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民生建设发展

2018-08-15 00:56
社会保障评论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生公共服务建设

童 星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全局性、历史性的变化

中共十九大对中国当前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全新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回顾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可以看出,随着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变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会发生明显的转向。

1956年中共“八大”决议提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624页。1957年2月,毛泽东在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也发出号召:“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②《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75页。

但就在这时,国际上连续发生了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以及波兰的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国内也出现极少数人借整风之际向共产党进攻,于是毛泽东在1957年5—7月连续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这两篇党内通信,指出“单有一九五六年在经济战线上(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够的,并且是不巩固的。匈牙利事件就是证明。必须还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一个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③《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61页。此后离开了党的“八大”确定的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始认定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两条道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两条路线的斗争,以阶级斗争为纲,打击面越来越宽,火药味越来越浓,直至发动文化大革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终止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邓小平在那篇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后来,人们就习惯性地认定“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此后,一开始是“放权松绑”“放开搞活”,改变了普遍贫穷的局面,实现温饱小康;接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后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增进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话语权。现在的情况已和改革开放之初大相径庭:中国已是“世界工厂”,“中国制造”远销世界各国;普遍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去产能”“去库存”成了经济工作的方针。

中共十九大及时准确地作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判断,必将引致党、政府、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一系列转变,这场转变的广度、深度、力度都足以堪比1957年夏季、1978年冬季。这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显示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政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职能从行使专政职能的“管制型政府”转向主导经济发展的“建设型政府”,再转向提供公共物品(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普通百姓也从紧跟政治正确的“政治人”转向一心发家致富的“经济人”,再转向追求美好生活的“社会人”。

二、美好生活需要呼唤社会建设发展

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解决之道是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为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然而何为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呢?其衡量的标准只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如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的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就表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新华社:《习近平等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5/c_113697411.htm,2012年11月15日。也就是说,社会主要矛盾的一方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另一方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即人民的向往、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因此,在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谋划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0页。

先看中国社会的实际。中国不仅处在空前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封闭的社会变得开放,且越来越开放,同质的“总体性社会”向异质的多元社会分化,且这种分化越来越迅速;而且还同全球各国一道进入了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和以国际互联网为依托的虚拟社会。也就是说,风险社会、开放社会、多元社会、虚拟社会成为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特征和客观事实,我们无法回避,必须面对。还要看到,这四种社会原本就是同一个中国社会,它们相互交织、连为一体。例如,多元社会中的利益分化与贫富差距的实际状况,会被开放格局与国际互联网放大,从而加大其风险度;开放所形成的全球化格局、虚拟社会中出现的信息鸿沟,以及风险社会中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等等,又会加重国内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分化与贫富差距程度,它们会相互激荡,形成“共振”。

再看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谈到需要,不能绕开心理学中的“需求层次理论”。③这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在1943年撰写的《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的。该理论揭示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较低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较高层次的需求不会凸显,较低层次的需求基本满足以后,较高层次的需求就会成为主要的需求;人的需求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得到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后三种需求又可以称为发展需求)。应当说,中国已经先后实现了温饱(1988年)和小康(2000年),现在正在向全面小康奋进。除了极少数贫困人口以外,中国人的生存需求都已得到了满足。①所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一项神圣的政治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7页。按照“需求层次理论”,人民群众的最大需要已是安全需求,同时,发展需求也日益增强。

首先,人民群众当今最大最普遍最强烈的需要是安全需求,包括人身、财产、居所、交通、工作岗位、分配收入、健康、食品、空气、水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安全需求,有着强烈的安全预期要求;然而偏偏碰上了时时、处处、事事都存有危险、暗藏危机的风险社会,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9页。

其次,在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的交往需求和参与意识强烈,到了一个新地方、新单位,都迫切要求融入新的人群共同体,参与其间的公共生活;但不平衡不充分的开放,又常常排斥外来人口、排斥新市民。例如:城市对外来农民工在经济生活上接纳,在福利体系上排斥;即使接纳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也具有二元性质,低端劳动力在就业和收入分配方面享受不到其他劳动者的权利;户籍身份成了社会开放、人口流动的障碍,实际上的人户分离导致数以亿计的人口得不到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

再次,在多元社会条件下,人们得到尊重的需求格外凸显,谁都不愿受到歧视,像盼望阳光一样渴求公平正义;但已形成并不断固化着的利益格局,总是在自觉不自觉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排挤弱者、打压后来者。在改革开放之初特定情况下制定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曾经发挥了消除普遍贫穷的积极作用;但存在着被固化、被扩大的趋势,甚至在各个领域都搞起了“双轨制”,在“效率优先”的旗号下忽视公平正义,导致并强化了相当部分群众的相对剥夺感。

最后,在虚拟社会条件下,追逐自我实现的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表达愿景、参与公共生活、寻找存在感和成就感;但网络信息真真假假、良莠不齐、情绪宣泄大于理性表达的网络现状,常常使网民无端受损受害受辱。在网络信息管理中,消极的“删”“封”“关”多,积极的利用和引导少,且管理的水平简单粗放、效果不佳,导致广大网民使用网络的不便利、不安全。

