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 闫晓敏 张力玮
2017年11月8-10日,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指导,《世界教育信息》杂志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一带一路”学生流动与教育国际化研讨会在海南省昌江县顺利召开。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赵平、塞族共和国教育部原部长内纳德·苏西奇(Nenad Suzic)、阿富汗高等教育部原学术事务副部长班伯瑞·穆罕默德·奥斯曼(Mohammad Osman Babury)、马来西亚驻中国大使馆教育参赞候春兴等国内外嘉宾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等60余所高校相关领域学者外事部门负责人、招生部门负责人等近200人参与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庞海芍主持,她介绍了会议背景、目的、与会嘉宾。开幕式上,主办方代表、《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社长、《世界教育信息》主编周一致欢迎辞。周社长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还面临一些挑战,亟待相关教育研究的支持。希望此次会议能够为推进相关研究贡献绵薄之力。“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课题组成员、阿富汗高等教育部原学术事务副部长班伯瑞·穆罕默德·奥斯曼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全球化的一个结果,也是全球化的催化剂。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高等教育跨国合作,须处理好语言、社会意识形态、各国经济发展差异等诸多问题。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志民对第二届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号召广大学者为“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贡献力量。
一、“一带一路”与高等教育建设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学位,并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作为教育国际交流的深入参与者,李主任做了《中国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与“双一流”建设》的主旨发言报告,他提出:要将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4个指标作为中国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基础;并围绕“双一流”热点,提出一流大学教授的4条标准——国际会议有声音,国际期刊有文章,国际学术组织有地位,国际奖项有名次。
阿富汗高等教育部原高等教育学术事务副部长、“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课题组成员班伯瑞·穆罕默德·奥斯曼发表了题为《发展中地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以阿富汗为重点》的报告。奥斯曼教授在报告中以欧洲为例,讲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通过分析跨境高等教育课程,提出促使学生流动的3个原因:受限制的国内教育,国内教育的质量问题,移民就业问题。他将亚洲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划分为3种类型——进口型、进出口型、过渡型。阿富汗制定了第二个《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规划(2015-2019年)》(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2015-2019),并在学术课程、项目准入、基础设施和治理方面设立目标。他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目标,而是一种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做了题为《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资历框架》的主旨发言。他提出:“一带一路”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与沿线国家一道,扩大人文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共创教育美好明天。要积极签署双边、多边和次区域的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制定沿线各国教育合作交流国际公约;逐步疏通教育合作交流的政策性瓶頸;实现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协力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同时,他结合我国在政策、理论、实践层面上的基础,以广东省首个终身学习资历框架为例,为与会人员分析了国家资历框架的发展进程。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开展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校校长赵平在会议上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学校概况、办学要求、建设进展和存在的一些困难,并做出“办好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承诺。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原公使衔教育参赞、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马燕生提出,法国作为世界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之一,其吸引留学生的有利因素及招生策略值得我国借鉴。
二、“一带一路”与学生流动
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国际教育交流》杂志执行主编、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馆原教育领事魏礼庆在会上做了题为《来华留学与出国留学:回顾与展望》的大会演讲。他提出留学的发展趋势为:出国留学走出金字塔,进入常态化;出国留学更加低龄化;回国潮更为凸显;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凸显;来华留学规模和质量双提高;来华留学低龄化;来华留学东西差距加大。面临的挑战包括:来华环境的挑战,理念、实习、工作等;来华管理的挑战,社会化、滞留中国;校园国际化的挑战,人才流失等。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沈华教授做了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入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财政投入面板数据的分析》的研究分享,该研究的主要结论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具有积极影响;高等教育生均公共支出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一定影响;女性人口比例及高等教育女性占比的提高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产生正向影响。由此,沈教授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发挥经济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作用;加大各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大力促进性别平等;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动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刘扬发表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的探索》的大会演讲。该演讲中,刘教授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证实了研究生的国际能力包括3个维度:知识与理解、态度与价值、跨文化技能,跨文化技能是其中最薄弱的维度;国际能力影响因素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研究生国际化经验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他显著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选修涉及本专业国际前沿课程,选修外籍教师执教课程,阅读外文学术论文及原版著作,参与国际化相关的科研课题等。由此,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丰富学生跨文化知识。增设他国政经文史类课程,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知识面;增强跨文化理解;引导研究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外文学术论文、原版外文著作等。第二,提高跨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国际交流,定期举办国际学术讲座,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此类学术报告和讲座;加强本国学生与国际学生间的融合,增加与外国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第三,注重后续研究。关注大学教师,特别是中青年学者;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加强对“双一流”建设下我国大学中青年教师国际能力与国际学术影响力提升机制及对策的研究。
