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根基”构建生命的“花园”

2018-08-15 00:24丁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根基原文文本

丁莉

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如果仅仅局限在课本中,在课堂上,那未免丧失了其本身的要义。《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多种阅读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使用探究性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增强学生独立阅读的欲望。本文旨在探究如何立足于小学语文文本,运用参照阅读拓展与其相关联的其他文本,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的解读,加深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个文本就是一种视野,而仅靠一种视野往往会限制学生们对文本做出多元的、独特的解读和体验。文本参读就是以教材为圆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文本或者内容相近,或风格相似的其他文本,让学生在群文彼此之间相互印证、相互阐发、不断交融的过程中形成多層次、立体化的实践过程,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基础上,形成对教材文本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在背景参照阅读中质疑问难

入选教材的文本很多都是经典范文,但由于时代的差异和地域的不同,很多文本的实际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这就给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形成了较大的制约和影响。而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够联系与之相关的文本进行补充性阅读,那么不仅能让学生在彼此的联系中,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文本,还能诱发学生进行文本的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这一文本时,很多学生对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并不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于是,教师找来了人教版教材中的《将相和》一文让学生阅读,通过完璧归赵等历史事件的补充,学生终于理清了两者关系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地感受到蔺相如机智冷静的背后那颗顾全大局的心。在这种情况下,甚至有学生提出廉颇负荆请罪是否是一场“秀”,以造成更大的声势,警告当时国力强盛的秦国。在补充阅读的基础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二、在语义参照阅读中品读体悟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都是经过编委会专家学者们精挑细选的优秀作品,聚集了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名家共同的智慧精髓。有些大家的语言,文字优美,灵动有意境,特别是诗词,它是一种美的表达。如将之硬生生地拆字理解,就破坏了整体的美感。文本中也不时会出现各种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内容。针对这些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借用其他文本加以阐释,以更为切实的语言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相应的意境之中,感受意境,感悟意境,从而形成学生自悟自得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白雨跳珠乱入船”的灵动形象,教师并没有直接通过生硬的肢解字词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诗句大意,而是将苏轼描写“望湖楼”的其他四首诗的经典诗句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被“望湖楼”的组诗所包裹,从多个角度欣赏了西湖的美,激发了内心的真实体验。最后,学生通过朗读,读出了对诗句的理解。

三、在观点参照阅读中开辟思路

由于每个生命个体生活经验的不同,对于相同的事物和现象会引发不同的观点和认知。而作者创作出来的文本同样也是如此,不同的文本对于同样的事物与现象也会形成不一样的观点。这就给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开辟了全新的视角——如果在阅读教学渐入佳境之时,教师能够为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和纬度重新解构文本提供了必要的参读资料,更能在文本的相互比照与联系中,让学生感受教材文本的真实情韵,经历一场回环往复的思维之旅。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当学生读到牛郎织女被银河分隔两边,只能在七月初七这一天会面时,不禁为他们俩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有的学生说,牛郎织女这么相爱,却被王母硬生生地分开了,真是可怜;有的学生说,常言道,宁拆十座庙,不悔一桩婚啊!王母娘娘好讨厌!正当学生扼腕叹息之际,教师突然抛出了秦少游《鹊桥仙》中的千古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少游的名句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碰撞与思考,学生了解到,两情相爱,心灵相通,哪怕天各一方,自是月照心明。对于学生深切感受文本人物的情感,树立正确良好的爱情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成功以外来的参读资料,在角度的更换中,在思路的调整中,拓展了学生的认知渠道,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体验,使学生更加有效地与作者、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了教材文本。

四、在原文参照阅读中拓展延伸

当下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节选自许多名家的名篇。教材编著者出于多种因素的考量,对原文进行了删除与修改,有些文本甚至会有较大的变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通过对原文的阅读参照,进一步丰富对教材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并努力使被删除和改动了的地方成为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更为宽广的原文之中。

最经典的案例就要数《月光启蒙》了。当人们还在对那个贤良淑德的母亲在月光下唱着童谣的情景念念不忘时,教师则出示了原文中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语句,两相比较,母亲形象形成的落差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原文的补充不仅有效地深化了对教材文本的深刻体悟,同时,教师又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为学生在选文与原文中搭建起了一道桥梁,激发了学生阅读原文的兴趣。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答案是:融入大海。教材中的文本也只有融进相互联系映证的文本体系中,才能散发别样的光彩。因此,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就教材而教教材,语文教师还应以更为广阔的视野进行文本的加工和整合,打好学生阅读的根基,才能让学生的言语生命得到更为有效的生长。

猜你喜欢
根基原文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夯实法律的道德根基
健康是“五福”的根基
致中和 扎稳根基再出发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