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培养思考

2018-08-15 10:49周国鹃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周国鹃

摘 要: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方面面临挑战。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需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保证质量监控,促进专业发展。文章基于文献分析,结合相关数据,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内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质量评估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培养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培养;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引言

1985年,我国开设对外汉语专业。2012年,教育部将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合并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截至2013年3月,中国大陆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院校达410所。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对海外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受到全国高校外延式发展的影响。

外延式发展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表现为事物外部的延伸,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体现为扩大学校规模、增加招生数量、加大教育投资等。相较而言,内涵式发展则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体现为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等。外延式发展不一定是内涵式发展的反面,内涵需要外延的支撑,但高校粗放型的外延式发展带来了诸多弊端,加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逐步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2012年发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并强调要重点抓学校教学,突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以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文化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需要,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成为一项国家战略,这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分析当前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整体规划,创新改革,为国家和时代培养人才。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面临的挑战

为满足对外汉语师资需求,北京语言学院于1983年率先开设了五年制的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专门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1],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专业定位与实际需求不符

之所以要设立对外汉语专业,是因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特定的智能结构”,而“中国高等学校过去没有开设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许多教师“原有的智能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2]。从专业定位的角度来看,这是基于工具性的,重点强调目前需要的人才应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而未考虑“专业本身应有怎样的哲学基础?该专业隶属于哪一大类学科?应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方法?”等问题。

这一模糊的定位反映在1993版和1998版的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介绍中,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主干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被理解成汉语与英语专业的混合体。1997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深化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座谈会上,与会者认为,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应培养复合型、外向型的人才,既要具备汉语和外语知识,又要有中国文化底蕴;既要懂得外事政策和外交礼仪,又要懂得教育规律和教学技巧[3]。上述理解与定位均未对这一专业的内涵作细致解释,对开设该专业应具备哪些条件,亦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外语课程、汉语课程、外交相关的课程、教育学课程并重,没有体现专业本身的需求与特点,导致最终培养的对外汉语人才“论中文不如中文系毕业生,论教育学不如教育学院的毕业生,论外语不如外语学院的毕业生”。[4]

然而,专业定位与实际需求不符未能及时引起关注。在各地高校积极扩招的大形势下,各校纷纷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该专业就业形势严峻,专业信誉降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受一定影响。例如,该专业的高校招生分数逐年走低,第一志愿录取率不断下降,毕业生就业率低下。

(二)培养质量下降

招生数量的增长可能会带来培养质量的下降,因为随着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一般很难及时跟上。李春玲曾指出,研究者普遍认为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师资的汉语言文化基础知识十分薄弱[5]。培养质量达不到要求,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以及质量监控等密切相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体系的搭建存在不少的问题。很多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设置有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但教学内容往往与中文系其他专业的课程没有任何差别,甚至合班上课,未能体现该专业的特色。针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陆俭明等从学科定位的角度[6],钱玉莲、潘玉华等从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7][8],杨泉、王静等从专业实习的调查研究入手[9][10],林秀琴等从分析各种弊端入手[11],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学生实践等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但学者的研究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等鲜有涉及。

教师队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各院校的诸多学院开设,有的在国际教育学院,有的在文学院,有的在教育学院……不少教师本身对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没有任何经验,从而导致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缺乏。在为该专业招聘教师时,各高校普遍重视的是高学历、海外背景以及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相对忽略教师的责任心、奉献精神和教学能力。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考评机制也會促使一些老师在教课上“挂羊头卖狗肉”,虽然课程名称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但实际教授内容则是自己的研究,如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方言音韵。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建议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导向下,2012版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将其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为“具有扎实的汉语基础,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其主干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不再将英语作为典型代表,而是各语种外语皆可;汉语、汉语知识、中国文化,文学知识应是该专业的根本,是该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养,在此基础上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培养,才更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笔者认为,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明确专业定位:汉语为本,兼顾实践

