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三珍
摘 要:当前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变化,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教育也在变革范围内。新课改提出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语文教学在重视字词和段落大意讲解的同时,也要适时转变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刀切”和“满堂灌”的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辅的教学理念,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将教和学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发现,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过分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忽视了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高中语文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高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调整。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考不断改革,但人们还是将高考作为决定学生前途和命运的关键环节。学生一进入高中阶段,各科的学习最终都要为高考服务,教师在教学中也是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导致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落后
通过对几所高中的语文教学进行调查,笔者发现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落后,虽然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主,将学生对字词、段落大意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把应付考试的本领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生硬地割裂了文学作品原来的美。在教学手段上,教师缺乏一定的创新设计,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既是课堂的引导者,又负责给学生解释字词意思和段落大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逐渐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遇到问题不会主动思考或探究问题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变差了。调查显示,87.6%的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语文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外练习,但这些习题多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与新课改的要求明显不符。
3.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
优秀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师生之间能够有效互动,这样教学效果才更为明显。但现实是,教师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听课者,教学枯燥无趣,学生的注意力十分有限,再加上高中学习压力骤然增加,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致学生过于被动,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影响,造成恶性循环,语文教学效果不佳。
4.考评方式单一
现阶段,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阶段性考试的方式对这段时间的教学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全方位、多元化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在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差,进步比较缓慢,以成绩论英雄的方式直接将所有学生“一刀切”,并不能科学地判断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果。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中教育阶段,语文都是十分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跟时代潮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有效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当前时代发展非常快,科技的进步使教学理念和手段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很多教师表示自己教了几十年的书,知道该怎么教,但面临的学生群体不同,他们的思想也在变化,以不变应万变,这对教育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学生接触的事物不同了,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手段不感兴趣,进而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并在课堂上予以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并通过座谈会的方法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学校还要定期开展教学技能大赛,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动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师生互动的频率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师生间的通力合作,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学习。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过于被动,师生间的互动频率不高,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教师没有真正走下讲台,只负责教学,对学生缺少了解,不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导致学生学习过于被动,无法有效提高学习成绩。面对這种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同学生的互动,提高互动频率,通过QQ、微信等社交平台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互动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以便在教学的时候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3.优化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教学和小学、初中相比,教师更注重段落大意的讲解,但受高考的影响,教师把重点放在高考常出题型的讲解上,这就导致教学模式固化。调查显示,教师以传统的“灌输式”方式进行教学,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优化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学模式不会过于单一,避免学生出现审美疲劳。
4.做好评价工作
通常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进行的,这种模式并不科学合理,不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意见,方便教师及时改进,这样既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开展更高效的教学。
三、总结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应对高考是其教学的一个目标,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过于功利,避免为了教学而教学。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落后、学生自学能力差、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以及考评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不符合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加强师生互动,优化教学模式和考评方式,全方位地对教学进行改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许亚丽.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5(1):114-115.
[2]苏东春.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5(8):11-12.
[3]邓丽玲.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 2017(3):42.
(责任编辑:陶 静 闵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