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塞尔·罗森巴赫 南之琘
如今,除了首饰和房产,数字遗产也成为了遗产争端的缘由,卷入其中的不仅有逝者家属,还包括谷歌、脸书等网络服务商。
斯特凡妮·赫尔佐格和客户谈论的都是生死问题。除了房产和传家的首饰,这位遗产继承律师的客户越来越频繁地争论电子邮箱账户、脸书账号和硬盘等数字遗产的分割问题,围绕数字遗产的争夺战甚至常常被闹上法庭。
一个案件中,两兄弟争夺死去父亲的电脑。其中一个说电脑硬盘上有父亲购买房产的证据,可能价值百万;另一个则想保护自己和父亲的邮件来往记录。该案已经进入二审。
在另一个案件中,一个47岁的男人突然死亡。他有一个未成年的儿子和一个新伴侣。他去世后,这位新伴侣仍在继续使用他的银行账号进行网购,他的遗产继承人却是判给前妻抚养的儿子。可以想象,这位前妻强烈希望禁止前夫的新伴侣继续使用该账号进行网购。
赫尔佐格说,就在几年前,他的很多律师同行都还认为数字遗产是个边缘问题。变化发生得如此迅猛。目前,几乎每个德国人都有电子邮箱,84%的德国人上网,约2900万德国人活跃在脸书上,此外還有图片分享网站、职场社交网络和恋爱交友平台的账号,超过一半的德国人使用电子银行业务。
对于很多逝者家属来说,这一现状会带来很多令人不胜烦扰的问题:用户账号怎么办?里面的数据怎么办?如何避免逝去之人的“幽灵账户”继续自动发送信息?对于数字遗产引发的诸多纠纷,很多人仍然感觉无计可施。德国信息技术、电信和新媒体协会的调查显示,93%的网络用户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3/4的人表示这件事令他们不悦。
目前,处理数字遗产的方式主要是由数字服务供应商决定的,早在2013年,德国律师协会就曾在一份详细的声明中称之为“巨大的现实问题”。实际上,全部数字遗产都是个人遗产的一部分,但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律师赫尔佐格预测道:“很快,社会和法庭上就会出现大量的相关争执。”
这首先关乎是否以一种尊敬的态度对待数字遗产或是照片、视频、文字等精神财富。数字账号中可能隐藏着巨额财富——比如一个人维护多年的iTunes音乐库或是精细分类的电子书图书馆可能价值千金。由于继承人也会继承正在生效的合约,他们也会想了解哪些合约费用需要继续由他们承担。
一般而言,网络用户永不消逝。人生结束,数据痕迹和账户却永存,死亡绝对不意味着下线和注销。要想继承这些数字遗产,首先要试着登入逝者的邮箱账户,因为在此基础上才能重建其他平台的会员账户。而不同的邮箱服务供应商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也截然不同:GMX邮箱和Web.de邮箱用户在上交死亡证明文件后就能成功删除账户,也能凭借一张遗产继承证明查看账户,而雅虎等供应商则明确排除了这种做法。
谷歌公司为它的Gmail邮箱、YouTube视频网站和图片管理工具Picasa等服务提供的解决办法是,在用户长时间未登陆账号的情况下通知其之前提供的信任联系人,并应信任联系人的申请帮其登陆账号,但用户也能设置成在这种情况下删掉自己的账户。
继承者也能删除逝者的脸书账号或是将之设定为“纪念状态”。如果用户在世时留下了一个遗产联系人,这个联系人就可以为用户头像镶上遗像的黑框,并发送固定内容的信息。但是,他既不能阅读逝者已经储存的信息,也不能改变其脸书上的时间标记。
很多服务供应商拒绝将用户私人信息提供给其继承人的做法,引发了不少冲突。例如一位母亲要求查看自己女儿的脸书账号,因为这位少女不知何故进入地铁轨道后被撞死,她的母亲想查看脸书中是否有能看出其自杀动机的蛛丝马迹。
脸书对此表示拒绝,这位母亲将之告上了法庭,柏林地方法院判决她胜诉,表示未成年人和脸书签订的用户协议要转给继承人。脸书的辩护律师提出上诉,目前该案还在等待高等法院的判决。
不想给继承人留下数字遗产争端的人,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消费者权益保障人士建议网民将自己所有的账户名和密码列成一张表,存在一个设置了密码的U盘里,放在安全的地方,并指定一个可靠的人为自己的数字遗产管家,全权负责向继承人详细交代自己对账户、信息和终端设备的安排。
一些公司早就已经将应对数字遗产争端作为自己营业模式的一部分。部分数字服务供应商提出,如果用户在世时上交月费或年费,就能妥善安置自己的数字遗产。但这要求用户对服务商拥有极高的信任度,至少,这些创业公司要能长期存在,比它们的用户更加长寿。
[译自德国《明镜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