第一,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强调以汉语为主。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共识,但针对该专业的复合型之内涵在学术讨论中未达成共识,其中最主要的争论在于汉语和外语的比重问题。何寅主张汉语和外语并重[12];1993版和1998版的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中也指出汉语和英语并重,并将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确定为主干学科。但潘文国[13]、赵金铭[14]、陆俭明[15]等则认为汉语言知识和中国文化是培养核心。

2012版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将1998版培养目标中的“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调整为“有扎实的汉语基础”,不再要求“熟练地掌握英语”。这一调整体现了学界对该专业认识的不断深化。一方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二级学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应以汉语知识及素养的培养为本,外语能力仅需要“符合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课堂用语,能用外语辅助教学”即可。另一方面,外语不应仅指英语,应当注重多语种师资的培养。

第二,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视应用和实践。2012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对外汉语教学实习、中华才艺训练、汉语语言现象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热点问题的研讨等”。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属于师范专业,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实习过程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因此,若将实践能力的培养仅理解为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则有失偏颇。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应将学生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在《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中,以教学见习为轴心进行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和拓展,可供其他学校学习借鉴。[16]

(二)提升培养质量: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办学特色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

第一,优化课程体系。何寅在对外汉语专业的汉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中指出,语言教学居第一位,文化教学(包括中国哲学、历史、文化习俗等)居第二位。其中,文化教学包含文学教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教学应有别于中文系重文学(尤其重古典文学)的教学传统,而应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了解文学、社会及思潮变化的关系;应总体把握中国文化,而非仅仅认识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应在该专业的文学教学中占主要地位[17]。因此,优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不仅要以专业目录介绍为指导,还要认真研究、仔细考虑每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否真正有利于本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二,注重办学特色。特色是专业的立足之本。汉语国际教育培养的是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或在其他部门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国际化应成为该专业的主要特色。一方面,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过程中,应积极利用暑期学校、短期实习、孔子学院志愿者等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能力,培养出真正国际化的人才。另一方面,课程的国际化需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估等方面借鉴先进国家的办学经验,积极与海外高校开展合作,鼓励发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三)加强质量监控:建立评估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是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必要举措。目前,国内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通过专业评估进行。在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专业评估正在成为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类下设的二级学科,在专业评估中没有单独的评估指标,教学评估依据中文系其他专业的评估指标而定,未能真正起到质量监控效果。作为国际化程度要求较高的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一,建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评估体系。在建立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内外其他专业的评估方案和评估标准,尤其是在教学环节上需建立明确的指标体系,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加以监控。

第二,要使专业评估体系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院校,对不同层级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行分层评估,分类指导。

第三,要坚持评估的多元化和常态化。不能仅依靠“行政评估”“专家进校”等评估教学质量,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评估指标为标准,提倡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学校教学管理平台,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考评进行网络管理、同行评议。

第四,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国家层面的专业质量评估信息库及课程资源网站。一方面,与具有良好实践的专业或高校进行经验交流,完善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合理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专业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2][3][12][13][17]张和生. 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师培训[M].商务印书馆,2006:152,153,295,273, 474,283-284.

[4][6]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2):11-16.

[5]李春玲.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的新构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1):63-70.

[7]钱玉莲.“三型一化”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6):45-48.

[8]潘玉华,李英姬,陈展.“三化一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新路径[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6(2):32-36.

[9]杨泉,朱瑞平.全国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实习对就业影响调查报告[J].人才培养与就业,2014(22):38-42.

[10]王静.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海外实习模式构建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29-133.

[11]林秀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52-54.

[1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理念管见[J].语言文字应用,2007(3):13-18.

[15]陆俭明.汉语教师培养之我见[J].国际汉语教育,2017(3):29-35.

[16]徐子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核心课程的实践性知識学习探索——以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6(3):17-21.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
跨学科视野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思路再探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研究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汉日语音差异教学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之书法教学研究
试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