总之,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又成了阻碍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障碍,这突出地表现在包含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在内的社会建设领域。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分析当前的不足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时,共讲了7条,①这7条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其中第2、3、4条都是专指社会建设领域的存在问题,第6条“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则涵盖了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建设领域。其中有3条专指社会建设领域,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9页。由此可见,民生建设成了短板,社会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领域难题不少、任务繁重、有待加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点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既然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那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既离不开经济建设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建设的发展。经济建设的发展为美好生活提供物质基础,长期以来这曾是我们的短板,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差距压力”。③相比于发达国家,我们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数量以及国民的消费水平方面曾经存在明显的差距,且这种差距转化成了对我们选择和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压力,这就是“差距压力”。这些年来,通过确认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确定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人民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使得私人物品和私人服务的供给数量更多、质量更高,效果显著,原有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了,“差距压力”也消弭了。这导致“市场万能”论泛滥,在不同程度上推出并实施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住房产业化的政策和做法,结果导致“择校难、读书贵”“看病难、看病贵”“房价高、当房奴”等现象几乎遍及全国。也就是说,教育、医疗、住房等“准公共物品(服务)”严重短缺。④童星:《社会主要矛盾与政府主要任务的转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6期。

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各国实践的基本经验,私人物品(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发展市场经济来解决,公共物品(服务)的提供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前述的公共安全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就是典型的纯公共物品(服务),需要通过政府主导的创新社会治理来予以保障;这里所述的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则是准公共物品(服务),只能通过政府加强民生建设来予以保障。这些年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私人物品(服务)得到极大丰富,却凸显了公共物品(服务)和准公共物品(服务)的短缺。落后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因此,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其重点就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为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拓宽公共服务的项目范围。这就既要消除认知误区,又要坚持与时俱进。长期以来,许多人都把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当成是经济建设问题,其实这是民生建设问题。经济建设考虑的是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产力的城乡协调和区域布局、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即可持续等问题,而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包括就业和收入分配在内,则属于社会建设的范畴。自中共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都在“社会建设”部分阐述就业和收入分配,十九大报告也是如此,而且特别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6页。当前,面对人工智能的新发展,从经济建设着眼就要最大限度地用人工智能代替人工,能用人工智能的地方就绝不用人工;从社会建设着眼则要以保就业为底线,千方百计地提供就业机会。“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比方说,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而我们人口这样多,怎样两方面兼顾?不统筹兼顾,我们就会长期面对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这里问题很多,需要全党做实际工作和理论工作的同志共同研究,我们也一定能找出适当的办法来妥善解决。”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4页。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如自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承诺到2020年要做到“五个有所”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九大则将其扩充为“七个有所”,即在前面增加了“幼有所育”,在后面增加了“弱有所扶”。这是因为在国家生育政策调整以后,新生儿的抚育及其社会化已成了突出的公共问题;随着脱贫攻坚战到了决胜阶段,以及开始了由“允许先富”到“共同富裕”的转向,扶弱扶贫的重要性进一步彰显。

不仅项目在拓宽,项目所覆盖的人群也在拓宽。现有人口流动规模大、频率高,超过2亿的人口与户籍分离,导致许多地方的户籍人口数、常住人口数、实有人口数相差悬殊,③如在最近的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深圳市宝安区的户籍人口65万,常住人口401万,实有人口660万。令政府在行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时困难重重。政府的编制、财政、管理与服务对象分别是与不同的人口数挂钩的,通常政府的编制、财政同户籍人口数挂钩,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对象应当是所有常住人口,但受制于编制、财政所限往往只能向户籍人口提供,而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则面对全体实有人口,这就使有些地方的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力不从心,不堪重负。为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尽快改变编制、财政同管理与服务对象不一致的状况。

第二,健全公共服务的递送体系。在公共服务的项目范围确定以后,就要着手建立公共服务的递送体系。这个体系必须坚持:(1)政府为主导。但并非政府包办,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制定服务标准,实施有效监管,提供财政支持,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供给服务,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公共服务项目由政府直接生产和递送。(2)覆盖并统筹城乡。由于过去实施城乡分治,许多公共服务只有城里人享受,农村人无法分享。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现在基本做到了覆盖城乡,如在社会保障领域,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农村居民也同城里人一样开始享有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这两套制度已经并轨,但是离城乡统筹还有不小的差距。此外,在教育、医疗、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方面,更是城乡差距显著。因此,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一些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然后朝着均等化的方向推进,并由此扩展开来,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3)重视区域协调。由于长期以来的梯度发展战略和地方财政包干体制的综合作用,各个区域的经济财政实力悬殊,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这在教育、医疗领域显得特别明显,久治不愈;社会保障领域喊了20多年的“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自1992年开始提及),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甚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也时隐时现。必须拿出整治腐败那样的决心和力度来予以推进并取得成效。(4)确保可持续。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说:“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5页。

