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
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是,既要准备好短期内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也要注重培育经济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细心品味会议内容,除了力求稳健的基调以外,更加突出了“稳中有变”的指导思想,这既是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是中国必须面对的最大变数,也是中国绕不过的课题。怎么办?“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加以解决”,这个“针对性强的措施”必然要求宏观政策随机应变,不断调整战术姿态。
说到不变,“下半年,要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些总体任务没有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没有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精准施策,扎实细致工作”,这些总体工作要求没有变。
与此同时,会议给出明确的判断:任务艰巨繁重。这说明下半年社会发展目标的难度增大。中国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目的就是“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这是从宏观方面给出的具体要求,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并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货币政策操作突出稳健而不再提“中性”,关键是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也就是说,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有效,必要时不必拘泥于“中性”。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之所以强调“稳”,实际是为了避免“过激”,是为了符合“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总体而言,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不变的是“稳”,而变则体现为更多的“灵活性”。尽管“稳就业”排在第一位,但毫无疑问,六个“稳”在整体经济系统中相互关联、相互依托、相辅相成。
我们不能把六个“稳”割裂开来,需要综合施策、系统把握、全面推进。尤其是外贸受到较大外部压力时,我们更需要高质量的内需供给。“稳”不是拒绝增长,而是为了高质量的增长;“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花大力气培育新动能。
会议要求“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打通去产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业成本。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我们注意到,自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工作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而过去一段时间主要针对的是“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尤其是去年以来,在“三大攻坚战”之首——防风险的推动下,去杠杆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现在着力点变为“补短板”,而且是“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这实际体现了在强大外部经济压力之下,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振内需这一战略选择,同时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未来,基础设施方向的补短板或将与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
把补短板确定为重点任务,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方面。如果说以基础设施补短板拉动内需还显得有些被动的话,那么,“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打通去产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业成本”,这些策略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则显得更加主动。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不变,但着力点在变。
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是,既要准备好短期内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也要注重培育经濟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
会议要求“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要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这是会议的重要看点。这要求中国金融人不能总是专注于金融风险的化解与防范,必须抬头看看。
必须高度关注金融风险化解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而发挥好各项政策的协同效应,从而把握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更重要的是,不能因为金融的“防风险”,弱化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本次会议对房地产市场也提出明确要求,“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今年上半年,中国大多数城市房价上涨,有些三四线城市上涨较快,这引起老百姓议论,也引起中央重视。“房住不炒”是既定国策。针对当前房价上涨趋势,地方政府需要增强大局意识。更重要的是,“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我们认为,这个长效机制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因城施策”,推广物业税改革试点。
中国经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央强调“稳”并非拒绝“进”,而是以适度的“进”确保真实的“稳”,并以真实的“稳”确保更加的“好”。我们必须头脑清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人的每一次进步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从来都不存在恩赐和施舍。
正因如此,中国经济从来没有退路,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尽心尽责把各项工作做好,这是完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