斯里兰卡教育部官员、“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课题组成员李兰香(Aregamalage Sujeewa)根据斯里兰卡来华留学生的调查概况,应用推拉理论分析了国际学生流动机制。她提出学术国际化要处理好几个负面影响:高度发展的企业文化,侧重于与传统学术价值相冲突的营销和招聘;盈利动机超越学术道德;学生语言困难导致学术工作量增加等。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巴基斯坦来华留学博士生韩森(Hussain Mudassir)在会上做了题为《“一带一路”:学生从巴基斯坦向中国流动的动因》的研究报告。经由探索性定性研究方法,他在研究中得出:“一带一路”倡议是提高巴基斯坦学生向中国流动的主要激励因素,并对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挥了有效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印度尼西亚来华留学博士生安华(Anwer Muhammad)在会上做了题为《“一带一路”区域的流动性:影响国际化的因素与国际学生经验》的学术报告。基于对27位流动学生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影响“一带一路”地区学生流动的因素包括奖助学金,亲近友好的国家政策,留学承载能力等。同样,学生国际流动也存在一些阻碍,如学术上的教师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间的差异,学生对学习材料的阅读水平不一;社会实践方面的文化适应能力失调,语言沟通障碍,学习成本承担问题,对食宿的不同要求,子女的安置。
三、不同视域下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宋文红教授从学校角度分享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合作的探索。她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主要来自全球化职场与国际化人才的呼唤,大学的主要责任是为全球化储备人才;学生流动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要紧跟“一带一路”建设,以“纵向提升,横向扩展”的思路,与沿线国家的高校在人才联合培养、海洋科技开发、能力建设方面共同努力。
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威分享了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分布地图与应对策略》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质量差异显著,地区分布不均衡。以此为基础,他构建了人才投资在两个维度上的二维矩阵:把65个国家分成四个象限——第一象限,投资重地,人才沃土;第二象限,投资高地,人才质量差;第三象限,投资差,人才质量差;第四象限,投资较少,人才水平高。根据不同的象限所反映的情况,他给出相应的人才利用开发建议:第一象限,大胆探索实施本土化战略;第二象限,人才辐射战略,人才输出,开设海外分校;第三象限,人才抚育战略;第四象限,共轭战略,拓展投资合作领域。
戚务念从人类学角度对学生国际流动进行探讨,从全球化的观念引入重新认识和理解“一带一路”的社会文化基础和全球意识是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的新趋势。他认为,对于学生流动与教育国际化的问题要把握整体观,以全局视角理解和把握学生流动规律,了解我国吸引人才的症结所在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吸引人才的优势之处,积极改革转化,促进教育国际化的良性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讲师、博士刘子瑜从文献计量角度分享了《“一带一路”的研究图景:人物、主题与趋势》,通过使用研究团队自编的文献计量分析软件BibStats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的研究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发现刊物类别均衡且主题多样,期刊发文量头部效应显著,独作较多,但合作增长迅速,尚未形成稳定的作者合作网络。刘子瑜博士利用可视化技术给我们展现了“一带一路”研究的图景,为学者应该从何处创新研究,寻找研究热点和创新点提供了便利。
南京师范大学讲师、博士刘齐进行了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师范教育培养的案例研究》的演讲。他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介绍了该校师范教育专业接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概况,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在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专业的学习情况。
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进以《“一带一路”学生的流动轨迹与影响因素》为题,运用大数据的研究方法,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国学生流动频率正在大幅增加;但流动失衡,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吸引出现竞争国。他从经济、人口、高等教育等基本要素出发,分析“一带一路”学术流动的影响因素。随后,刘主任对研究成果《“一带一路”学术职业流动与国际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文章根据抽取分析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教师的简历,得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教师的流动更加偏向于高学历阶段的流动,存在区域性的倾向。他提出中国的“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需从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在宏观上把握“一带一路”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第二个阶段是基于“一带一路”背景开展数据实证分析;第三个阶段是面向“一带一路”具体问题、教育对象及未来趋势进行发展。
四、“一带一路”与国际高等教育合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林卫民发表了题为《国际化助力外国语学校发展》的主题演讲。林校长结合《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探讨了研学旅行课程的价值:研学旅行是校内“正式课程”的补充。他认为,研学途中的知识学习与传统课堂中的学习一样重要,并从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德育行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研学旅行课程的构建。
南京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志民分享了題为《“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的主题报告,他对比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概况,对国际学生对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来华留学生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量化研究。从经济增长模型回归的系数看,留学生教育的系数为0.098,明显小于高等教育的0.529。2016年,来华留学生总数为44万人,高层次留学生不足7万人,离2020年的既定目标存在一定差距。由此,刘院长给出建议:建立工作签证系统;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设立奖学金;建立留学基地以促进学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的发挥;加快国际学历学位认证;增强英语专业教学;建立学习课程的评估标准等。
