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中途改变的独塔斜拉桥变更设计与结构分析

2018-08-18 05:45邓小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8期
关键词:拉索悬臂桥面

邓小伟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0 引言

一般情况下,斜拉桥主梁多采用悬臂浇筑法或悬臂拼装法施工,但当桥下地势较平且高度不大时,采用支架施工更为方便、经济和节省工期。不论采用哪种施工方法,一般应以预先确定的施工方案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和设计[1]。但由于施工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施工中途需要改变施工方案的情形,这就需要对原设计方案的受力及变形作相应的验算,必要时采取一定的设计变更措施,如调整索力或预应力钢束布置等,以保证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1 工程概述

某城市景观桥梁主桥为跨径100 m+87 m的独塔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见图1),塔、梁、墩固结体系,边主跨比为0.87;主梁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双钢箱主肋断面,中心点梁高2.5 m,梁高/主跨=1/40;索塔总高67.2 m,桥面以上索塔高51.25 m,塔高/主跨=0.51;斜拉索采用平面扇形密索体系,梁上标准索距9.0 m,在边跨桥墩附近索距加密;塔上标准索距2.0 m,塔顶部分索距加密为1.8 m。

主梁截面采用混凝土桥面板+双钢箱主肋断面,主梁标准宽度40.1 m,顶面设2.0%双向横坡。钢主梁中心高度1.985 m和2.0 m,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厚0.25 m;标准段箱梁宽为3.3 m,顶板厚25 mm,底板厚35 mm,腹板厚16 mm。两主肋中心距26.5 m,两主肋间设置3道工字型小纵梁。

主梁标准横断面见图2。

主梁标准节段长9 m,两主肋之间用横梁及桥面板相连,桥面板为厚0.25m预制板,在桥上通过现浇湿接头连接成整体。横梁断面型式为工字梁,横梁标准间距4.5 m。与横梁位置相对应,主梁外侧挑臂下设置一道托梁。预制C50桥面板的存放期要求不小于6个月,预制桥面板之间现浇C50微膨胀混凝土。桥面板内配置纵向和横向预应力钢束。纵向预应力采用S15.20–7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横向预应力采用S15.20–3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主梁在塔两侧设置钢混结合段,结合段总长16.5 m。钢箱梁腹板埋入混凝土塔内,伸入索塔内的腹板开孔以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并在索塔两侧2.5 m范围的钢箱梁内灌注混凝土,通过加劲肋及剪力钉的作用,将力传递至塔梁固结区。两主梁之间采用实心混凝土横梁连接,通过张拉预应力使得塔梁固结区处于三向受压状态。

斜拉索采用平面扇形布置,双索面。全桥共20对索,梁上基本索距主跨为9 m,在边跨桥墩附近索距加密为7.65~6.6 m;塔上标准索距2.0 m,塔顶部分索距加密为1.8 m。

索塔纵向为单柱式,横向为H形,索塔总高67.2 m。上塔柱采用五边箱形截面,外形尺寸为3.5 m×5 m,壁厚0.75~1.2 m,上塔柱拉索锚固区配置环向预应力,预应力采用S15.20–18、16、14三种钢绞线。上塔柱横梁采用钢箱断面,横梁通过端部预埋钢板锚筋、剪力钉和腹板伸入塔内等方式与混凝土塔相连。下塔柱为实心截面,外形尺寸由3.4 m×5 m渐变到4.4 m×6 m。2个下塔柱之间用2道厚度0.8 m的墙连接,并在墙中心处设置厚0.5 m横隔板。塔下承台平面尺寸为39.6 m×13.6 m,承台厚5 m。承台下布置24根2.0 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80 m。

图1 主桥总体布置图(单位:cm)

图2 主梁标准横断面图(单位:cm)

2 施工方案变更设计

原方案主桥采用悬臂拼装的方式,分节段安装钢主梁,主桥具体施工顺序如下:

(1)搭设栈桥;主墩、边墩基础及承台施工,钢主梁及桥面板预制;浇注塔柱至梁底分段处,搭设主墩处支架;吊装钢主梁0#节段,支架上施工塔梁固结区以及钢混结合段,张拉钢混结合段内纵、横向预应力;利用提升模板分段浇注塔柱;支架施工边墩立柱、盖梁。

(2)在钢梁接头处搭设1#节段临时支架;吊装主梁1#节段,在支架上进行主梁焊接;安装预制桥面板,现浇桥面板湿接缝并养护,挂设1#斜拉索并张拉至初始索力。

(3)拆除1#节段临时支架,搭设2#节段临时支架;吊装主梁2#节段,在支架上进行主梁焊接;安装预制桥面板,现浇桥面板湿接缝并养护;张拉前一节段主梁横向预应力,并及时压浆养护;挂设2#斜拉索并张拉至初始索力。

(4)重复上述阶段,直至6#节段完成;搭设边跨7#~11#节段支架;吊装边跨主梁7#~11#节段,在支架上进行主梁焊接;施工边跨压重块;安装预制桥面板,浇筑湿接缝并养护;完成边跨合龙。

