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 王静 李娜
韩松,博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水利系,主要从事防洪减灾宏观政策、洪水风险管理、洪水风险图编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涝渍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太湖流域洪水风险演变及适应技术集成与应用”,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水工程防洪(潮)标准及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出版《水多水少话祸福》《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洪水风险管理》等专(译)著,获得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2篇。
城市是一个国家政治、金融、产业与文化的中心。城市在聚集人口与财富的同时,也聚集了风险。自古以来,我国有很多城市都是依水而建,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目前,我国现有城市657座,均不同程度受到江河洪水、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以及局地暴雨等各种类型洪涝灾害的威胁,平均每年全国都有百余座城市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其中,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2016年,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城市数量均超过了150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我国,有防洪任务的城市有642座,其中滨海型城市有57座,在江河洪水、台风暴雨和风暴潮“两碰头”“三碰头”的形势下,防汛形势尤为严峻;平原型城市有288座,主要分布于大江大河的中下游沿岸,容易遭受江河洪水与暴雨内涝的灾害;山丘型城市有297座,主要分布于东中部与西南部的山丘地区,易于遭受山洪的袭击。
洪涝灾害实质上包括“洪”和“涝”两种形式。“洪”是指降水汇入山谷、河道,形成山洪暴发、河水泛滥等现象;“涝”是指降雨径流汇入低洼区域形成长时间较深积水,对受淹区域造成危害的现象。由于江河泛滥的洪水也会汇入积水的低洼区,或者区内暴雨积水受河道高洪水位顶托,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涝灾,“洪”与“涝”有时难以严格区分,所以灾害分类中通常统称为“洪涝”。
近年来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城市数量(座)
城市洪涝灾害的主要类型有:
(1)江河洪水:包括城市所在流域上游集水范围中降雨形成的过境客水,以及大城市或城市群区内中小河流出现的漫溢现象。江河洪水泛滥可能出现在因淤积萎缩或人为设障导致行洪能力下降的河段,或者是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堤防溃决所引起溃坝(堤)洪水。江河洪水可能导致城区大范围、长时间受淹,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2)暴雨山洪:山洪是指发生在山区溪沟、小河的洪水,水流速度和水位涨落都很快,冲刷力大,破坏力强。泥石流是含水、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山洪。位于山地丘陵区域的城市,由于地形坡降大,暴雨可能形成山洪涌入城市,并可能伴生滑坡与泥石流,泥石流一般比山洪历时更短、来势更猛、破坏性更大,尤其对人口密集的地区,会带来毁灭性的灾害;暴雨也可能在城区比降大的街道上形成汹涌的顺街行洪景象,对生命、财产威胁极大。
(3)暴雨内涝:指雨水直接汇入城区内相对低洼的地区,因水量超出排水系统的能力而产生严重积水并形成灾害的现象。积水可能涌入城市地下空间,对人身安全、财产与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危害;积水尤其是立交桥下形成的严重积水,不仅会导致交通瘫痪,也可能对陷入其中的车辆或人员造成伤害。在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暴雨内涝风险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城市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位于不同区域的城市的洪涝灾害特点也不尽相同。本文仅就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探讨该城市的洪涝灾害特点。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北京市洪涝灾害特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据统计,北京汛期(6~9月)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5%左右,汛期降水又多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在年际之间,年降水量变化幅度很大,例如,1869年的年降水量仅为242mm,而1959年的年降水量达1404mm,相差4.8倍。
(2)水旱灾害并重。据统计,北京经常出现连续的大水年或枯水年,在1724—1990年的267年中,有20次连续涝年出现,最长连续6年;有22次连续旱年出现,最长连续12年。
(3)洪涝灾害频发。北京历史上自然灾害较多,如洪涝、干旱、冰雹、风沙、地震、泥石流等。据统计,元、明、清三代(1271—1911年,共641年),北京发生旱灾340次,居各灾之首;其次是水灾,发生297次,约两年一次。
(4)年内季节性强。北京地区洪涝灾害绝大部分发生在汛期6~9月,特别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主汛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的9次较大洪涝灾害,几乎全部集中在主汛期内。
