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田
内容摘要: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提出问题是辅导员反思和开展研究工作的起点,由于辅导员实际工作及其研究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提出的问题兼具现实问题和学术意识两个层面。辅导员的研究与日常的实践活动分不开。笔者在本文中尝试提出以辅导员沙龙为载体,提升辅导员的研究能力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研究型 辅导员 培养路径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把高等学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义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教思政[2014]2号文件《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基于此,本文将探讨研究型辅导员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路径,以期为研究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研究型辅导员的内涵
2002年,杨世传在《论高校研究型政治辅导员的养成》一文中首现研究型辅导员一词,指出研究型辅导员是“致力于弘扬政治辅导员的主体精神,倡导以主人翁的态度创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以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来树立政治辅导员的职业权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努力建立政治辅导员的职业权威,在平等民主的关系上确立自己引导者的角色。”[1]并且指出研究型政治辅导员使自身的职业劳动不再局限于服务、培养学生,而是同时被认为是一种研究与探索的活动。本文认同“研究型辅导员是指能在日常学生思想工作中通过置疑设问,发现主要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形成客观规律,能将相关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方法运用并指导实践、改善和提升教育管理能力的专业辅导员,他们从思维方法和工作理念上讲是具有问题意识。”[2]
二.研究型辅导员的特征
1.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提出问题是辅导员反思和开展研究工作的起点,由于辅导员实际工作及其研究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提出的问题兼具现实问题和学术意识两个层面。从现实问题层面来看,主要涉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现象,以及如何采取切实的手段、举措等。而从学术问题层面来看,主要涉及辅导员的研究视角,所采用的学科背景及如何选用合适的学术术语去进行描绘等等。辅导员的研究课题一般来源于工作实践,作为一名研究型辅导员需要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来源于常规工作的深入思考,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寻求新的教育方法,并及时在工作中进行验证。同时反思的过程也是课题研究深入的过程。
2.立足于辅导员工作实践。辅导员的研究来源于实践活动,与日常的实践活动分不开。无论是研究对象的选取、案例的分析、调查的抽样等等,都与辅导员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辅导员的研究活动是存在于具体的实践过程和教育管理过程之中。辅导员研究的目的具有强烈的实践导向性——更好的解决好大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辅导员的研究是一种源于经验但又高于经验的现实工作,研究型辅导员的本质决定了其首先是一个学生工作者,进而才是一位研究工作者。
3.浓厚的创新意识。辅导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辅导员的研究工作要创新就应当用科学的方法促进解决或更好地解决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只有促进解决或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才是真正的研究创新。从研究过程看,首先,要发现既存的现实问题;其次,要设计方案予以解决在此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方案的设计,再到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辅导员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旺盛的创新激情、活跃的创新思维。只有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辅导员才能善于、敢于提出理论假设,进而证伪或验证,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之道。
4.持续的学习精神。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研究型辅导员还具有终身学习的时代特征。辅导员的对象是具有时代气息的青年大学生,无论是知识的迅速增长,还是代与代之间的“代沟”,都迫切要求辅导员能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求,确定持续学习的目标,具有研究工作对象的时代特点的意识。科学家钱伟长说过:“教师没有科研底蕴,就是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因此,辅导员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建立相关学科的知识构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另外,辅导员只有在具有持续的学习意识,才能认知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思潮、新现象、新问题,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思想观念,开展研究论证,及时教育和引导,明辨是非曲直,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路人,符合时代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开展辅导员工作。
持续的学习能帮助辅导员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三.以辅导员沙龙为载体,提升辅导员的研究能力的实践和探索
