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
摘 要:辅导员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核心力量。因为较为特殊的工作性质,高校辅导员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对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探究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辅导员职业稳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成因;应对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18.049
高校辅导员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既不同于专任教师,又不同于行政人员,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骨干力量,他们肩负着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而引路的神圣使命。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辅导员的工作变得更加细致繁杂、责任重大,使得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近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关注,多项调查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而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的普及性和大众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独立学院辅导员不仅担负着学生成长成才、健康发展的使命,也是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促进民办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独立学院辅导员相比公办重点院校辅导员工作量大、待遇低、晋升通道不畅,使得情绪、行为和态度等方面出现衰竭状态。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学生更具“个性化”、总体素质更低,繁琐细致的日常事务、超负荷的精力投入加上严格地工作考核使得独立学院辅导员常常身心俱疲。因此,激发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兴趣、提升职业能力、兑现职业价值,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认清形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
1.1 缺乏工作激情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也是他们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其工作细致繁琐责任重大,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需要辅导员亲力亲为,这就导致很多在岗年数较长的辅导员在高压高强度不断重复的工作后积极性严重消退,久而久之对工作失去了兴趣,进入被动工作模式,使得工作效率降低进入了恶性循环。
1.2 工作压力太大
辅导员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开展,但凡与学生相关的工作大部分都在辅导员的工作范围以内。辅导员不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要管理学生的日常。所以辅导员必须要花大量精力随时待命,晚上和周末也得不到安心休息。这样的工作状态使得辅导员职业信念和职业归属感减退,长此以往导致了辅导员高压高焦虑。
1.3 工作成就感和价值感较低
高校辅导员这样一份职业在外界看来比较光鲜亮丽受人敬仰,社会认可度总体较高,但是辅导员自身成就感和价值感却不高。很多在岗的一线辅导员认为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没有成正比,才华得不到施展,得不到该有的赞誉和认可,晋升通道较窄,事业上发展局限性较大。
1.4 自我定位模糊
由于独立学院辅导员岗位职责设置不明确,使得辅导员成了行政人员和专任教师之间的中间角色,行政和教育双肩挑。在工作中找不到明确的自我定位,在职业发展和职称评定等方面感到非常迷茫和模糊。
2 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
导致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我国当前具体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工作负荷超重,成就感低
辅导员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工作效果的隐蔽性及长期性,其效果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不仅限于学生在校期间,是通过学生终生的状态来反映的。那么,辅导员的工作在短时间被较难取得明显的效果,且难以用量化的指标来进行考核。因此,辅导员获得的肯定颇少,成就感难以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多,工作量大,突发事件增多等导致辅导员工作负荷超重,以至于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2.2 角色定位的冲突与模糊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虽然职业具有神圣感,但是实际社会地位却与之反差较大。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教师社会角色和自然角色之间产生了强烈冲突。同时,为人师表,在各方面都要为学生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但是自身在生活或者工作上的负能量却得不到宣泄,他们往往会无意识压抑和否定自我的正常欲求,从而满足职业的需要。在这样长期心理负重和自我矛盾的状态下,辅导员在不同时间交替扮演不同角色,这样频繁地转换角色,很大可能会导致双重人格,使自己的内心处于不确定、紧张和矛盾状态,陷入角色冲突。
角色模糊是指角色扮演者在工作中无法清晰明确地认识工作职责、权利和目标等。职责不清是导致角色模糊的重大因素,而我们身边的大多数辅导员都存在此类问题。很多人认为辅导员仅仅是上传下达的工具,工作毫无技术含量,工作琐碎,杂乱无章,没有专业性。因此,只要是和学生有关的事情都集中在辅导员一人身上。只要学生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总会找辅导员,这使得辅导员工作量繁重,压力太大。长此以往,便对工作缺乏热情,出现职业倦怠。
2.3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大
独立学院的学生比较特殊,相比公办重点院校来说,独立学院学生文化成绩基础较差、自律性不强、个性分明较为叛逆,因此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要更大一些。学习上,由于普遍基础较差,学习自主性也不强,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甚至有些学生放弃学习,整天沉迷娱乐、游戏,辅导员要亲力亲为地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背后的付出远比看起来要多。生活中,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管理上难度也很大。因为学生总体素质不如公办重点院校,学生自律性相对较差,这也使得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困难更多、更加棘手。
2.4 自身因素
