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作用以及优化探讨

2018-08-16 17:38沈功勋
文理导航 2018年9期
关键词:优化作用策略

沈功勋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生活智慧、动手能力等,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主要目的的课程,目前这一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如何做好这一课程教学的持续优化,充分发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作用,成为了当前小学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对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意义探讨,围绕目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领域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上好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带来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作用;优化;策略

我国基础课程改革刚要明确的提出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来对待,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已经成为了一门全新的小学必修课程,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以及教学实践中,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以及紧张,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因为这一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加上这一课程出现的时间不长,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都不是很丰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很多的问题,这影响到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目前很多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看起来是如火如荼,但是具体实施效果并不是很好,这一课程的开展方面存在很多亟待优化的问题,对于任课教师来说,一定要努力去进行教学的优化,构建更具实效性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作用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指基于学生的生活以及实践经验,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对正处于身心成长关键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作用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提升,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可以解除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禁锢。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努力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之下,创新思维培养成为了我国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本身的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可以让小学生能够在综合实践课程上,能够做到放飞思想,自主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是有助于小学生生活能力以及质量的改进,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很多教学内容都是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这一刻课程又是基于学生的生活认知以及体验。因此通过这一课程的有效开展,对于小学生生活智慧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可以更好的对于生活中现象有深刻的认识,具有更好的生活能力,这对于其更好的走向社会融入生活,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是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小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同时也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能力、生活能力、自主意识等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仅仅是知识增加,还不足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展中可以让小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这自然有助于其全面发展。借助于综合实践课堂的有效开展,可以较好的解决传统教育理念下,小学生其他方面与知识学习不够匹配,难以齐头并进的问题。

二、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将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最普遍以及突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1.教学内容不够生活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来源小学生生活经验,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够更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更有利于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现实情况是不少小学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忽视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没有做到基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结果就是教学内容往往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节,即小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因为理解认识层面的限制,难以做到较好的去参与实践课程。举例而言,很多小学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依然是知识导向或者更多的考虑如何进行确保课程的可操作性,上述理念之下,一些更适合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就会不被考虑,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2.教学模式不够理想

小学生综合实践的课程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充分参与综合实践,才能确保这一课程教学目的的充分达成。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学模式是不是能够做到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的充分结合,能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将会直接影响综合实践教学效果。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学模式应该说是创新不足,具体表现就是在这一课堂上更多的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说教式教学模式常用,学生更多的就是听,而不是去主动参与课程,去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是很難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独立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

3.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目前很多小学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时间比较短,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比较滞后,即没有一支能力突出,能够较好胜任教学岗位的员工队伍,从而影响到了这一课程的较好开展。很多小学的情况都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没有专业的教师,都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师不具有较好的岗位胜任力。学校也很少针对综合实践教师来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教师没有做到较好的掌握如何上好综合实践课的技巧,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举例而言,很多教师偏向于采用其他学科教学方法来进行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没有意识到这一课程的特点,没有把握这一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区别。

三、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策略优化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自身的特点,这一课程对于教师能力的独特要求,都意味着综合实践教学策略的优化并不容易,需要统筹兼顾好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这一课程教学的进一步优化。

1.教学内容合理选择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一定要合理,既要充分的去考虑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要考虑这一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做到提升学生素质,是否与教学目标有比较好的契合性。教学内容要尽量来源于生活,从小学生身边熟悉生活场景中选择教学课题,举例而言,一些民俗节日、四季变化中的自然变化、生活中的各种生活现象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2.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从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来看,一定要做到不断创新,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中心,强调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来推进教学的开展。从具体的教学模式来看,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将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探究学习等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入综合实践课程里面,发布教学任务之后,要充分的去调动学生独立完成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教学课程开展的目的。教学模式创新方面,既要注意教学模式的实用性,也要注意可操作性,避免过于追求形式的新颖,而影响到实效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学校来说,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根据综合实践课程建设需要来构建专职教师队伍的重要性,注重綜合实践教学教师岗位的胜任力要素,对于教师加强培训,借助于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来做到切实提升师资队伍教学能力。举例而言,学校应该多多举办一些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的研讨会,邀请在综合实践教学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教师讲学以及分享经验,从而提升广大综合实践课程任职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师能够掌握好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技巧以及规律,从而做到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教学者来说,一定要对于综合实践课程的作用有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来对于当前这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一个归纳。从而做到针对这些教学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对于这些问题能够有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重点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综合实践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课堂上,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玉红.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开放教学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年42期

[2]朱朝奎.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6年26期

[3]邵咏梅.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年6期

猜你喜欢
优化作用策略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