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壬
杭州织女郑芬兰穷14年之力,收集了8000把世界各地的梭。8000把从不同时间线、空间线穿梭而来的梭,织起的是一匹匹布,更是一张带上了时间坐标的世界文化四维地图。
郑芬兰的土布馆有一个很江南的名字——小巷三寻。临街醒目的标志牌和落地的玻璃门再配上“小巷三寻”这样古朴的名字,竟生出后现代的感觉,让我迟迟不敢入内。
直到有年轻的父母们带着时尚的女儿推门而入,倩丽的母女依次在临街的织机前落座。脚踩踏板,手牵丝线,梭子在左右手中来回跳跃,一条细细的丝织物慢慢开始长长——“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我似乎随着她们手上跳动的梭子穿越到古代;站在一旁的青年男子则拿着手机给这对母女拍照片,发社交圈——又立马把我拉回到现代。
看到眼前的场景,我的时间线开始有些混乱。
“梭子,在大多数人眼中是陌生的,但在我们江南人家,却是生活必须!”郑芬兰坐在一架老式织机前,指着眼前那正在织布秀朋友圈的一家三口笑着说。
这台老织布机是郑芬兰的曾外婆留下来的,传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郑芬兰身着一袭复古的青布长衫。“这是一把来自我老家的梭子。母亲把它给了我,而我母亲则是从她母亲那里得来。旧时大户人家母亲给女儿的嫁妆是金银细软,传的是财宝;但在我们乡下,母亲传给女儿的陪嫁却是梭子,传的是技能。”这时眼前的场景开始切换,郑芬兰坐在一堆摆得密密麻麻的梭子中间,她拿起一只磨得油光锃亮的梭子开始在空中示范着穿梭引线的动作。
时光回溯到30年前,郑芬兰还住在老家金华盘安窈川乡一个名叫川二的小山村,老家的木屋沿溪而建,母亲的织布机摆在临溪的窗户边。
在郑芬兰的印象中,母亲总是在她睡觉时织布,脚踩踏板和手引飞梭发出的“吱嘎吱嘎”声响就是她最好的催眠曲。醒来时,郑芬兰总会看到母亲从织机上取下一匹新织的土布。这时,睡眼矇眬的她就会跳下床把土布披在身上寻思着做什么款式的新衣服。
母亲潜移默化影响了她。可惜,在郑芬兰到杭州读大学时,家乡的手工土布在机械布的进攻中沦陷了,母女之间用织梭传家的传统也丧失了。如今,老家溪水依旧奔腾,但没有了织布声。
“所以,最终,我在做了多年的时尚童装后,开创了杭州首个以土布为主要设计元素的体验馆小巷三寻,试图用失传的传统技艺,寻找失落的儿时记忆!”郑芬兰指着眼前那一对外型时尚的母女说。
母亲郑小花是土布纺织技艺的传承人,她也女承母业,成了土布传承人。在郑芬兰看来,织布不仅是一种劳动技能,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明的传承方式。跟着母亲学织布的时光,母亲不仅教会了她织布技能,更是教会了她做人的道理和对生活的态度。这也是郑芬兰的土布体验馆想要带给大家的感觉。
“我希望给大众传递一种信息,传统技艺、传统文化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年轻人可以参与的事情。但这些传统的东西毕竟是上一个时期的遗产,和我们的生活有距离。曾外婆传下来的织机,母亲传给我的梭,是好东西,但想要让它们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就必须对它加以改进。于是我改进了新的织机和新的织法。”郑芬兰指着眼前新式的织机开始演示。
新式的织机简洁轻便还可以折叠。郑芬兰坐下来后,把小织机如马扎一般打开,摆在膝盖上就开织,织机上有一段纤细的织物,那是一条织了一半的鞋带。
一家人一起来织布,把织布变成了亲子活动;自己織鞋带、给亲近的人亲手织围巾赋予了手工布新的情感、文化内涵……
用这种方式,把濒危的传统手工布变成了一种时尚生活,正是郑芬兰最乐于看到的。
12年前,郑芬兰还是一个以“笨笨”为名的驴友。这一年,她与一帮驴友徒步至贵州深山中一个小村庄。
