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洁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发现学生犯了错误,就开始斥责学生,给予学生很大的打击。有些学生为了避免被教师批评,就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结果学生虽然减少犯错的机率了,但是学习的效率却变慢了。教师要意识到,“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甚至要引导学生犯错。
部分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希望学生不要犯错,他们觉得学生犯了错,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好好的学习语文知识,于是当学生犯错时,他们就苛责学生,甚至斥骂学生。教师要意识到,人之所以要学习,就是因为自己知识积累不足,人知识积累不足时,当然会犯错,小学生也不例外。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只意味着教师在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希望主动学习,就要允许学生犯错,甚至引导学生犯错。学生犯的错误将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为例。如果教师一味的批评学生的作文写得不好,让学生产生学习排斥感,以后学生就不再用心写作文了。有一名教师是这样对待学生的写作错误的。有一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叫《一个真实的故事》,学生以朱哲琴演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为题材,说明当英雄为了保护丹顶鹤牺牲以后,很多人流眼泪,却很少有人去反省,为什么保护丹顶鹤的故事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这么不顺利?比如她缺少人力资源的支持、没有足够的设施、没有科学技术支持。她的工作没有人理解和支持,到她死后,她的理想也没有人被重视,人们给她的只是廉价的眼泪。教师非常认真的跟学生沟通,表示这一名学生的作文最大的优点是富于联想,学生从一首歌,联想到了一个社会现象,这种联想能力非常珍贵,可以继续发挥。学生的立意非常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学生作文最大的错误为作文框架不足,没有理清表达思路,并且作文病句多。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一是要允许学生犯错,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教师既会看学生的学习优点,也会看学生的学习缺点。教师会帮助学生巩固优点,克服缺点,让他们提高学习水平。二是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的地方,就是学生要认真思考及改进的地方。
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希望学生一次性改完所有的错误,当学生觉得自己错误太多,改都改不完的时候,会产生学习挫折感。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是一次性提高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改变问题。
比如在修改《一个真实的故事》这篇作文时,教师先给出一个典型的错误案例。这一名教师还指出了学生的这一句错误:“她养出的鹤,为我们国家争得荣誉,因为条件比她好很多的外国,养出的鹤都没有这样健康活泼。”表示:“因为后面没有了?人穿了衣服可以不穿裤子?”教师要求学生先不要管作文其他的错误,先纠正作文中的错字、错词、错句子再说。当学生完成了这些错误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重视作文语句表达的问题、框架结构整理的问题等。
教师在引导学生纠正错误时,要应用这样的策略:第一,要举出一个典型的错误案例,使学生意识到自己错误,这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第二,不必为学生找出类似的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本、发现及纠正类似的错误。第三,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纠错,让学生了解,他们每纠正一遍错误,就能掌握某一个方面的语文知识。
部分教师在为学生纠正错误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视野是有限的,可能教师自己都会在教学中犯错,结果把错误的知识告诉了学生。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指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错误及纠正的成果发布到网络上,让学生获得更多意见。
以一名教师为学生纠正杜牧的《山行》一诗为例。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把“远上寒山石径斜”念成“xia”二声。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现在教育部门统一将这个字的念法更正成“xie”二声,学生可以照这样念。学生表示自己是查了字典才念的,字典说就这么念。这名教师没有立即否定学生的念法,他鼓励学生把这一问题发布到网络上,求助专业人氏。有一名研究语言学的学者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说,实际上这个字到底怎么念,没有统一的回答,因为古人的发音和现代人的发音有区别。王力先生曾考据过,这句诗中的“斜”在古代很接近于现在的上海话,念“sha”二声,那么“xia”和“xie”貌似都不正确。然而古人写诗有平仄规律,如果依韵律来分析,“xia”更接近于正确的答案。这就像小学课本中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中“野径云俱黑”,应当念“he”四声,而不是“hei”一声一样。现代,人之所以会废除古韵的读法,更接近于让古代不适用的通假字自动消亡,统一读音的音思。
教师要鼓励学生把犯下的错,及纠正的错误发布到网络上,让学生听取更多学习建议。网络上,专家的意见能修正教师的教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更多语文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犯错,不是要让学生故事犯错。而是要让学生大胆呈现学习成果,勇于面对学习错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不应阻止学生犯错,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面对错误。只要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交流错误,就能让学生在犯错及纠错的过程中掌握大量的语文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不惧学习知识,乐于在学习知识中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