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一清
“芍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花卉,花型近似牡丹,但是名气却逊于后者。因为牡丹有“花中之王”的美誉,所以芍药也随之享有了“花相”的美名。追随着牡丹的步履,芍药也成为历史上文人雅士吟颂的对象。例如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悟叶儿·春日书所见》:“蔷薇径,芍药阑,莺燕语间关。”寥寥数语如饮墨之笔,勾勒出一幅小径雕栏花烂漫、莺歌燕语五月天的美景。
“芍药”的命名与它自身的特征以及这两个字的读音有很大关系。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以及多部历史文献记载,“芍药”这种植物,尤其是其花朵,身姿柔美、仪态温婉,恰似风姿绰约的妙曼佳人,因此,人们就用与“绰约”读音相近的“芍药”来命名这种植物了。
就现在的普通话读音来看,“绰”与“芍”“约”与“药”确实算不上有太高的相似度。然而,它们在古代的读音的确非常近似。就以“绰”和“芍”为例,这两个字里面各自都包含着表示读音的部分,即“卓”和“勺”。虽然这两个字目前在普通话中读音也不太接近,但是“勺”在一些地方话里,读音与“锁”大致相近,而“锁”和“卓”在普通话里的韵母则完全相同。
另外,即使从普通话读音考察,包含“卓”的“焯、棹、淖”等字,它们的韵母都与“芍”完全一样;而包含“勺”的“灼、妁”等,与“绰”的韵母也完全相同。这就表明,“卓”和“勺”以及“绰”与“芍”,它们在古代的读音一定比较接近。因此,才会出现由于“绰约”而给“芍药”命名的现象。
至于“芍”这个字本身,它最初指的是一种水生植物,根据《说文解字注》,这种植物就是现在称为“荸荠”或“马蹄”的植物。“药”指的则是一切具有治病效用的植物。
然而,“药”这个字以前写作“霂”,它的下面是“音乐”的“乐”的繁体字形“樂”,表示的是“霂”的读音。“药”这个字目前在一些地方话里,读音确实与“乐”接近。
此外,“樂”在“霂”这个字里面除了表示读音之外,有些情况下,它与整个字的意思也有关联。例如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中“两厢铺氍毹,五鼎调勺药”,这里的“勺药”指的可不是名为“芍药”的那种花卉,而是表示“五味调和”的意思。
“勺”是一种盛装东西的器物,在“勺药”中显然表示进行调和的工具,那么,“药”必然就体现了调和这种行为的本质。就“药”本身的特性以及它在人体中发挥效能的过程看,自然涉及多种成分的配伍以及人体多种器官功能的协同。因此,“药”毫无疑问蕴含着“调和”之意。
现在的问题是,“药”的繁体字形中所包含的“樂”,它除了表示整个字的读音之外,是否也蕴含着“调和”的寓意。荀子《乐论》中有“乐合同,礼别异”这样的表述,其基本意思是:音乐的本质是把个性色彩鲜明的不同音符组合成无穷无尽的美妙乐章,每一曲乐章都是调集、协调不同音符的结果;而礼法制度则重在区分人或事物中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其目的是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由此可见,“乐合同”的基本点一是调和,二是和谐,“同”在这里指的是和谐,而不是相同。
当然,这里的“药”在彰显“调和”意味的同时,按照古代一些文献的说法,它的读音却不是yào,而是近似lü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