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庞海芍教授进行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大类招生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演讲。她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满足度较低、大学生入学后再次选择(转换)专业较难、职业与专业吻合度低的现象中分析了大学生专业选择机制、高考选专业的利弊、大学生入校后转换专业的利弊、大学生的理性选择能力问题,并比较了中美大学生的选专业制度。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课题组成员艾莉丝·本·戴维-哈德(Iris Ben David-Hadar)分享了《教育和竞争力:国际成人能力评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她通过对12个参与国际成人能力评估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进行分析,用教育水平、平均年龄、家庭藏书、迁移率等解释变量对能力评估进行分析,得出:在能力评估中,以色列对解决问题的分数贡献最大。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教授、“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课题组成员费查仓·加尼·穆罕默德(Muhammad Faizal A.Ghani)从全球化与教育、流动与教育、学生流动趋势、西方视角下的学生流动、亚洲视角下的学生流动几个部分分享了马来西亚学者的相关研究,并结合马来西亚《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规划(2007-2020)》(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trategic Plan(2007-2020))分析国家应给予学生流动的支持和保障、应注意和防范的问题。
五、“一带一路”与留学教育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陈强做了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教育的定位和使命》主题报告,他从来华留学生的总体规模、院校数量、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规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数量等方面展现来华留学生的宏观发展态势。根据来华留学教育的理念、管理体制、发展动因,强调来华留学教育的使命是服务国家外交战略需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支持,促进文化对外传播和创新;归纳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征,并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金帷以国际比较的视角,对比了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来华留学教育面临的挑战,阐明新形势下来华留学教育的策略选择。她谈到,新形势下的来华留学策略应适应国家发展大势,明确来华留学教育的战略地位;立足“双一流”建设,充分发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影响力;统筹规模、结构、质量、效益,逐步建立效益导向的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评价理念和机制,为我国的政策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基于宏观数据,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来华读研的影响因素。他认为,留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和两国学位制度互认是影响来华留学博士研究生数量的重要因素。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周边国家留学生的吸引力度,为来华留学生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资历框架建设。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博士后辛越优在会上做了题为《工程科技人才助力“一带一路”设施联通:需求、问题与行动策略》的主题报告。他注意到工程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认为在重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更应强调规则制度的“软联通”,尤其是文化教育的“人联通”。他分析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机遇:“一带一路”沿线诸多国家工程科技人才发展存在“大难题”, 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优势将迎来合作的“大空间”;沿线诸多国家经济财力支持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难保障”,我国经济大国的角色“可支撑”;沿线诸多国家整体欠佳的科技创新能力致使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合作质量“难提升”,凸显我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效果显著”;“一带一路”沿线诸多国家薄弱的大学基础支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学术实力“难担当”,我国大学实力相对“略胜一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工程教育跨境合作“步伐慢”,我国可以解决沿线国家设施联通,对人才的需求“能满足”。最后,他提出几点行动策略:优化国家顶层设计,谋划工程人才布局;支持国内工科优势高校积极投入“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合作;强化企业参与,鼓励大型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
六、会议特点
(一)参与人员多国别,高规格
此次会议有阿富汗高等教育部原高等教育学术事务部副部长班伯瑞·穆罕默德·奥斯曼先生,以色列巴依兰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艾莉丝·本戴维-哈德女士,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教育学院著名学者费查仓·加尼·穆罕默德先生,波黑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内纳德·苏西奇(Nenad Suzic)先生,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多国学者与会,进一步展现了会议的国际化性质。
会议邀请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先生,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先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赵平先生,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原公使衔教育参赞、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马燕生先生,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国际教育交流》杂志执行主编、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馆原教育领事魏礼庆先生等多位高等教育及外交领域重要专家、领导参加并指导会议,进一步提高了会议规格。
(二)设有专门的学术论文发表与组稿会
此次会议由《世界教育信息》杂志主办,吸引了国内多家著名学术刊物负责人参加,如《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高校教育管理》《教育学术月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重庆高教研究》等。上述刊物于2017年11月9日进行了现场的会议学术论文发表与组稿会,多家学术刊物负责人发表了自己對文章的见解与鉴赏,期望与其他会议参与者共同推动高质量的“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发表。
(三)会议具有连续性、发展性和建设性
此次会议是继2016年“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会议后再次举办的聚焦“一带一路”教育研究的会议。会议致力于促进政策对话、学术交流、实践分享,探讨学生流动与高等教育等研究热点,为决策者、研究者、实践者搭建经验共享和学术对话的平台。此次会议继承了首届会议初衷,并在其基础上吸引了更多学者和学术期刊负责人与会,引起了社会对“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的关注,收录了几十篇关于“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的研究文章,成果颇丰。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