每个人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都会以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去适应环境,从而表现出极大的个性差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个性倾向,具有独特的精神面貌。每个人的心理特点都不尽相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点,例如完美主义。这些独特的个性品质容易引发内心的挫折感,导致职业倦怠甚至心理枯竭。
学生工作需要的是一个有活力有精力的团队,所以大多数辅导员年龄都比较小,他们的社会经验还不够丰富,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带着高目标高期望、满怀热情地进入职业领域,但是在持续高强度、高热情的工作后,很多人会变得突然对工作不感兴趣,有些甚至不能继续工作。这是因为当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一个全新和不确定的环境时,他们对工作会产生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会产生压力感。在工作经验慢慢积累起来的时候,工作难度降低,工作压力那种压力大大减小,工作热情反而会降低,长此以往就容易产生倦怠。
3 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职业倦怠是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大阻碍因素,严重影响了辅导员职业生命健康和谐发展,同时也对大学生、学校及辅导员自身造成了危害。因此,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对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优化辅导员工作环境
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会对辅导员队伍的和谐稳定产生促进作用。建设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增强辅导员努力工作的热情和信念,激发高校和辅导员共同坚守各自的承诺。那么,良好的物质基础、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完善培养机制,提高辅导员素质。素质的提高是应对工作压力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对辅导员克服职业倦怠有着重要作用。高校要注重培养辅导员的政治眼光和水平,提高政治敏感度。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引导。
其次,建立辅导员激励机制。辅导员工作繁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工作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独立院校要为辅导员建立合理的薪酬标准,为其工作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提升工作积极性。
3.2 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三重角色,在角色不断转换的过程中,明确其角色定位对辅导员工作的稳定开展以及克服职业倦怠都起着重要作用。
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当学生面对一系列困惑、矛盾、焦虑与不适应的时候,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具有直观的榜样示范作用,引领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同时,辅导员又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服务者。在学习上,辅导员积极引领学生努力学习,为学生答疑解惑,身正为师,为培养专业人才作出积极贡献;在生活上,辅导员无微不至,与学生亦师亦友,用耐心、细心、爱心为大学生积极健康生活点燃一盏明灯。新时期的辅导员要树立为學生服务的意识,以人为本,从学生角度想问题,加强与学生沟通,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3.3 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激发职业兴趣
由于“学生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一直贯穿辅导员的所有工作,辅导员的工作时间被无限扩张,很多私人休息时间被占用。弹性的工作方式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在工作时间方面可以多给予辅导员自主权,人性化安排工作时间,减轻工作负荷。
同时,辅导员要学会合理规划和管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让自己从纷繁冗杂的学生工作中解脱出来,减轻身心压力,分配更多时间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领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确保留给自己足够的思考成长空间,增强自我认同感。
3.4 提高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
面对高压高负荷的工作状态,辅导员必须优化自身综合素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自我调节能力,一旦出现职业倦怠,要积极应对,如选择一些轻松愉悦的事情调节修复自己的情绪。辅导员要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方式和调控方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要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反思自我。同时,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学术素养以及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掌握学生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技能才能预防知识结构的老化,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发展需求。
4 结语
当下,职业倦怠对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和谐稳健运转和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工作本身固有的特性使得辅导员“高付出、高期望、高强度”工作,进而导致职业倦怠。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为预防和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提供对策,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定将取得更好成效。
参考文献
[1]陈永森,邱海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消除[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6,(4).
[2]冯晓燕.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象[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
[3]江莉娜.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
[4]刘伊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1.
[5]肖波.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浅析[J].科技资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