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俄姓名文化浅析

2018-08-13 16:11王娜
文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差异文化

王娜

内容摘要:姓名,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正是有了姓名,人类才得以正常有序地交往。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宗教信仰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本文对汉俄姓名的产生与来源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汉俄姓名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这将有助于汉语或俄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轨迹,明确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汉俄姓名 文化 差异

姓名,从表面来看,只是一种符号,或者说一个代名词,我们把某个姓名与某个人建立起联系并保存在大脑中,之后再出现这个姓名时,我们总能知觉这个人的形象或属性。姓名是各个民族普遍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因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而表现各异,首先体现在姓名结构上。汉语和俄语中都有姓和名两种成分,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俄语中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父称,二是汉语中姓名全称的顺序依次是“姓+名”;而俄语中姓名全称的顺序依次是“名+父称+姓”。

一.汉俄姓名的产生

1.汉语中姓名的产生。汉语中的“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区别了血缘关系,是保证原始婚姻制度的重要手段。姓,从女,从生。因此有人因字解意说姓即女人所生,暗示了姓与母系社会有一定联系,我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姬、姚、姒等这些最古老的姓中都含有女字。汉语中"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如果说姓的产生是为了区别血统或集体,那么名的产生则是为了区别个体。《说文解字》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名,是自己取的。从口,从夕。夕,就是黄昏的意思,黄昏时天暗黑,人们无法相互辨别,因此给自己取个名字方便别人称呼。这到底有些传说意味!但名的使用确实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便起来。

2.俄语中姓名的产生。俄语姓名中“名”先于“父称”和“姓”出现,几乎是伴随着语言交流现象的产生而产生的。俄语中最早的名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是建立起某种语音形式和某个人之间的联系,代表着对某人的称呼。接下来出现的是姓名中的父称。大约在十世纪左右,一部分出身高贵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家世背景,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特意在名字后面加上父称,强调自己的父亲是谁。后来,随着“父称”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它变为了家庭血缘关系的代表。俄国“十月革命”后,“父称”便发展为姓名全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形成了使用“父称”的规范。俄罗斯人的姓名中最晚出现的是“姓”,并且姓的使用在起初并不具有全民性。一开始只是公爵和大贵族要使自己有别于普通人而使用“姓”,慢慢地普通贵族和商人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姓,再后来随着宗教的渗透,一些神职人员也形成了自己的姓。直至“十月革命”以后,大多数俄罗斯平民才因护照制度的建立有了自己正式的姓。

二.汉俄姓名的来源

1.汉语中“姓”和“名”的来源。汉语中以单姓居多,也存在一些复姓。最早产生的姓多带女字旁,如姜、姬、姚、姒、嬴等,这是为了“明血缘”,“别婚姻”。之后姓的主要来源有:(1)以图腾为姓,如龙、牛等;(2)以国邑为姓,如鲁、齐、宋等;(3)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史、钱等;(4)以排行次第为姓,如孟、仲、季等;(5)以爵号、谥号为姓,如王、侯;文、武等;(6)以居住地为姓,如池、柳;(7)以职业或技能为姓,如屠、陶等;(8)以事为姓,如李、林等。

自古以来,中国人很讲究命名,名字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两个字,无论怎样命名的出发点和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1)商代主要以天干和地支为名;(2)周朝多以出生情况、道德品行、或假借事物名称命名,如孔子给自己儿子命名为孔鲤;(3)汉代的名字多有祈求长生不老,国力强盛之意;(4)西汉至三国时期,单名盛行,如曹操、马良、诸葛亮;(5)魏晋南北朝,社会风气清高,人们取名喜欢用“之”字,如祖冲之、王羲之;(6)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取名多用“建国”、“建军”、“爱国”等;(7)“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多用“卫东”、“卫红”等。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中国人的命名方式也越来越新颖。现在很多人给孩子起名喜欢用“爱+母亲的姓”,代表着父母双方美好的爱情!

2.俄语中“名”、“父称”和“姓”的来源。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谚语:没名字的孩子是小鬼。这说明俄罗斯人很注重名字。俄语名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基督教传入前:这个阶段的名字多是为了表现人的特点,是区别该人与家庭或家族其他成员的标志。

(1)根据外貌取名,例如Мал(小个子);Рябой(麻子)

(2)根據人的性格取名,例如Горд(骄傲);Умник(聪明)

(3)根据排名或在家中地位取名,例如Первой(老大);Ждан(想要的)

(4)根据职业起名,例如Селянин(农民);Кузнец(铁匠)

基督教传入后:这个时期受宗教影响,人们基本采用教名做正式名字。

(1)来自希腊语与拉丁语的人名大多表示品质、品行,例如Александр(勇敢地);Екатерина(纯洁);Сергей(高大的);Клара(纯洁)

(2)来自古犹太语的名字大多与宗教有关,例如Семен(上帝听到了)Илья(上帝的力量)

十月革命后:随着社会的变革,起名不再受宗教的限制,人们开始创造新名字。

(1)根据内心追求或愿望取名,例如Слава(斯拉娃),光荣的意思;Трактор(特拉克拖),拖拉机手的意思;

(2)根据植物名取名,例如Роза(罗扎),玫瑰花的意思;Лилия(莉莉娅),百合花的意思;

