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燕
(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ICU中的患者病情危、重,患者身心压力较大,在治疗期间离不开必要的临床护理干预。除了给予患者实施必要的技术性护理服务之外,还应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精神关怀,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周到的、持续性的优质护理服务,使其放松身心接受康复治疗,进而加快康复的速度[1]。有研究表明持续性人文关怀在患者的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为验证此观点,本次研究将ICU收治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的持续性人文关怀,并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从2016年5月~2017年7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无意识和精神障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其中,研究组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43.25±5.41岁;急性中毒4例,休克7例,脏器功能衰竭18例,严重创伤14例。对照组女21例,男22例;脏器功能衰竭19例,休克6例,严重创伤15例,急性中毒3例;平均年龄42.16±5.2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重症护理,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病情、使用相关医护设备缓解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饮食干预等。
研究组以对照组的护理内容为基础,对患者进行持续性人文关怀,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通过交流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疑虑,并给予安抚和鼓励,从而减少患者对重症疾病的恐惧感;若患者存在语言障碍,则需指导患者用肢体语言或者触摸写字板来回答护士的问题,了解清楚后给予相对应的疏导。
(2)环境护理:护士将病房布置成和日常生活相似的场景,并注意调控好病房的湿度和温度,可适当播放舒缓音乐,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进而降低患者的戒备,更好地接受治疗。
(3)人文关怀:在对患者进行服务时应热情、主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对待患者;给予患者关怀,沟通时避免态度、语气,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和帮助患者;护士还应给予患者家属人文关怀,做好其心理工作,进而提升其对患者治疗和康复护理的配合。
比较护理期间两组的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情况。护士长评估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总分为100分80分方合格,护士所得分数越高,说明其护理服务质量越好。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问卷调查表共100分,得分超过90分,表明非常满意;分值在81~90分之间,表明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分数在60分以下则说明对护理服务不满意[2]。以满意率、基本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之和为满意度。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 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3.24±2.46分,而对照组为87.21±1.32分,两组相比,P=0.00,t=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护理期间,对照组有4起护患纠纷事件发生,发生率为9.30%(4/43);研究组无护患纠纷事件发生,发生率为0.00%(0/43),P=0.04, =4.19,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研究组有15例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20例满意,6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度高达95.35%(41/43);对照组中,8例不满意,10例基本满意,11例满意,14例非常满意,满意度仅为81.40%(35/43), =4.07,P=0.04,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ICU室患者的护理中,常规护理服务的重点是监测患者的病情,疏于对患者的关怀,对患者病情的缓解作用较小。为此,本次研究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研究组重症患者进行持续性人文关怀,以患者为本,旨在通过人文关怀服务促进患者康复[4]。主要从心理干预、环境干预以及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三个方面进行护理,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为服务宗旨;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并给予患者和患者家属人文关怀,服务细心、周到,从而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患者对康复护理的满意度[4]。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护理服务质量高于对照组(93.24±2.46分vs 87.21±1.32分),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35% vs 81.40%),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 vs 9.30%),P均<0.05,由此可见研究组采用的持续性人文关怀的护理效果更好。
综上,在ICU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可以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以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应用效果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