选人质量可以尝试指定选派近几年考核优秀的年轻干部、中层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等作为该单位的年度考核加分指标,同时为防止“凑够名额”的情况发生,对单位人数少的确实人手不足的情况不再硬性分配名额,可尝试将多出的名额对社会上编制内的党内人员公开招聘等方式遴选,这样通过抓好选人环节,夯实“第一书记”队伍建设的基础。
(三)精细管理,优化“第一书记”队伍建设结构。
选出的“第一书记”要体现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带头为民办事、加强思想引领、提升治理水平方面的“五大职责”作用,相关部门要在“第一书记”的使用方向和监管培育载体上做精细管理。一要依据每个贫困村的村情、所在乡镇的镇情,匹配各“第一书记”的特点特长科学合理地安排驻村,并对“第一书记”与所驻村的“兼容性”适当评估,“好钢用在刀刃上”,杜绝先安排“关系户”、随机抽签等入驻安排形式,确保每一位“第一书记”都能结合所驻村情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让“第一书记”不輸在扶贫起跑线上。二要在政策平台上给“第一书记”更多空间施展“拳脚”。如在金融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政策上,应给“第一书记”所驻村产业发展开绿灯,减少一些审批环节;再如好的平台重在长期贯彻抓落实上,如普遍反映“第一书记”论坛、调研座谈、业务培训、临时党支部等模式效果好,应长期坚持传承下去。通过搭建“第一书记”各式各样成长锻炼的平台,让想干事、会干事的“第一书记”干成事。
(四)正向激励,增添“第一书记”队伍持续动力。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第一书记”战斗队伍出现精力匮乏等状况,这就需要在思想上、心理上、物质上有坚强制度的后盾。如职能部门是否可以尝试先整合资源、制定项目申报指南、每年集中“第一书记”对村级项目申报、项目答辩、专家投票通过的方式,注意淡化和减少“跑项目”运动,避免为争夺扶贫资源而导致精力分散,职能部门应赋予“第一书记”更多的资源和资源配置权,使国家的政策表达与农民的需求在“第一书记”这个扶贫中介上得到有效对接,从而构建起一种有序良好的基层秩序。此外,通过完善制度设置合理均衡地分配项目资源,有针对性地偏向常年处于贫困境况的地区,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又如对“第一书记”评优考核制度,是否可以尝试在村镇推荐意见优秀的基础上,采取对“第一书记”集中答辩考核优秀的方式,同时加强村级考核环节的开展,增加村民村干部的意见比重,优秀“第一书记”必须是群众一致认可推选的,避免少数“第一书记”在完成村级年度责任状并获得村镇推荐优秀的情况下最终只获得称职的情况;再如符合提拔条件的“第一书记”,不管他是否还在任职期,所在市县组织部门、乡镇都可以主动向派出单位关心“第一书记”个人发展问题,从而既肯定了派出单位和个人工作,又给“第一书记”打了一针暖心剂;通过加强对“第一书记”的人文关怀及系列保障制度建设,确保党中央2020年整体脱贫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晓毅.精准扶贫与帮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3).
[2]蒋妥.因地制宜选派“第一书记”实乃精准扶贫之良方[N].中国青年网,2015-5-12.
[3]石柳愿.以“二分模式”试析广西驻村第一书记工作[J].传承,2016(4).
项目来源: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派驻贫困村第一书记政策实施效果跟踪研究”(批准号:15BZZ 00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