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平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构建高效教学课程,是当代高中教学工作的基本发展方向。化学作为高中教学的基本课程之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具有积极影响。为此,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一、 前言
转变教学模式,深化以人为本教学战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标准对现代化教学工作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的基本发展方向。高中化学教师通过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想,运用新型教学结构,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多元化学教学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高中化學课程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以新课程改革目标为基础,围绕高中化学大纲,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构建具有多元化的教学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效率与整体素质是高中化学课程构建高效教学课堂的基本要求。
(一) 教学效率
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其本质就在于“效率”。在现代化化学教学课程中,“效率”并不单单指教师的教学效率,还包含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教师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化学知识,同时要保证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化学知识能够吸收与掌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课程的“效率”,不仅指学生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时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与化学技能,完成化学考试特定目标的同时,拥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与影响力。
(二) 整体素质
素质教育是我国党政部门对我国教育部门所提出的宏观发展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方向。化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先进性,高中阶段开设教学课程就是为我国化学研究工作培养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论任何领域、任何岗位,传统专业、专一性人才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相对比较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不可仅仅局限在课本之上、课堂之中,而应打开思考,构建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的教学氛围,注重化学课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合作性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与创新性学习能力;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高中化学课程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化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高中生开展化学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与理解,正确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化学教师构建高效课程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认真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能够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教师在授课前,需要提前对授课内容有一个整体、全面、系统、正确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拟定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内容搜集与之有关的教学资料,编写教案,对教学内容、教学材料进行系统规划,使教学结构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全面性与整体性;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寻找教学内容的突破点,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巧妙的设置教学问题,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教学引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验和活动,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分析实验活动时课程会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使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二) 创设情境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构建高效教学课程的基础。教师开展授课时,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点入手,注重生活案例的引入,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应注重新旧知识的融合,利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使学生能够通过回顾、思考,增强对旧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明确新旧知识的联系,正确认知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提高学生掌握能力与记忆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展碳酸钙、氢氧化钙的反应时,可让学生观察石灰分别在水、氢氧化钠溶液之间的变化,通过观察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三) 化学实验
化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是一门实验性课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能够使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直观地发现各类化学物质之间的关系,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时,应将理论课程为基础,学生在正确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利用化学实验设备、化学实验材料,动手开展相应的化学实验活动。例如,在学习“金属在空气中燃烧”一课的知识后,学生小组结合,利用镁、铁、铝等化学实验材料,正确使用酒精灯等化学实验设备,将金属材料点燃,观察金属材料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变化。整个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一定要提前对学生做好引导工作以及各项危险防范措施,使学生能够在遇到危险事故时,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危险事故进行处理。例如,如何熄灭酒精灯?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其燃烧方式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外烟温度最高,熄灭时需要利用灯帽直接进行盖灭,不可吹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教学课程是当代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教师提供重视,积极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坚持“以生为本”教学战略,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峰强.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172-173.
[2]彭波.浅谈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69+117.
[3]刘红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构建方法探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