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英贵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保险研修院
创新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习近平主席就多次对创新发表重要讲话。对于保险行业的宣传工作来说,现在再也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也需要不断加强,着重强调创新。
2018年1月22日,原保监会披露了2017年保险业经营数据,2017年保险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6581.01亿元,同比增长18.16%,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4154万亿元,同比增长75%。在此环境下,做好保险宣传工作不仅有利于整个行业高位求进,对于各保险公司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主动回应民生关切、为国分忧的需要。
在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时期像今天这样重视保险的作用。在新常态下,保险,尤其是商业保险的意义与功用更加显现,已经成为转嫁个人、机构甚至国家风险的重要手段,这符合当前态势下的风险管理思路。做好新时期的保险宣传工作,既有利于体现整个行业的责任和担当,更是用实际行动去回应民生关切、为国分忧的重要体现。
二是培养保险生态环境、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酷爱存钱的中国老百姓眼中,对保险的误解普遍较深,如“风都吹得进去,牛都拉不出来”“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存款变保单”“买保险的时候你是爷,理赔的时候他是爷”“保险有两样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诸如此类,保险的生态环境历来堪忧。保险宣传作为传播保险好声音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行业生态环境优化、培植发展土壤具有以一当十的作用。
三是营销员搭建平台、加快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商业保险公司,除有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富有激励的营销机制以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即是如何为营销员搭建展业的有利平台。让营销员更容易接近客户,更有理由接近客户,为业务伙伴搭建获客、拓客、养客、展业的支撑平台,始终是保险公司的一门必修课。保险宣传有利于为营销员找到拜访客户的理由,拓宽他们的生存道路。
做好保险宣传工作,要防止闭门造车,不妨拿来主义,重新组合,找到灵感,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重新排列组合就是创新”。我们先通过其他行业的宣传案例来找寻保险行业的宣传路径。
如果说到行业宣传,幼教行业无疑值得全体民众点赞。宫崎骏用动漫将深奥的人生哲理点滴浸入到孩童幼小的心灵,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麦兜的故事》教会孩子“做人只要开开心心就好,不必拘束于别人的言论”;《葫芦兄弟》更是将“团结协作,不畏邪恶,历经苦难终获成功”的道理讲得声色并茂;即便是交通安全的宣传也可以从娃娃抓起,《变形警车珀利》就将这项工作做到极致,让小孩子不仅爱看,而且也记得住。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都是行业宣传的成功案例。
银行业与保险业同属金融业,虽然不可否认它具有天然的宣传优势,因为中国老百姓是全世界最爱存钱的一类人群。但即便有这样优厚的先天优势,银行业依然没有放松宣传攻势。大到反假币宣传、公众开放日、金融知识下乡等,小到日常生活中电视剧中植入的银行业的光鲜形象,这些都为稳固银行业的根基做足了文章。
说到保险宣传,泰国的保险广告无疑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的。同样是广告,我国主要针对产品为主,泰国广告则侧重走心,以保险理念的疏通为第一要务,正所谓“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当公众的保险意识上升时,当大家对该家公司的保险形象认可时,属于行业与公司的幸福时刻自然会来敲门。
在当前的利好大环境下,保险宣传更需阔步前行,这需要包括行业协会,更需要保险公司发挥自身“小宇宙”,突破传统思维,创新宣传路径。
图1 动漫产业的宣传借鉴
图2 保险宣传实践
最近几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为中国保险业的行业宣传从事着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从《保险伴我一生》在我国不同层级教育阶段的落地,从每年7月8日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的活动策划,从中央电视台保险公益广告的播出,我们可以看到行业协会的身影更加显现。
商业保险公司宣传要着力和相关新闻媒体形成组合拳,既要从自身做起,规避违规行为的出现,又要与媒体形成合力,一旦出现保险误解时,及时公关,防止事态扩大。具体来说,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对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除过往的营销广告支撑而外,更需要创新思维。开辟“金融理财”专栏,讲述老百姓身边的保险故事;以金融打榜的形式,推动保险公司及其产品在社会的美誉度;将营销员、客户、管理人员等请入直播现场,演绎保险给他们带来的别样人生。
2.高度重视新兴自媒体的重要作用。在微博、微信、分享、竞技类平台爆发式增长的今天,它们已经成为线上获客与推进保险宣传的重要平台。要高度重视此类平台的运用,组织包括“保险知识有奖竞赛”“保险故事我来讲”“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等各类群众参与感强的市场活动,充分调动保险行业从业人员、(准)客户对此类活动的参与程度。
3.加大对电影、电视剧的融入度。当前,媒体行业植入广告颇多,保险业稍显落后,以保险为主题,宣传保险正能量的电影、电视剧明显不足。保险公司除考虑在其中植入公司形象元素外,更可考虑在大灾大难面前、在个人风险事故突发时,保险形象而具体的防灾减损作用。
1.用好管理队伍。保险公司拥有大量的专业管理人才,他们业务实践经验丰富,深谙保险运营之道,对保险案例信手拈来,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寿险知识通过与业务的结合讲得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更好地发挥管理人员的专业形象,树立起专业经营典范,对于增强客户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2.用好讲师队伍。目前,随着《保险伴我一生》这门课程在小学、初中、高中被相继纳入选修课范畴,相关学校在面对这一相对专业领域时明显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缺乏专业师资力量。保险公司的讲师队伍是弥补此缺陷的绝佳选择。
3.用好理赔队伍。公司的理赔力量,对于消除社会大众对保险行业的误解具有重要作用。可将其推出到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渠道,宣传如何更好地获得公司的理赔,为客户寻找理赔的理由,让理赔不再成为客户是否选择购买保险的拦路虎。
4.用好营销员队伍。营销员是客户接触公司的第一人,其形象与专业程度代表了公司的良好形象。保险公司一方面要加强营销员队伍的形象塑造和专业度培训,使其真正成为保险的行家里手,真正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而不以产品为导向。另一方面要对外树立营销员的良好形象。把好营销员入口关,提高年龄、学历和专业门槛,增强其认同度和职业遵崇感;通过营销员的桥梁作用,将各项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送到客户手中,不断增强保险行业对中产阶层的黏性;从举办包括“最美营销员”“营销员个人成长启示录”等活动入手,展示他们艰辛、美丽、和谐、动人的一面,给行业、公司、从业人员及客户注入正能量。
综上所述,商业保险公司参与保险宣传,一定要“跳出保险看保险”,克服“小农思想”,改变过去传统的保险宣传做法,打破“各自为战”的宣传模式,积极应对媒体舆论多元多变,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善于“弹钢琴”,奏好“交响乐”,避免“一指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