1.辅导员沙龙对研究型辅导员成长的意义。有学者提出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可以通过完善制度提供体制保障,科学的个人规划,搭建交流平台,构建研究型团队促进辅导员互相借鉴研究等道路。笔者认为辅导员沙龙作为推动辅导员探讨工作、交流经验、共享成果、提升工作能力的平臺,是高校改进大学生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性尝试。加强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对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而辅导员沙龙为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性”和“反思性”提供探讨、理论升华的可能。
2.精心设计辅导员沙龙的主题。每次辅导员沙龙活动,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沙龙活动的主题,并做到所有成员有所思考有所准备,共同探讨。如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设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专题,共青团建设探索专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专题,就业指导专题,安全教育专题,人际交往指导专题以及辅导员自我提高的途径与办法专题、科研意识培养与科研能力的提高专题、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专题等等。有针对性地设计主题并提前发布活动主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创造性地指导辅导员开展工作,从而培养辅导员的组织协调和团结协作能力,提升辅导员的执行力,也可以使辅导员能更好地结合主题思考自身的工作,在沙龙活动中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利用沙龙这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3.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辅导员沙龙活动。辅导员沙龙为辅导员构筑了一个开放的,学术性的交流平台,使辅导员能够通过沙龙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激发灵感,又能在同行之间交流经验,探索问题,共享成功,有效的增强了辅导员的自主研究意识,促进辅导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在具体的运用和搭建这个平台时可以采用多种为辅导员所乐于接受的多种形式灵活的为辅导员所用。
首先可以举办座谈会、茶话会、经验交流会、模拟工作场景,案例分析等。这种形式适合于辅导员进行经验交流,分享体会。其次是组织辅导员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主要用于培养辅导员团结协作的精神、冷静睿智的工作思路、认真执著的工作热情、坚持不懈的工作斗志。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可以缓解辅导员工作压力,增进辅导员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身体素质,加强辅导员凝聚力。
4.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辅导员沙龙健康发展。在辅导员沙龙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注重加强领导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学校党、团委和学工部等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谋划辅导员沙龙的组织工作,明确辅导员沙龙的归属,并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辅导员沙龙建设的指导,保证辅导员沙龙能够扎实开展活动。二是强化保障机制。学校在组织辅导员沙龙活动的过程中,要对辅导员沙龙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场地和设备予以大力支持,为辅导员沙龙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成立专门的基金,辅导员撰写的对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论文,也应当像其他学科的科研论文、科研成果一样得到尊重、肯定和奖励。三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学校要通过制定辅导员沙龙活动管理办法、实施意见和奖励制度等保障沙龙活动的顺利开展的同时具有激励作用。通过评优表彰、政策倾斜等方式为在沙龙活动中表现优秀的辅导员提供外出学习、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支持。辅导员沙龙作为加强促进辅导员专业化的有效载体,在搭建辅导员相互沟通交流平台,促进辅导员自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高校应当把辅导员沙龙活动作为一个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来认真引导和组织,努力将辅导员沙龙打造成为辅导员提高专业水平和开展研究工作的活力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对辅导员提出了“上得课堂、下得基层、出得思想、入得研究”的要求。很多高校陆续出台文件支持辅导员的高水平业务研究和高规格业务培训。在很多高校都在运行,并且逐步制度化。与此同时,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也在不断探索,如何为辅导员的成长建立制度化的载体和道路,为所有辅导员服务。于是辅导员沙龙制度化,应运而生。每月一次的辅导员沙龙旨在加强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辅导员队伍研究工作、交流经验、共享成果的互学互动互助氛围。这种课题研讨活动使辅导员们掌握了很多有利于开展学生工作的方法理论,而且对辅导员工作产生了持久热情。[3]该活动能通过专题研讨、主题发言、交流讨论、学习走访等多种贴近工作实际的形式启迪思维,共享经验,从而增强辅导员的工作责任意识、自主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促进研究工作的开展。
注 释
[1]杨世传,周钰:论高校研究型政治辅导员的养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05).p85.
[2]倪金花:《论我国高校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D]复旦大学.2008.p6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编,大学生发展与学生事务专业化,湖北长江出版团,2007.12,22
貴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2015年度校级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5FDY02。
(作者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