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佳,刘培培,王 丽
(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CCU,新疆 昌吉 8311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又称为急性心肌梗塞[1],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严重的情况下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何快速抢救,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抽取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标准化的抢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以下是具体的试验报告。
研究对象是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的54例。平均分为常规组和标准组,每组27例。常规组中,男17名,女10名,患者年龄60到83岁,平均(62.55±0.78)岁。标准组中,男14名,女13名,患者年龄59到85岁,平均(62.18±0.94)岁。应用生物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对象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可进行对比[2]。
常规组采用常规抢救护理流程进行抢救,标准组采用标准化的抢救护理流程进行抢救。具体的标准化的抢救护理流程为:(1)现场抢救护理。抢救医生及临床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面色、生命体征、意识等基础检查,并进行MEWS评分,对患者的病情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并且采取急救措施,立刻对患者进行高流量导管吸氧操作,开通静脉通道,根据检查和评分情况,针对性选择利尿、镇痛、镇静、强心、扩血管、平喘解痉类治疗药物,待患者病情相对缓解后,再通过铲式担架将患者转运到救护车上,然后就近转送到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在转运过程中,使用监护仪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监测,并做好电复律准备。(2)入院护理。急救医生接诊后,立刻采用急诊绿色通道,对患者进行血象、心电图以及其他全身性检查,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等,是否符合手术适应症,同时严密检测患者个各项生命体征。制定出治疗方案后,应立即做好药物试敏试验、备皮等准备工作,临床护理人员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配合,马上实施治疗。(3)治疗后护理。术后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对患者的饮食及运动提供科学指导,严禁患者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对于心理状态异常的患者,采取必要的心理支持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的临床结局。临床结局指标包括急诊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24h内死亡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采用生物统计学SPSS19.0软件对本次试验记录到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剂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常规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为(65.28±1.46)min,24h内死亡4例(14.81%),并发症发生5例(18.52%);标准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为(39.72±1.67)min,24h内死亡1例(3.7%),并发症发生2例(7.41%),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常规组患者抢救成功23例(85.18%);标准组患者抢救成功26例(96.29%),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膨胀瘤以及心肌梗塞后综合征等[2-3],威胁患者生命。临床上常规治疗有介入治疗、溶栓及手术治疗等。除了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治疗以外,配合积极的护理流程,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预后。
传统的急诊护理流程,缺乏明确的护理目标及时间要求,护士和医生分工欠明确,影响患者病情治疗,增加了后期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非常不利于患者预后。标准化的抢救护理流程明确了医生和护士的职责,保证了护理程序的清晰度,使抢救工作在护理程序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快速进行,减少了患者抢救的等待时间,根据临床的检查结果,立即制定治疗方案,以专业的抢救技术水平,给予紧急护理,为后续的治疗创造了基础,预防了早期和后期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显示,采用标准化的抢救护理流程进行抢救的的患者,死亡率(3.7%)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7.41%)大大降低,抢救成功率提高至96.28%,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