近些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城市“热岛”“雨岛”效应更为显著,极端降雨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城市的急剧扩张与不透水面积率的提高,使得城区暴雨洪水呈现峰高、量大、历时短的特征;城市空间的立体开发及对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信等生命线系统的依赖性增大,暴雨积水造成生命线系统瘫痪,影响范围远远超出受淹范围;城市洪涝灾害损失呈显著上升趋势,间接损失比重甚至超过直接损失。
北京市近十年来,频繁遭受洪涝灾害袭击,影响较大的是2011年“6·23”暴雨灾害(因灾死亡2人,经济损失13.83亿元)以及2012年“7·21”暴雨灾害(因灾死亡79人,经济损失高达162.15亿元)。其中,北京“7·21”暴雨灾害充分反映了我国城市洪涝灾害的一些新特点:
(1)城区降雨量明显大于郊区:全市平均降雨达170mm,而城区平均降雨为215mm。
(2)城镇化改变了洪水特性:“7·21”北京市城区平均降雨量(215mm)比1963年(300mm)小很多,但城区凉水河张家湾站(城区排洪主要出口之一)却出现历史最大洪水(洪峰流量790m3/s)。
2012年“7·21”京港澳高速路上的汽车被淹在积水中
(3)对生命线系统的影响严重:京原等铁路线路临时停运8条,京港澳高速中断65小时,积水路段63处,公路中断4万余条次,供电中断1.7万次,通信中断2.3万次,地下室进水70处,多家企业停产。
做好灾前预防,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及时了解气象预报信息。电视和广播是政府发布暴雨和洪涝预警的主要途径,网络、手机短信也是获取预警信息的重要方式,具有及时、便利的特点。
相对于天气预报,人们对城市暴雨内涝预警比较陌生。暴雨是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因素,暴雨预警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等级,红色为最高级别,级别越高则表示危险程度越大。当降雨发生时,及时关注城市暴雨内涝预警的相关信息,就可以了解未来几小时可能发生的降雨量级,以及城市内可能出现的积水区域,在出行过程中就可以绕开积水路段,避开危险区域。
为了防御洪涝灾害,家中需要常备一些物品及食物,具体包括:
在电力被切断、网络信号不佳的情况下,收音机仍可以帮助我们接收天气、洪涝预警信息。
哨子是求救的工具,所以一定要准备。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干预,主要为患者入院后,协助其进行常规检查,并对临床治疗方式进行讲解,同时对病情进行观察。研究组患者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进行干预,主要包括改善护理理念、打造人性化护理环境、加大临床服务意识、人性化心理干预等。
手电可以帮助我们在晚上的时候安全撤离,也是重要的求救信号。
救生衣和救生圈是防止溺水的保护工具。
御寒衣物、常用药品。
瓶装水、压缩饼干、面包等。
如果你对防灾救灾知识和防汛防涝演练不了解,可以及时跟街道、社区联系,争取参加这些活动。平时多接受汛期安全教育,提高应对洪涝灾害的避险与救助能力。
对于校园洪水风险的识别及避险转移路线的制定,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学校及周边环境,绘制地图,标识出地势低洼区域、地下空间、高压电设备放置区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区域。如有条件,可根据学校周边地势等高线图,大致判断洪水来临时可能淹没的范围及深度,选择逃生路径和相对安全区域。避难场所一般应选择在较近、地势较高、交通方便及卫生条件好的地方或高层建筑。
此外,还应该能够识别洪水高风险区域,在降雨发生时避免在这些区域停留。高风险区域包括:城市内立交桥、铁路桥下的低洼区域;河流两岸滩地、地势较低区域;水库下游干涸的河道,以及多年没有来水的干涸河道;山坡及山坡脚下;高压电线塔以及电线杆附近区域。
针对洪泛区低洼处来不及转移的居民,其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没或围困。如遇到这种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尽量安抚好他们的情绪;想方设法发出呼救信号,如无通信条件,可制造烟火或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得到救援。在等待救援的同时,要积极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以便在确认无法获得救助时,主动采取自救措施。切记不可轻易涉水。
进入汛期后,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居民,要经常收听收看气象信息和相关部门发布的灾情预报,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居住地属于危险区的居民,必须熟悉居住地所处的位置和山洪隐患情况,确定好应急措施与安全转移的路线;观察房前屋后是否有山体开裂、沉陷、倾斜等变化;是否有井水浑浊、地面突然冒浑水的现象;是否有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等。发现明显的前兆,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慌张,迅速果断地撤离现场。撤离时,应选择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山坡或山谷出口往下游跑。居住在警戒区的居民,应随时做好抢险救灾、安全转移的必要准备。当发生洪水时,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不要贪恋财物。