(5)拆除主跨6#节段临时支架,搭设主跨7#节段临时支架;吊装主跨7#节段,在支架上进行主梁焊接;安装预制桥面板,现浇桥面板湿接缝并养护;张拉前一节段主梁横向预应力,并及时压浆养护;挂设7#斜拉索并张拉至初始索力。

(6)重复上述阶段,直至10#节段完成;吊装主跨11#节段,在支架上进行主梁焊接;安装预制桥面板,现浇桥面板湿接缝并养护,主跨合龙;张拉桥面板纵向预应力及剩余横向预应力。

(7)拆除临时支架;施工桥面混凝土铺装、人行道、防撞护栏、栏杆等附属;自索塔向两侧对称调整斜拉索至最终索力;施工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全桥贯通。

悬臂施工流程图见图3。

图3 悬臂施工流程图

钢箱叠合梁最成熟的安装方式即悬臂施工[2],悬臂施工必须逐节段拼装钢梁节段,待前一节段所有工序完成后方能进行下一个节段。每个节段包括临时支架搭设、钢梁节段起吊、钢梁环焊连接及焊缝探伤、桥面板安装、湿接缝混凝土浇注养护、横向预应力张拉以及斜拉索挂索张拉等工序,至少需要18 d,全桥共10个梁段(除0#段),共需180 d。

综合考虑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进展,悬臂拼装的工期无法满足总工期的要求。为缩短施工周期,提出了1#~10#节段主梁由悬臂施工调整为2个大节段支架施工的新思路,具体施工顺序如下:

(1)采用吊机与支架施工主梁1#~6#节段:安装钢主梁,安装预制桥面板,浇筑湿接缝并养护,张拉1#~6#节段桥面板纵向、横向预应力,并及时压浆养护;挂设1#~6#斜拉索,按照1#~6#的顺序依次对称张拉拉索至初次张拉力。理论上,此时0#~6#节段已主动脱离支架。

(2)拆除 0#~6# 节段支架,按照 6#~1#的顺序依次对称补张拉索。补张完成后须复测拉索索力,使最大悬臂状态的最终拉索内力达到该阶段设计目标索力。

(3)施工1#~6#节段的同时可搭设7#~11#节段支架。采用吊机与支架施工7#~11#节段:安装钢主梁,施工边跨压重块,安装预制桥面板,浇筑湿接缝并养护,张拉7#~11#节段桥面板纵向、横向预应力,并及时压浆养护;挂设7#~10#斜拉索,按照7#~10#的顺序依次对称张拉拉索至初次张拉力。

(4)拆除支架与吊机;拆架后须复测拉索索力,使成桥状态的最终拉索内力达到该阶段设计目标索力;施工桥面混凝土铺装、人行道、防撞护栏、栏杆等附属;按照1#~6#的顺序依次对称补张拉索;施工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复测拉索索力,复核实际索力与该阶段设计目标索力是否吻合,若差别较大,需调索;全桥贯通。

大节段支架施工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 大节段支架施工流程图

斜拉索各张拉力详见表1。

表1 斜拉索张拉力kN

大节段支架施工与逐节段悬臂施工相比,一方面大大节省了各小节段湿接缝养护及压浆养护的时间,另一方面2个大节段可实现部分平行作业,主梁施工完成仅需130 d,大大缩短了工期。

3 桥梁结构分析

3.1 计算模型

结构总体计算采用空间结构计算图式,主要用于斜拉桥结构的空间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稳定分析与地震分析[3]。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程序,建立空间计算模型,如图5所示。

图5空间有限元模型

图5 中,主梁、桥塔、桥墩采用空间梁单元模拟,斜拉索采用空间桁架单元进行模拟。双索面与主梁采用刚臂连接形成“鱼骨梁”;塔墩梁固结采用主从约束的形式模拟;边墩顶的盆式支座考虑滑动方向,采用一般连接模拟;主墩、边墩均考虑地基基础的弹性,采用弹性支承模拟。

根据本文所建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持久状态和短暂状态的应力、稳定和抗震验算。

3.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1)在承载能力极限组合下,钢主梁边缘正应力为-190~151 MPa,钢主梁采用Q345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为270 MPa,钢主梁强度满足《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要求。

(2)在承载能力极限组合下,混凝土上塔柱最大顺桥向弯矩为56 693 kN·m,对应的轴力为89 533 kN;最大横桥向弯矩为16 404 kN·m,对应的轴力为84 405 kN;混凝土塔墩最大顺桥向弯矩为125 314 kN·m,对应的轴力为229 539 kN;最大横桥向弯矩为94 827 kN·m,对应的轴力为228 614 kN。经验算,上塔柱与塔墩作为偏心受压构件,承载能力均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下面简称“2004 规范”)要求。

