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广西 南宁 53002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及骨微结构破坏为特点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并与老年人低创性骨折有着密切联系[1]。绝经后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加速骨量的流失,骨密度下降明显,增加骨折发生率。研究表明[2],年龄及绝经年限对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血脂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目前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近年来,国内外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多集中在绝经时间与骨密度之间,且使用超声定量作为测量工具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大范围人群普查提供的参考较少。本研究通过使用超声跟骨骨密度测量仪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绝经年限及血脂代谢对绝经后女性跟骨骨密度影响,为绝经后不同阶段、不同脂代谢情况的女性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证据。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进行体检的自然绝经后女性288例,年龄46~70岁,平均(60.84±5.25)岁。纳入标准:①年龄≤70岁;②自然绝经;③生长发育正常。排除标准:①近半年内曾使用钙剂、双膦酸盐、维生素D、雌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②合并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③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血液系统疾病、肿瘤骨转移或骨肿瘤等疾病。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1 临床资料收集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人做问卷调查并记录患者年龄、各系统常见病史、既往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用药史等资料,通过标准仪器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1.2.2 血脂紊乱分类标准 参考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将血脂异常分为4组,标准为:混合组为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18 mmol/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1.70 mmol/L,伴有或不伴有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3.37 mmol/L;高胆固醇组为TC≥5.18 mmol/L且TG<1.70 mmol/L,伴有或不伴有LDL-C≥3.37 mmol/L;高三酰甘油组为TG≥1.70 mmol/L;对照组为TC<5.18 mmol/L,TG<1.70 mmol/L,LDL-C<3.37 mmol/L,HDL-C≥1.04 mmol/L。
1.2.3 生化指标 受试者均禁食8 h以上,空腹抽取血标本,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sugar,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TC、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LDL-C。采用生化分析仪(美国特拉华州纽瓦克德灵公司)测定。
1.2.4 骨密度测定 使用美国Sahara超声骨密度仪,每次开机后用标准模块校正仪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测量每位受试者跟骨骨密度,记录BMI值、T值及骨强度值。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并选用LSD-t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协方差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影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将不同绝经年限组的超声骨密度的T值、骨强度指数及BMI进行比较,发现随着绝经时间的增长,骨密度T值及骨强度指数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年限≤5年组与11~15年、16~20年、21~25年及26~30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绝经16~20年组与≤5年组比较,骨强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比较不同类型血脂异常患者超声骨密度T值、骨强度指数及BMI,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高胆固醇组、高三酰甘油组及混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排除BMI对血脂影响,进一步做协方差分析后,仍未发现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将可能影响骨密度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年龄与骨密度T值呈负相关(r=-0.204,P=0.001),与骨硬度指数呈负相关(r=-0.179,P=0.002);绝经年限与骨密度T值呈负相关(r=-0.221,P =0.000),与骨硬度指数呈负相关(r=-0.193,P=0.001);LDL-C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r=0.159,P=0.007),与骨硬度指数呈正相关(r=0.122,P=0.038);TC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r=0.124,P=0.035);腰围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r=0.908,P=0.000),与骨硬度指数呈正相关(r=0.943,P=0.000);BMI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r=0.133,P=0.024),与骨硬度指数呈正相关(r=0.142,P=0.016),与BMI呈正相关(r=0.096,P=0.043);收缩压与骨密度T值呈负相关(r=-0.129,P=0.028),与骨硬度指数呈负相关(r=-0.137,P=0.020)(见表4)。校正年龄、绝经年限、腰围、BMI及收缩压后进行协方差分析,发现LDL-C与T值及骨硬度指数呈正相关,而TC与骨硬度指数及BMI无相关性(P>0.05)。见表3。
表1 不同绝经年限组间骨密度指数比较
表2 不同类型血脂异常组之间骨密度指标比较
表3 骨密度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随着全球人口寿命延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骨质疏松因起病初期症状隐匿而极易被忽略,往往因出现骨折严重影响生活才被发现,因而有“沉默的杀手”之称。据我国2003~2006年全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患病率均逐渐升高,以女性患者更为显著[3]。
本研究发现,随着绝经时间延长,女性收缩压较前增高,舒张整体呈降低趋势,这可能与老年人大动脉僵硬、弹性变差及其导致的血管顺应性下降有关。正常人体心脏在完成一次射血后,产生的脉冲会在主动脉瓣关闭后反射至大动脉及左心室,从而提高舒张压,保持一定的灌注压,但对于血管硬化明显的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度及弹性减弱,脉冲在主动脉瓣关闭前即到达,使得舒张压降低,收缩压增高[4-6]。同时,随着绝经年限延长,女性腰围越大,这可能与绝经后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后体脂分布也发生改变,导致绝经后脂肪增多,体内瘦组织减少,表现为绝经后女性腹部脂肪含量增加,腰围增大[7]。本研究未发现不同绝经年限组女性的血脂和糖代谢存在差异考虑与绝经后女性生活方式及饮食差异有关。
同时,本研究发现,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女性跟骨骨密度T值及骨强度指数逐渐减低,这与NONGMAITHEM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绝经年限对骨密度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减低。正常水平的雌激素不仅可直接通过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表面的受体刺激骨形成、抑制骨吸收;还能减弱骨骼对甲状旁腺素的敏感性,从而抑制骨吸收[9-10]。对绝经与骨量减少之间关系的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的卵巢功能减低,雌激素分泌明显减少,骨单位的激活频率增加,加快骨转换及骨重建的速率;引起不同程度的骨单位缺损,导致骨量减低[11]。
对于血脂与骨密度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及相互作用机制,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未得到一致性结论。本研究进一步将受试者按照不同血脂紊乱成分分组后,未发现血脂谱与骨密度指标之间的明确联系。行相关分析发现,LDL-C与T值及骨硬度指数、TC与T值呈正相关,这与ADAMI等[1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本研究未发现TG与骨密度有线性相关,PLIATSIKA等[13]对希腊部分绝经后女性进行骨密度调查中同样未发现两者间联系。
年龄和绝经年限与骨密度T值及骨强度指数呈负相关。MANOLAGAS等[14]研究认为,出现上述负相关现象可能与衰老及氧化应激作用有关。随着年龄和绝经年限的增长,女性激素水平逐渐下降也增加了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8,15-16]。腰围及BMI与骨密度T值及骨强度指数呈正相关,这与国内外多项研究的结论相一致[2,17]。腰围作为腹型肥胖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其大小反应腹部脂肪堆积程度。有研究表明[18-19],腹型肥胖者往往存在较高的胰岛素水平,而胰岛素对骨的合成和维持存在积极作用。这可能与机械负荷量大、高BMI者的雌激素处于高水平,使破骨作用减低,骨量流失减少等因素有关[20-23]。
本研究发现,收缩压与骨密度T值及骨强度指数呈负相关。50岁以上妇女按是否存在高血压病进行分组研究后显示,高血压组妇女股骨颈BMI低于非高血压组,调整影响骨密度可能因素后仍发现血压是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24-25]。本研究未发现舒张压、血糖与骨密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综上所述,年龄、绝经年限、BMI、腰围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影响因素。血脂紊乱与骨密度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绝经后女性作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应对绝经早期妇女进行骨密度筛查工作,尽早发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