在汛期不宜到山洪灾害频发区旅游。外出旅游前,旅行者首先应关注旅游地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旅游路线,并密切关注旅游地灾害性天气预警。此外,还需了解一些洪涝灾害防御基本常识、熟知预警信号和危险指示标识,掌握自救逃生本领。自驾游出发前,应在车内备好防灾所需物品(水、食品、药品、应急锤、手电、救生衣等),避免在雷雨天气出行。在不熟悉的山区旅行,要有向导,要避开山洪灾害频发地区和地质不稳定地区。在到达旅游地后,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多留心山洪、泥石流等发生的前兆,如上游降雨激烈,河沟出现异常洪水;山体出现异常的山鸣,山上树木发出沙沙的扰乱声;溪沟流水非常浑浊,有异常臭味出现;听见明显不同于机车、雷电、风雨、爆破的声音等。另外,在行驶中应合理控制车速,通过高边坡及库区路段要提高警惕、快速通过。如遇极端恶劣天气,应选择空旷场地停车,待天气转好后再继续行驶。如通过漫水桥或涵洞时,应观察水深和流速,切不可贸然涉水。
一旦遭遇山洪袭击,一是要迅速判断现场环境,尽快离开低洼地带,寻找高处,选择有利地形躲避;来不及躲避时,应选择较安全位置等待救援,并伺机发出救援信号。二是要与其他被困旅客保持集体行动,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单独行动,避免陷入绝境。三是如能及早脱险,应迅速向当地管理部门报警,并主动服从当地有关部门指挥,积极参加救援行动。
由于山洪汇集快、冲击力强、危险性高,所以必须争分夺秒救助被洪水围困的人群。任何一个社会公民,当接到被围困人员发出的求助信号时,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传递求救信息,报告当地政府和附近群众,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投入解救行动;当地政府、防汛指挥部门和其他基层组织接到报警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带领抢险队伍赶赴现场,充分利用各种救援手段全力救出被困人群;行动中要不断做好被困人群的情绪稳定工作,防止发生新的意外;要特别注意防备在解救和转送途中有人重新落水,要给解救人员和被困人员都穿上救生衣,以防发生意外情况,确保全部人员安全脱险;还要仔细做好脱险人员的临时生活安置和医疗救护等保障工作。
雨天在户外行走时,应尽量避开电线杆的拉线,因为拉线的上端离电线很近,有可能使拉线带电。不要靠近架空电力线路和电力变压器,更不要在架空电力变压器台架下避雨。不要触摸电线附近的树木。由于树线并行,有的树冠将电线包围,遇到雷雨大风时,树线相互碰触、摩擦,有可能导致放电。
暴雨过后,有些路面可能出现积水。要注意观察附近有没有电线断落在积水中。如果发现电线断落在水中,并且距离自己较近时不要惊慌,更不能撒腿就跑。应该采用单腿跳跃的方式离开现场。否则,可能会在跨步电压下导致触电。如发现较远处有电线落在水中,千万不要自行处理电线,应当立即在周围做好记号,提醒其他行人不要靠近,并及时打95598电话,通知供电企业。
如果发现有人在水中触电倒地,千万不要急于靠近,否则不但救不了别人,还会导致自身触电。抢救触电者时,应先迅速切断电源,再抢救伤者;切断电源拨开电线时,救助者应穿上胶鞋或站在干燥木板凳子上,戴上塑胶手套,用干燥木棍等不导电的物体挑开电线。
洪涝灾害多发于高温季节,加之灾区卫生条件差,饮用水卫生难以保障,很容易引起多种疾病和传染病,如伤寒、痢疾、霍乱、病毒性肝炎、疟疾、乙脑、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等。
另外,由于洪水的冲刷污染了生活用水和居住地,造成了生活环境的严重污染;蚊蝇的大量滋生繁殖,室内受淹,食品容易发霉变质;居民安置点,人群密集,人体抵抗力下降。这些因素均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危害,特别容易造成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爆发。
大灾过后往往容易伴随疫情发生,要确保灾后人员安全,应积极做好灾后的疫病防治工作,开展受灾地区及转移安置点的医疗防疫救护工作。
(1)认真做好房屋、水井及周围环境的灭菌消毒工作。
(2)做好临时安置点的卫生工作,加强对粪便、农药及鼠药等的管理,特别重视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检查。
(3)密切掌握疫病动态,做好人群的紧急预防注射,提高灾民的免疫能力。
洪灾期间和灾后,为减少疾病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
(2)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
(3)注意环境卫生。洪水退去后,应清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将家具清洗后再搬入居室。
(4)加强家畜的管理。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喷洒灭蚊药;栏内的禽畜粪便要及时清理。
(5)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防螨灭螨等工作。
(6)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揉眼睛。如果感觉身体不适,特别是发热、腹泻,要尽快就医。
(7)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如有接触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及时治疗。
(8)注意心理调适。不要刻意避讳去谈论有关灾害的话题,不要勉强自己遗忘灾难中不好的经历,保证充足睡眠,尽量与家人和朋友多交流。
近年来,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发 展,我国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呈增大趋势,人员伤亡情况较为严重。针对城市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让公众了解应急避险的基本常识,采取正确的自保互救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应对城市洪涝灾害,全面提高公众的防洪抗灾能力,就必须要在新时期防灾减灾新理念的指导下,号召全民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了解城市洪水的特性,在灾害发生前充分做好各项预防准备,灾害发生时临危不乱,适时合理的采取各种应急避险措施,并积极做好灾后的疾病防治和安置救助工作,把城市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