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晋芳
【摘要】《综合英语》课程既要教授给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同时也要使学生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及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实施文化教学进行深入探讨,揭示文化教学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及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5C”标准;跨文化交际;综合英语教学
笔者在三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课时多,涵盖内容广。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词汇、语音及语法的学习,对于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识、文化内涵,学生都是抱着忽视的态度。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学好语言的关键还是要了解其背后深层的文化知识。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与他人沟通交流,只有掌握了语言中的文化知识及中英文化差异,才能够真正实现沟通交流的目的。所以在综合英语这门基础课程中,学生不仅要重视语言的学习,更应该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综合英语教学现状概述
就《综合英语》这门课程而言,它是所有课程中跨时最长课时最多的课程,而且课程的内容涉及社会、文化、教育及科学等各个方面。然而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教师主要采用的依然是语法翻译法,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语言与语法知识的传授,偏重于语言技能的操练,而忽视了对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美国“5C”标准
美国政府早在1999年就颁布了全国通行的外语课程学习标准:《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即美国5C标准。“5C”是指五个C字母开头的关键词:communication;culture;connections;comparison;communities即:运用外语进行交际;体验多元文化;贯连其他学科;比较不同语言文化特征;将所学外语应用于国内外多元社区。5C标准中提出的这五个目标中,文化与交际是核心,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有了解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进行高效沟通。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笔者通过对许多学者下的定义做对比,将其概括为“跨文化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学生语言的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要求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更要求学生对语言背后的深层文化有所了解。同时,这也是符合《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1)的规定,它要求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寬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四、综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和学生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营造出文化导入的良好课堂氛围,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
1.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法是文化知识学习,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基本的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与该课文相关的文化知识,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讨论做演示。为了改变学生忽视课文当中文化知识的现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展示的方法,既为大家讲解了知识,还使得该组同学对此文化知识有了透彻的学习。在找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能力,有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积累,学生慢慢会有意识地积累一些中西方文化知识。
3.中西文化对比。比较法是跨文化语言交际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对比,可以加深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敏感性。
4.多媒体辅助。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的当今社会,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非常普遍及高效的方式之一。通过此方法,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语言的美好,通过对图片、音频及视频的直观感受,可以对西方世界有更好的了解。
5.多种形式的活动。此外,学生也可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影视作品的配音,阅读英文原著,观看英语电影,排演英语话剧等,学生既可以在此过程中生动形象地了解到西方文化知识,而且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有效调动。学生通过在一个真实的语境中交流,进行不同文化的交际体验,可以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五、结语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语言是为了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而且只有真正掌握了语言背后隐藏的深层文化知识,才能达到有效地准确沟通。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文化知识的导入,应该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学生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导入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使学生成为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而且有较强的跨文化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