第三,扩充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建成上述公共服务的递送体系需要多个供给主体的通力合作。除了起主导和组织作用的政府以外,还需要充分发挥现有单位机构的公共服务功能,并发展一批新的单位机构。在这方面,当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值得借鉴。经济体制改革旨在培育和发展市场,打破政府一家垄断的局面,从而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现在开启社会体制改革,旨在培育和发展社会,促成政府、市场、社会三元结构的形成和良性互动。当年,一方面是原有的国企通过改革,由政府机关的附属物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和主导;另一方面,扶持一大批工商个体户、私营企业,还引进大量的外资企业,双管齐下,搞活了经济。当前,同样可以一方面,已有的以工青妇为代表的人民团体、由政府部门改制而来的各类行业协会、基层社区组织,以及公益类事业单位,通过去行政化去市场化的改革,真正接地气,以公共服务为主业,发展成为公共服务的主体和主导;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的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区服务类、福利类、公益类、慈善类的社会服务机构。赋予这两大类单位机构以自主权,激发它们的活力,发挥它们的积极性,并以它们为骨架,在政府主导和财政支持下,建成公共服务的生产和递送体系。

此外,也不应忽视发挥企业的公共服务职能。无论是现在国际上成为时尚的“社会企业”,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如江苏南通清末状元张謇的大生实业公司、四川民营企业家卢作孚的民生实业公司等,抑或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福利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它们大多表现为兼有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功能,前者为后者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后者则为前者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社会支持。这类实业集团都属于带有强烈本土性的社会企业,与民共生,造福一方,形成并增强地域共同体的凝聚力。随后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化和政府政策与管理的部门化,营利性的企业和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机构分开,从此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社会企业不再合法,当然,在社会分工不明显的农村尚有集体经济组织,对于特殊群体残疾人还允许福利企业的存在。如果说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实施营利性企业与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分开的政策尚有一定合理性的话,那么对于尚处在工业化初期甚至尚未开始工业化的“老少边穷”贫困地区,恐怕还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允许营利性的企业与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机构合一,以此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依托一系列运转良好、也有盈利的实业集团来完成开发式扶贫,实施公共服务。对此,政府的发改委、工商、民政和扶贫办等部门可以合作,研究制定相关办法予以扶持。

第四,允许人民群众自我服务。无论政府规划组织得多么周密、财政支持多么给力、递送体系多么完善,总还会有公共服务达不到的地方,这就应当允许人民群众自我服务,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毋庸讳言,现在人民群众通过自我服务,自谋生计甚至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常常遭遇到陈旧僵化的社会管理体制的束缚以及“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违背”的法律法规的打压。①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例如,不加区别地认定一切小产权房、群租房、违章搭建、民工子弟学校(幼儿园)、黑校车、无照经营、占道经营等属于非法,且执法方法简单、作风粗暴,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②童星:《社会主要矛盾与政府主要任务的转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6期。在民生建设领域,一方面是要坚守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则应鼓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只要没有伤害他人、危及社会的后果,就不要轻易地“设限”。

四、民生建设是党和政府人民性的试金石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凸显出民生建设是当前党和政府各项工作中的短板,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点在于完善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性质本身则决定了必须将民生建设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非简单地认为这不过是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被提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高度,③这14条基本方略是“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4.坚持新发展理念;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并鲜明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页。强调要通过“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4、45页。在社会建设部分开宗明义地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4-45页。在社会建设部分的结尾处又号召“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0页。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到“为什么人的问题”的高度,提升到“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的高度,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也就是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中,最能体现党和政府人民性的当数社会建设。一方面,社会建设搞好了能确保人民群众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各领域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是为发展而发展;社会建设如果搞不好,人民不能共享发展的成果,其他各项建设成果很可能最终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另一方面,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共建共治共享。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共建共治共享一步步发扬光大:由于共建,“众人拾柴火焰高”,必然能促进其他各领域的发展;由于共治,民主协商、合作共赢从基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必然会稳步地推进国家民主进程的进步;由于共享,必然能凝聚民心、凝聚共识,形成建立在共同利益、共同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需要指出的是,对民生的内涵与外延可以有两种理解:狭义的民生专指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治理不在其中,而是与狭义的民生相并列,同属社会建设领域;广义的民生则包括以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治理,这是因为:(1)安全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安全需要已经是人民群众当前第一位的需要;(3)有了安全感做保障,才会有获得感、幸福感;有了安全感做基础,才会有美好生活。是否把以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看成是民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成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涉及到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维权还是维稳,究竟何者优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还是被某些不合理的维稳指标牵着鼻子走?这也就解释了如下的疑问:社会治理搞了多年,尽管成绩也不少,但中央所反复要求建立的四大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党政主导群众维权机制)为何迟迟看不到什么进展?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基本方略时,明确将“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列于其中。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页。这实际上就确认了社会治理要以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为中心,社会治理也是民生问题。

总之,社会建设的完整框架已经形成:不忘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增进民生福祉的根本目的;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主线,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动力,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坚定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做保障,以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评价标准。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里,旨在提供公共安全这一纯公共物品(服务)的社会治理将不断得到创新,旨在提供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准公共物品(服务)的民生建设将不断得到发展。实践呼唤理论,实践也推进理论,社会保障学界既任重道远,也前途无量。

猜你喜欢
民生公共服务建设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