(3)根据几个词的缩写合并而成,例如Ревомир(列沃米尔),Революция мир

а(世界革命)的缩写;Владилен(弗拉基列恩),Владимир Ленин(弗拉基米尔·列宁)的缩写。

俄罗斯人的父称的出现比名字晚,在彼得大帝时期以后才正式开始通行。最早时期的父称的原形是“某人的子女”,在父名的前面加сын(儿子)或 дочь(女儿),例如,Алекса сын Лазорев(阿列克萨,拉佐列夫的儿子)。后来,сын(дочь)移到了父名的后面,例如Анна Петрова дочь(安娜,彼得罗夫的女儿)。再后来,сын(дочь)消失了,父称直接由父名+后缀ович(овна)、евич(евна)、ин(инична)构成,例如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

ич。

虽然俄罗斯人的姓出现最晚,但俄语中姓却比名多,来源广泛是俄语姓氏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1)源自人的特征:Cуворов苏沃洛夫(суровый严厉的)

(2)源自人的心境:Горький高尔基(горько痛苦的)

(3)源自人的社会地位:Князев克尼亚泽夫(князь公爵)

(4)源自宗教:Гиоргиевский(Гиоргий圣乔治)

(5)源自地名:Чехов契诃夫(Чехова俄罗斯城市)

(6)源自职业:Поваров波瓦洛夫(повар厨师)

(7)源自颜色:Зелёнов泽廖诺夫(Зелёный绿色)

(8)源自植物:Розов罗佐夫(роза玫瑰)

(9)源自自然现象:Ветров韦特罗夫(ветер风)

(10)源自矿产:Каменев卡梅涅夫(камень石头)

(11)源自时间名词:Субботин苏泊金(Суббота星期六)

(12)源自乐器名词:Дудин杜金(дуда笛子)

另外,俄语中的姓有很多变体,可多达几十个,这也是俄罗斯姓比名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汉俄姓名文化浅析

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决定了汉俄姓名文化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1.汉俄姓名文化的相同点

汉俄姓名文化中对姓都非常重视,用姓来体现血缘关系。

汉俄姓名中姓的来源都显示了阶级观念。中国古代有以国邑、官职、爵号和谥号等为姓的,人们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也体现了人们对权利的渴望,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是靠宗法制度来维持的。而14世纪的俄罗斯,最先有姓的人也是王公贵族,之后又是地主,最晚有姓的是普通老百姓,这也证明俄罗斯的姓名文化中也存在阶级观念。

汉俄姓名中姓的来源都体现了图腾崇拜。我们可以说人类最原始的信仰就是图腾崇拜。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们相信自然界中存在超自然力量,并将这种力量物化为动物或植物,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祈求保佑与庇护。

汉俄姓名中的名都体现了时代特征。纵观中国人的名字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时期中国的主流文化。商代社会迷信盛行,社会生活十分单纯,30个商王几乎全以天干为名,周朝礼制规范,人们以道德品行为名,汉代国力强盛,人们起名多用“千秋”、“延年”等,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命名又多取佛语,新中国成立后又有“爱国”、“卫红”等,当今社会风气开放,很多人开始起“洋名”:“安娜”、“丹妮”等,还有人直接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俄语名字虽不多而且比较固定,但也体现了时代特征,尤其是基督教传入后出现很多圣徒的名字,十月革命后又出现了很多与革命、人民、共产国际、马克思-列宁等相关的名字。

2.汉俄姓名文化的不同点

从古代的姓名文化来看,汉语姓名显示的是宗法色彩,俄语姓名显示的是宗教色彩,这是汉俄姓名文化最显著的差异。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姓名与封建礼制相结合,标榜同姓同宗,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大地主利益的有力工具。俄罗斯是个多宗教的国家,据记载有至少40个教派,其中对俄罗斯人民影响最大的是东正教。东正教直接致使俄语中出现大量的教名以及由教名演变的姓。

汉俄姓名显示出不同的民族特点。中国人看重礼仪,把握整体,讲究统一,因此不同时期中国人的名字总是与该时期的社会风气紧密相连。俄罗斯人轻松、自由、幽默,因此俄语中有很多以绰号、人物特征、性格特点命名的姓。俄罗斯人还有很多源自動物名称的姓或名,也可以看出他们喜欢战斗,期盼拥有一个健硕的体型。汉俄姓名显示不同的价值观念。汉语中姓在前,名在后,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姓的重视强于对名的重视。姓对于中国人来说象征着血缘的传承,它代表着个人归属。先姓后名,先家庭后个人,这说明中国人生活在群体观念下,重视伦理道德,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俄语中姓名排序较灵活,并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但大多数情况下名在前,父称和姓在后。这是因为俄罗斯是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人们在这种氛围中养成了崇拜个性,崇尚自由的性格,强调人的独立性。

三.结语

姓名是一种符号,被赋予了交际意义,承载着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的文化也影响着姓名的改变。本文对汉俄姓名的产生与起源进行了描写,并对汉俄文化作了尝试性的分析,希望能为那些面临着中俄文化交流的人提供些许便利。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顾亦瑾.语言与文化——俄语语言国情学概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3]许适琳,王烨姝.解读俄罗斯人的姓名文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23卷(6期).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猜你喜欢
差异文化
相似与差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谁远谁近?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收尾工作的大差异来自于这些小技巧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