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2018年高考结束之后,有媒体报道,语文考试当天,中山市举行了首届高中语文教师下水作文比赛,比赛题目正是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知名作文教学指导专家、南京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洪劬颉,已经连续15年第一时间下水写作江苏高考作文。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教师只有“多下水”,教育方能“不注水”。这已经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多下水”与“不注水”是一对辩证关系,相辅相成。“多下水”是“不注水”的前提;“不注水”是“多下水”的目的。坚持“多下水”与“不注水”,老师快发展,学生多舒展,才能办好有良知的教育和人民满意的教肓。应该讲,绝大多数教师呕心沥血,辛勤奋战在第一线,他们为了“不注水”,常年坚持“多下水”,他们以自己的示范作用,彰显了“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但在少数学校,也有极个别教师自恃才高,定位不准,不愿“下水”,夸夸其谈,“君子动口不动手”,被人形象地称为“井中瓢”,说到底还是作风不实,应该加以纠正。
客观地讲,现在教师的压力和负担已经较为繁重,为何还要提倡多“下水”呢?教师多“下水”,好在何处呢?
其一,表率。教师甘当小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谦逊的心态治学,既为自己开拓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其二,减负。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只有“下水”了,才能知道“水温”多高、“水”有多深,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让学生少走弯路,减轻负担,避免作业铺天盖地,以量提质,以质促效,避免“大呼隆”“满堂灌”“课后压”的倾向。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教师自身压力也减轻不少。其三,互补。教师的使命是带着孩子们找“水”。自身常“下水”,才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处境,感同身受,换位思考,情感相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叠加效应。
陆游写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当前教育改革方兴未艾,作为教师要冲在一线,干在一线,真正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四个引路人”。那么教师如何做到“多下水”“下好水”呢?
笔者以为,第一,要怀大爱,想“下水”。看到孩子们在题海中苦苦挣扎的时候,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一种解放学生、造福学生的壮志和情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专注投入,义无反顾,甘愿为孩子们奉献一切。第二,要聚能量,敢“下水”。光有热情还不够,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业务功底和过硬的本领,教育的本质来不得半点水分和掺假,必须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带领学生们发现难点和重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要养成习惯,“常下水”。教师要把“下水”当作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使之常态化、系统化、实效化,坚持数年,必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