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方戏文化分析与研究

2018-08-15 00:50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豫剧河南戏曲

郑 新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中国戏曲是中国艺术形式的重要内容,河南自古被人们称作是戏剧之乡,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除豫剧、曲剧和越调三大剧种外,还有河南坠子、怀梆、二夹弦、大平调、四平调、太康道情等。地方戏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的文化娱乐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地方戏在河南流传广泛、深远,它的发展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象征[1]34。但是受外来文化冲击和戏剧观念变革的影响,河南地方戏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发展缓慢。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注重、保护和传承,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此,文章结合河南地方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功能,具体探讨怎样实现对河南地方戏文化的继承和保护。

一、河南地方戏概述

(一)内涵

河南位于中原大地的中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独特的历史环境和文化积淀造就了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地方戏是河南最具典型的艺术文化形式。河南地方戏最早出现在明朝末年,地方戏种类繁多,根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拥有60多个剧种,但是流传下来的剧种只有30多种,其中一些濒临灭绝。根据《辞海》的解释,地方戏是指流传在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种类的统称,比如秦腔、评剧等。地方戏作为某地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地方地域民俗习惯,是被当地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地方戏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而且也体现了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特性,在继承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了文化传统创造性的发展转变。

(二)分类

第一,豫剧。豫剧也被人们称作是河南梆子,最早出现在明清时期,大多是清唱为主,在流传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人们的喜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豫剧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发展分支,比如有的是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有的是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有的是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

第二,曲剧。曲剧是在河南曲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是表演者边踩高跷边唱曲子,后来发展成为高台曲。曲剧的演出剧目一般以民间故事、家庭生活、儿女恋情为主要创作题词,唱词通俗易懂,具有生活气息,符合人们的情感需要。

第三,越调。越调一般在河南南部、东部地区流传,越调的表演质朴粗犷、蕴含丰富的生活气息,戏剧表达结构严谨,唱词少,道白多[2]52-54。

二、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功能

(一)实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河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戏曲作品,涉及剧种包含60多个,在这个过程中还产生了多个经典剧目和戏剧名家,戏剧主要记录和描写了经典的历史故事、小说,比如《花木兰》《穆桂英》等。通过对这些戏剧的观看能够加强人们对历史文化发展认识,感受古代女英雄的英勇形象,打破人们对传统男尊女卑的局限认识,并为人们思考整个历史发展、探究人性提供有力支持。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下,一些历史故事消失,河南地方剧目能够为历史故事的展现提供有力支持,为观众重温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持,使得历史文化能够得到保存和流传。

(二)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中广大民众创造和享用传承的生活文化。广大民众是民俗的重要主体,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如果离开了民众的支持,民俗将会成为无根之木。同时,民俗是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生活中世代传承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集体习惯,可见,民俗文化的发展依赖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情感发展。

戏曲是一种以表演为基本核心的艺术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和民俗活动存在密切关联,民俗活动的开展为戏曲产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赋予了戏曲文化鲜明的色彩。戏曲所表现的人世悲欢离合取材于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明快热烈,充满了世俗的烟火气。河南地方戏曲文化的开展能够加强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感受,促进民俗文化的深化发展[3]17-21。

(三)实现对文化艺术的传承

在河南地方戏的长期发展中,河南地方有很多戏剧被列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比如河南电视台在每周播出的《梨园春》,就是以地方戏剧豫剧为基本内容,以戏迷擂台为基本载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参赛者提供能够展现高超技艺的平台,从而让观赏者更好感受传统艺术文化。《梨园春》播出以来,与以往的豫剧相比为表演者提供了固定的表演场所,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现代化舞台装置,在电视媒介的支持下加深了人民群众对豫剧文化的深入了解,实现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有效传承[4]21-22。

三、河南地方戏的历史发展

河南地方戏不仅是具有地域浓郁色彩的舞台表演艺术,也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珍贵的地方文化资源。在2006年,国家相关部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国家重要文化遗产,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戏剧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承载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河南地方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支持。

河南位于中原,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多种文化的影响,在宋金元时期就出现了各类形式的戏曲演出,在明清文化发展繁荣时期,河南地方戏剧的种类繁多,同时,戏剧种类也和当地方言、音乐歌舞密切结合在一起,在兼收并蓄的情况下打造了地方特色浓郁、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河南地方剧种,比如大平调、习称平调等。在清朝中叶大平调班社在清丰、南乐、濮阳等地进行演唱活动,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汲取了当地民俗民风特点,通过明快的节奏、热闹的乐器、朴实唱腔、易懂的唱词向人们展现了北方人民豪放的性格特点。清末民初,怀庆府所属各县都有怀梆班社,怀梆曲调质朴明朗、慷慨激昂,在演唱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当地文化特点。