3.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3.3.1 抗裂与裂缝宽度验算

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下,预制板的最小压应力为4.11 MPa,考虑有效宽度后,最小压应力为3.90 MPa;现浇板的最小压应力为4.33 MPa,均不出现拉应力,满足2004规范要求。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预制板的最小压应力为0.39 MPa,考虑有效宽度后,最大拉应力为0.43 MPa;现浇板的最小压应力为0.35 MPa,满足2004规范要求。因此,主梁正截面抗裂性能满足2004规范对A类部分预应力构件的规定。

荷载长期及短期效应组合下,上塔柱及塔墩均处于全受压状态,无裂缝,满足2004规范要求。

3.3.2 变形验算

车道荷载作用下,主梁竖向最大挠度为64.3 mm,小于L/400=250 mm,满足斜拉桥设计规划[3]的要求。

车道荷载作用下,塔顶水平位移最大为2.72 cm,最小为-3.51 cm;人群活载作用下,塔顶水平位移最大为1.37 cm,最小为-1.86 cm;正常使用短期效应组合下,塔顶水平位移最大为3.3 cm,最小为-5.31 cm。

3.4 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

3.4.1 持久状况应力验算

荷载标准值组合下,预制板的最大压应力为13.32 MPa,考虑有效宽度后,最大压应力为14.41 MPa;现浇板的最大压应力为12.02 MPa,均小于0.5 fck=0.5×32.4=16.2 MPa,满足规范要求(其中 fck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荷载标准值组合下,桥面板钢束的最大拉应力为1 203 MPa,小于2004规范允许的1 209 MPa,满足2004规范要求。

荷载标准值组合下,斜拉索的最大应力为644 MPa,最小应力为365 MPa,最大应力小于0.4 fpk=668 MPa,满足规范[3]的要求。斜拉索最大应力幅为168.6 MPa<200 MPa,满足拉索使用安全要求(其中fpk为预应力钢筋抗压强度标准值)。

标准组合斜拉索最大应力图见图6。

图6 标准组合斜拉索最大应力图(单位:MPa)

3.4.2 短暂状况应力验算

施工过程中,钢主梁截面边缘应力为-124~50 MPa;混凝土预制板边缘正应力-10.94~0.58 MPa,混凝土现浇板边缘正应力为-10.56~0.66 MPa,假定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初次加载强度为80%,则允许压应力 0.70 fck'=0.7×0.8×32.4=18.14 MPa,允许拉应力 1.15ftk'=1.15×0.8×2.65=2.438 MPa,可知,施工阶段主梁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fck'、ftk'分别为短暂状况施工阶段的混凝土轴心抗压、抗拉强度标准值)。

在施工过程中,索塔最大压应力为6.25 MPa,无拉应力。考虑混凝土初次加载强度取设计强度的80%,则最大压应力限值为0.70 fck'=0.7×0.8×32.4=18.14 MPa>6.25 MPa,可知,施工阶段主塔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斜拉索的最大应力为540 MPa,小于0.5fpk=835 MPa,满足规范要求。

3.5 稳定验算

对施工阶段和成桥运营阶段的几个重要工况进行弹性屈曲稳定分析,得到了各工况下结构的弹性屈曲稳定安全系数,如表2所示。在施工阶段的裸塔状态及最大双悬臂状态,失稳模态均表现为索塔纵桥向失稳;成桥运营阶段,失稳模态表现为索塔纵桥向失稳与主梁竖向失稳。施工及运营阶段,稳定安全系数最小为24。从表2可知,主桥结构在各阶段均有足够的稳定安全系数。

表2 主桥各工况弹性屈曲稳定系数

3.6 抗震验算

本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提供的反应谱,对主桥进行动力分析和地震验算。经验算,在E1地震作用下,各构件均处于弹性状态;在E2地震作用下,边墩柱、上塔柱与塔横梁作为延性构件进入塑性状态,但塑性变形和抗剪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边墩盖梁、主梁、斜拉索、塔墩以及基础作为能力保护构件,在强度允许范围内;支座、挡块和伸缩缝的设置均能满足地震变形的需求。

4 结语

组合梁斜拉桥为高次超静定结构,结构体系较为复杂。主梁施工方案对组合梁斜拉桥施工阶段、成桥阶段以及运营阶段的内力状态影响很大。本工程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对主梁的施工方案、施工工序和斜拉索张拉力进行了变更设计,并对桥梁的施工阶段与运营阶段各个工况进行了验算,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本工程在保证结构安全合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施工现场已采购项目的浪费,而且大大节省了施工周期。希望研究结果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拉索悬臂桥面
中小跨径斜拉桥拉索监测方案研究
钢桥面铺装技术现状与发展
斜拉桥断索分析中破断拉索位置的参数分析
悬臂式硫化罐的开发设计
桥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控制
某多跨简支T梁桥面连续化改造研究
当液压遇上悬臂云台 捷信GHFG1液压悬臂云台试用
桥面防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探讨挂篮悬臂灌注连梁的施工
悬臂式掘进机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