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恰当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值得语文教师研究的永恒的课题。农村孩子拥有丰富的写作天然素材。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都是小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素材,可以说有先天优势;但农村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语言训练以及写作水平与城市学生相比有一定的距离,尤其受方言的影响,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发音不够准确,语病多,因此又有后天劣势。在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方面,我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几点粗浅经验:教给观察生活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指导学生积累词汇,丰富写作语言;利用精美课文,让学生随文练笔;指导修改,让学生自我完善;对学生作文进行激励评价,让学生乐于写作。
[关键词]作文; 观察; 生活 ;阅读
凡从事过语文教学的同仁们都知道,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多年小学作文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更苦,每次老师一叫写作文,有不少学生达到了“谈文色变”的“境界”。为了完成老师交办的任务,出于无奈,学生们不得不找书翻报,东拉西扯、东拼西凑。写出的作文不是词不达意、文不对题,就是内容枯燥、缺乏感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境”呢?我认为,农村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办学条件差,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是力不从心,导致农村小学生见识少,课外阅读少和词汇欠缺。针对这种情况,我经过多年不断探索总结,得出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现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与同行分享。
一、教给观察生活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大自然的景物千变万化,大自然的现象千奇百怪,大自然的风光千姿百态,我们生活在这大千世界,我们的生活就像大自然那样绚丽多彩,耐人寻味。引领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生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身边事物,抓住事物特征,注重体验生活,善于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趣事、乐事。从自然界中挖掘习作的源泉,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春天,我组织学生去摸摸那刚露出的点点嫩芽,感觉生命的触动;夏天,我让学生去看看百花争艳、蝴蝶纷飞,感知多姿有趣的世界;秋天,我又让学生去收收庄稼,感受丰收的喜悦;冬天,我还让学生去踏踏雪,感悟生命的坚强。让学生用一双慧眼去观察事物,感受生活。让他们有真话、实话、心里话,能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有“灵魂”的作文。
二、指导学生积累词汇,丰富写作语言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真话、实话、心里话,还得用简练的词汇、丰富的语言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呢?加强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重要途径。我常常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1.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2.引导学生从课外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中去搜集自己喜欢的词语、名言警句、趣味成语、谚语、精彩片断、小故事等,用专门的笔记本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写课外读书笔记、日记,以此积累词汇、丰富语言,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能源。
三、利用精美课文,让学生随文练笔
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课文学完以后,对课文的某些内容进行练笔,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例如,学了《田忌赛马》,让学生以《话说齐威王从得意洋洋到目瞪口呆》,写出齐威王由赢到输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了古诗,把写景的古诗改写成借景抒情的散文;学了《灯光》写由一个物体引起你对往事的回忆的文章,学了《景阳冈》续写武松一步步挨下冈后的情景;学了《琥珀》,让学生就自己的某个工艺品或一幅画想象出一个动人的故事;学了《开国大典》,仿其写法《记一次庆祝大会》;学了《我的战友邱少云》看插图,仿课文写法,想象邱少云当时被火烧身时的神态、动作及内心活动;学了《凡卡》以《梦醒以后》为题续编故事;学了《八只小猫》仿写自己喜爱的工艺品,抓住工艺品的外形进行合理想象。学了《鱼游到了纸上》,以《一个举止特别的青年》为题写聋哑人爱鱼达到忘我的境界;学了《心愿》以《中国迷》为题写小维勒尼克一家,等等。
四、指导修改,让学生自我完善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自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作文方面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并逐步形成热情主动的书写品质,真正使作文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首先要指导学生把握自改窍门。在学生明确修改方法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修改。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着眼整体提出“六看修改法”,即:一看中心是否明确,叙事是否完整;二看段落是否分明、条理是否清楚;三看前后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四看用词是否准确、搭配是否得当;五看写字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六看文笔是否加点,标点是否恰当。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增、删、调、换的“四字修改法”。增,是指增减内容说的。凡中心不够突出,内容比较空洞,应增减一些必要内容。对于不具体、不生动的语句也需要润色。删,是指去掉内容说的,凡与中心无关或无关紧要的材料,应该删去,有些句子拉杂、重复累赘的,也应该毫无保留的删掉。调,是指调整文章的段落或层次、语句或字词的先后顺序,使文章更符合情理和人们的语言习惯。换,是指发现字、词、标点符号用得不恰当的可进行更换,这样会更好的表情达意。然后啟发学生联系平时的所见所闻,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这就是叶老所说的:“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这样,学生就处于“改”的主动地位了,同时通过一些学生的发言,打开了全体学生自改作文的思路,课堂气氛也会十分活跃、和谐。最后自改后,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自改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通过批语或修改符号进一步指出问题,要求学生再改。这样坚持下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就会愈来愈强。
五、对学生作文进行激励评价,让学生乐于写作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发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的情趣。评价时,我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给予不同的评价。在批改作文中,把写的较好的文章让学生走上讲台,全班交流,树立典型。基础差的同学,也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如好的开头、结尾,哪怕只是通顺、生动的一句话,一个比较恰当的词,都及时予以表扬,这样就让一些畏难写作的同学得到鼓励,增强信心。
总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虽然万事开头难,小学生学写作文更难,但我认为只要我们教师引导得当,指导有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使他们爱写、乐写、勤写,作文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