河南地方戏经过无数人的创造和发展打造了地方方言、民间音乐歌舞、艺术表演等为一体的表演形式,在这些民间艺术形式中承载了地方记忆和乡愁。河南戏剧的发展起源于民间,以其独特的民间文化内容为基本背景,并在发展过程中深受社会文化形态的影响,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当地特色的庙会演出、节日庆典等活动充分保留了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资源。在长期的流传发展中,河南戏曲娱乐功能增强,娱乐成分增多。庙会搭台唱戏的开展让人们在看戏的同时交换生活、交流情感,充分展示了浓郁的民间民俗风情。

四、河南地方戏的保护传承策略

在新的历史时期,想要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河南地方戏,充分发挥出河南地方戏在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河南地方戏文化价值和发展意义的关注,从传播弘扬传统文化角度优化发展河南地方戏艺术,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传承原则来保护和传承河南地方戏。

(一)加强河南地方戏的理论建设

河南地方戏作为一种综合性强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和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发展情况不同,在发展中所展现的戏剧形式多样,艺术风格独特,且能够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和人们喜好变化来不断发展。河南地方戏的这种发展、传承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为其传承、保护带来了难度[5]125-126。为此,需要相关人员通过学习,充分梳理河南地方戏的发展情况,充分挖掘河南地方戏的审美价值,并结合戏曲艺术规律来抢救、保护河南戏曲艺术,为河南地方戏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在整理河南地方戏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整理出《中国豫剧》《豫剧艺术通论》等河南地方戏发展理论,为人们打造了“中原戏曲文化丛书”,不仅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支持,而且也为人们全面了解河南地方戏曲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越来越多的河南艺术高校也从地方戏研究入手,与社会上的河南戏曲艺术工作者打造了完善的河南地方戏保护信息数据库,数据库中涵盖“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河南戏剧的变革”“豫剧与河南地方戏传承发展研究”等理论知识,为河南地方戏的流传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加强对河南地方戏的活态保护

活态保护主要是指通过新型演出形式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地方戏。活态保护是当下地方戏发展最为有效的保护方式。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河南地方戏具有鲜明的舞台表现特点,在舞台表现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社会民众的审美、价值观以及人们喜爱的消遣娱乐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护和传承河南地方戏文化不仅需要恢复河南地方戏原有的艺术形态,而且还需要加强河南地方戏和当地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的有效契合,通过活态保护方式让河南地方戏以演出的形式弘扬发展[6]92-93。

为了能够让河南戏曲在演出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戏曲演出之前,需要相关人员站在历史发展角度来筛选河南戏曲内容,对和时代发展有契合点的河南戏曲内容进行筛选、改造、发展,充分发挥出河南戏曲文化的时代价值。同时,在河南戏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打破传统二元对立的发展思想,在开展戏曲文化演出的时候要充分体现对戏曲文化的敬畏,充分挖掘和展现戏剧文化中值得流传和弘扬的内容。

(三)体现对河南地方戏发展个性的尊重

河南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不能离开戏剧种类本身的特点,同时,在艺术形式上还需要体现对剧种发展传统、艺术个性的一种坚持和塑造,结合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增强河南地方戏剧的个性和发展特点,继往开来、与时俱进[7]32-33。

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河南地方戏具有多样化、系统化、复杂化的发展特点。长期以来,多种类型的剧种并存发展,根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地方戏共有60多个戏种,发展至今留存下来的戏种只有30多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豫剧、曲剧、越调。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河南地方戏濒临灭绝,生存情况不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地方戏的保护需要分门别类地进行,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艺术多样化发展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保护河南地方戏,特别是要加强对小剧种流传发展的关注,对那些具有很高文化价值,但是发展濒临灭绝情况的河南剧种需要进行及时抢修和保护,编辑相应的文献保护资料,增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生命力。

(四)加强对河南地方戏剧目的创新

为了实现对河南地方戏的保护,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河南地方戏经典剧目的整理、挖掘、创作、分析,通过推陈出新不断提升河南地方戏剧目的水平。结合社会发展对河南地方戏发展提出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将其与现代剧、传统剧、历史剧等并举发展,促进戏曲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8]113-115。另外,在发展河南地方戏的同时还需要借助最新科学技术手段来打造原创剧目,实现对传统剧本的整理、移植和共享,加大力度打造优秀剧目,优化河南地方戏剧本,增强河南地方剧的活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当前人类社会源源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戏曲文化所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历史文化等知识也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更多支持。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河南地方戏保护传承的关注,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原则,创新河南地方戏剧内容、体裁和形式,从而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豫剧河南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民国豫剧唱片探论
出彩河南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