这一晚,他们在一位老奶奶家院子里扎营。“笨笨”是一个乖巧的姑娘,很快就讨得老奶奶欢心。当晚老奶奶不但杀了家里的母鸡给她做菜,还邀请她进屋住。晚上“笨笨”被“吱嘎吱嘎”的声音吵醒,她睁开眼睛,看见老奶奶坐在窗户前的织机前,脚踩踏板,手上飞梭,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发出的光线让眼前的一切宛如梦镜。郑芬兰仿佛回到了童年老家的小木屋中,看见妈妈用织机声和溪流水伴奏给自己唱催眠曲。
“那时,老家织土布的传统断了。但是眼前的场景一下子把我带回小时候。所以我向老奶奶恳求,希望能得到这把梭子。”可是老奶奶不愿意卖掉。她对郑芬兰说,梭子是祖传的,是母亲给她的嫁妆。
老奶奶的话让郑芬兰想起了母亲曾说过的话,家里的梭子也是祖传的,是外婆给她的嫁妆。郑芬兰软磨硬泡但老奶奶却油盐不进。郑芬兰开始曲线救国,给老奶奶洗衣做饭、唠家常,整整三天后才离开。当老奶奶从怀里掏出梭子给她时,郑芬兰一下子哭了出来。
从此,她便到处寻找梭子与织机,试图找回失去的记忆。后来,郑芬兰收藏梭子慢慢收出了名气,不断有人主动送梭、送织机上门。
郑芬兰拿起一把精致的梭子,说起这梭子背后的故事。这是一把皆织梭,是专门织丝绸的梭子。这把梭子来自一位日本友人久保顺子。2009年,久保顺子在杭州做了幾年丝绸生意后打算回日本,她在杭州本地报纸上打出广告:要把她丝绸作坊里的两台织布机送出。但前提是此人要有织布基础,因为在她看来只有会织布的人才会爱惜织布机。
郑芬兰的朋友看到这广告后告诉了她。郑芬兰立刻联系这位日本商人,但对方不置可否,要求到郑芬兰的土布体验馆来看看。当这位日本商人到郑芬兰的土布体验馆后,不但把两台织布机免费送给了郑芬兰,还把自己母亲用了多年的织丝绸的皆织梭也送给了她。
一把梭子,不仅是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更是连接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网络。郑芬兰持续不断寻找失落在各地的梭子,就是一个寻找失落世界的过程。
郑芬兰用手指点着造型各异的梭子,就如运筹帷幄的穆桂英,沙场秋点兵。她每拿起一把梭子,总是先辨其形,再呼其名。然后说出这是什么地方的梭,用来织哪种织物,甚至能说出梭子的大概年代。从一把梭子的形状就能看出它的出处:船形梭,中间空两头尖,就像水乡停泊的小船,它来自江南;饺子梭,状若包好的饺子,它来自中原……
每制作一把梭的过程,就是一次造物的经历。那些制梭的手艺人会有意无意地把身边的风物融入梭子中。而制作梭子的水平,又显示了那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因而每一把梭子都是一块化石,它是区域、民族的历史见证。因此,郑芬兰在收集每一把梭子时,都会做好梭子的“大数据”:每一把梭子收自什么地方,采用什么材质,收自何人,用在哪种织机上,是织什么织物的……
材质、形状、用途、产地、结构等属性,是一把梭子的DNA密码。而给每一把梭子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破译梭子DNA密码的过程。梭子是织布的重要工具,正是靠着梭子来回穿梭,丝线最终才被牵起,最终凝结成布。因此,破译梭子DNA密码其实是绘制整个织布基因图谱的最关键一步。
“我身上穿的这身青布衫,其实本来是贵州苗族的便装。小巷三寻在苗族便装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设计,让传统手工和现代设计无缝对接。当其他地方的手工纺织纷纷凋零时,小巷三寻的土布体验坊内,织布却能成为都市家庭开展亲子活动的不二之选,是因为我们在14年收集8000把梭子的基础上,把传统的梭子和织机改成了符合现代人生活的新手工。”
当被问到如何让收集到的8000把梭子走进现代人生活时,郑芬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