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18-08-14 09:55薛磊窦德强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大数据互联网+

薛磊 窦德强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几乎每个行业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自身的转型与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甘肃省重要产业之一,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探索适合甘肃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道路,必将进一步推动甘肃省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文化产业;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16.007

2015年联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随后互联网和各个产业的融合成为产业发展与升级的新思路。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涉及面广、附加值高、创新性强的产业形态,在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互联网思维正在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契机。

1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内涵

“互联网+”的理念是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最早提出的,他指出,“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是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之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指出,“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在过去的十几年,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了深入融合,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充分说明“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互联网由于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分工深化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为各行各业进行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遇。

文化创意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性贯穿在整个发展之中,时刻都体现了与科技成果相融合的特征,更离不开互联网的协助。但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排除以往只把互联网看作是外在辅助性工具的做法,通过开放性引入,使互联网作为核心引擎,引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其实质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构建互联网平台,使其与文化产业能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2 互联网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2.1 推动了文化产品消费模式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偏好正从实体经济转移到互联网经济上,人们开始广泛地进行网络文化产品的消费,这种消费模式的变化要求文化产品必须与之相适应,要求文化企业必须从生产、供应、营销、创新等各方面进行变革。

2.2 加速了文化产业的重构与升级

互联网作为一个巨大的平台,能够进行内容存储与分享,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实现各种环节的对接。因此,在互联网平台的推动下,文化产业突破了文化艺术界限,开始发展各种数字内容产业,如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游戏等,从而重组和构建了新的经济领域,实现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

2.3 促进了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以其集成性、交互性、智能化等優势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企业不仅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而且可以实现个性化生产。同样,互联网和文化产业的融合,也将改变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式,企业可以大规模地进行作业化生产,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大众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制化生产。

3 甘肃省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从而形成了独具甘肃特色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近年来,甘肃省依托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借助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大趋势,正在走出一条以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1)从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统计上来看,甘肃省文化产业在文化企业数量、文化产业增加值等方面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从1.26%增长到2.3%,资产总量从227.5亿元增长到578.45亿元。按照《甘肃省“十三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省图书馆扩建工程基本竣工,新建或改扩建24个未达标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和54个贫困乡镇综合文化站;全省各级财政投入近2亿元,建成372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74个村“乡村舞台”,实现了“乡村舞台”全覆盖;投资3000万元,建成8个特色数字文化资源库、162个乡镇和396个村级数字文化服务点,有效夯实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2)从艺术创作展演上来看,甘肃省文艺院团创排了一大批反映时代主题、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文艺作品和舞台艺术,组织系列展演活动。大型交响合唱《梦回敦煌》、情景舞剧《丝路花雨》等演绎了丝路文化主题,陇剧《山里的情·塬上的歌》、花儿剧《布楞沟的春天》等反映了脱贫攻坚感人故事,话剧《金城印象》《魂归何处》、秦腔《禹河春》、歌舞剧《河西宝卷》等表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朝圣敦煌——甘肃画院美术作品汇报展”、“陇山·陇水·陇人——第七届甘肃省专业画院作品展”、“人生画卷——陈伯希作品回顾展”等,展示了专业美术创作的丰硕成果。

(3)从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上看,甘肃省重点进行陇东南文化历史产业区、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和河西走廊文化生态产业区三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多个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进行文化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带三区多园”的产业空间分布,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4)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上来看,甘肃省全面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省330家国有单位共收藏可移动文物42.3万件/套,实际数量为195.8万件;组织实施拉卜楞寺、海藏寺等56项文物保护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文物安全状况,为文化传承弘扬、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增“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65家,总数达到555家;文物科研取得重大突破,敦煌研究院启动了“数字丝路”项目,“数字敦煌”资源库英文版全球上线,承担多项国家级文物保护科研项目;非遗工作方面,甘肃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40项,完成了10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为临夏砖雕等5个项目争取250万元的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省级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全面启动。

4 甘肃省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在产品创意开发方面。在互联网蓬勃兴起的今天,甘肃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文化资源都应与互联网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文化资源的开发、生产和创新,推动甘肃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第二,在产品研发内容方面。文化产业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用户资源,而“互联网+”时代核心生产要素正在转化为技术、网络、数据和创意,这些要素的全新组合使得数字内容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因此,甘肃省应加强文化资源的文字、影像资料整理记录,凭借云技术、大数据等信息手段借助互联网的云技术、大数据等信息手段,将文化内容进行数字化转化,为电影、电视、图书、报刊、艺术创作等提供数字内容服务。

第三,在产品市场营销方面。互联网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互联网已经和人们的吃、穿、住、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甘肃的文化产业必须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将互联网的优势和文化产业的特征结合在一起,通过大数据收集消费者的各种信息,利用数据库掌握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从而开展各种个性化的营销活动。

第四,在产品品牌宣传方面。甘肃省各文化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创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网上零售品牌,加强与知名电商、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合作,创建自主品牌,建设网上商城,积极拓展经营范围,充分利用新媒体高效、直接的宣传效应,并与户外媒体、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宣传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的展示交易活动,实施品牌化、规模化经营。

参考文献

[1]刘星.“互联网+”背景下贵州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08):57-61.

[2]曹休宁,颜泉泉.“互联网+”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477-488.

[3]张亨溢.互联网+推动湖南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机制及条件分析[J].湖南工业職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29-31,77.

[4]唐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创新[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79-81.

[5]于娟.甘肃:文化产业风光正好[N].甘肃经济日报,2017-12-18.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大数据互联网+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