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业,高阎满,张 军*
(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00;2.唐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一科,河北 唐山 063000)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指糖尿病合并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或)斑块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引起心肌缺血与坏死的疾病[1]。中医分别属于“消渴”和“胸痹”的范畴,近年来,发病呈现一个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为了探索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认清其中医辨证规律,笔者对218例唐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和心内科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本次研究选择了2016年1月至2017年5与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8例。所有病例均有完整的中医四诊及西医的相关理化检查。其中男95例,女123例。年龄40到86岁,最小40岁,最大86岁,平均68.09±8.75岁。其中小于60岁组间38人。大于等于60岁组别180例。病程5年以下0例,5年至9年91例。10年以上病程的127例。本组患者大多属于超重或者肥胖,其中超重者114例,肥胖者38例,66例处于正常范围健康状态。92例具有吸烟史,26例无吸烟史。
1.2.1 西医诊断标准[2-3]
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委员会1999年修订的国际诊断标准和分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拟定。
1.2.2 中医诊断标准[4-5]
依据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胸痹心痛”及“消渴”部分2012年出版的第9版《中医诊断学》[12-13]分为气滞证、血瘀证、痰阻证、阳虚证、气虚证、阴虚证。
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相关证候与病程、年龄、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之间的联系。根据统计结果,探讨得出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特点、证型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气虚证患者占总人数的79.36%、阴虚证占77.52%、血瘀证占71.10%,痰浊证占31.65%、气滞证占27.98%、阳虚证占14.68%。从年龄上看气虚证和阴虚证患者的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从病程上看气虚证和血瘀证患者的比例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长;BMI数值越大气虚证和痰浊证患者的比例会随之增高。FBG与证候的比较,气虚证患者高于非气虚证患者、血瘀证患者高于非血瘀证患者;HbA1c与证候的比较,气虚证患者高于非气虚证患者、阴虚证患者高于非阴虚证患者,血瘀证患者高于非血瘀证患者;TG与证候的比较,痰浊证患者TG高于非痰浊证患者。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以复合证型为主89.91%,单一证型为10.09%。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复合证型分别为气阴两虚型占总人数的70.18%、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占61.93%。、痰瘀互结型占21.56%、阴阳两虚型占10.09%、气阴两虚兼痰浊型占16.51%。从年龄上看,气阴两虚型患者的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从病程上看,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痰瘀互结型患者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BMI数值越大痰瘀互结型和气阴两虚兼痰浊型的患者的比例会随之增高。证型与FBG的比较,气阴两虚型患者、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FBG分别高于非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兼瘀血型患者;证型与HbA1c的比较,气阴两虚型患者、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气阴两虚兼痰浊型患者HbA1c分别高于非气阴两虚型患者、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气阴两虚兼痰浊型患者;证型与TG的比较,痰瘀互结型患者、气阴两虚兼痰浊型患者TG分别高于非痰瘀互结型患者、气阴两虚兼痰浊型患者,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无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病程是气虚证、血瘀证、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是阴虚证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BMI是痰浊证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吸烟史是气虚证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FBG与HbA1c是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TG是痰浊证、气阴两虚兼痰浊、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
本实验揭示了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气虚,阴虚,阳虚和阴阳两虚为辅,标实以瘀血最为常见,痰瘀互结、痰浊也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证型上以复合证型最为多见,气阴两虚兼瘀血是其最常见的证型,在治疗上要重视益气养阴活血法的应用。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证型与年龄、病程、BMI、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有很大的相关性,在治疗上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肥胖、长期的吸烟病史均可加重或加速疾病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