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凤学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辽宁省中小学《化学》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要求,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并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熟练运用化学知识,而且要依据学科特点,结合不同时期的德育重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并积极开展学科德育。化学的学科德育内容就是在化学教学中要着重关注着学生思想品德及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发现、探索、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对理解自然,了解自然的渴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和以身作则的言行渗透,有意识的将德育融入化学学科教学中,积极挖掘和发挥化学学科德育功能,全方位目的实现化学学科教学目标,成功地将品德教育适时、适当、适量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以更好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每一位教师应去探究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化学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呢?
一、了解我国化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多数源于升学需要以及对化学的浓厚兴趣,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多加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的发展、民族命运和对未来的憧景和向往,这是学生思想品质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是学好化学课的重要精神支柱。虽然新课标教材开始侧重取材于生活,但思想教育因素并不明显,对于学生而言,难以自行从中参悟其中的深意。因此,教师需要适当挖掘德育因素,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教材深一个层次的蕴意。我国最早研制出火药,冶炼青铜、酿酒造曲、造纸染色等方面的工艺,也都远远早于且超过欧洲各国。这是一种国家与民族的自尊、自信与自豪。侯德榜制碱、王德宝研制核糖核酸、张大煜引领中国石油业发展等,这些化学家艰苦、踏实、勇攀科学巅峰的钻研精神是一种形象的鼓舞、鞭策和熏陶,这些让学生感到不可思议的钻研成果,是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创新的巨大动力。
二、开展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精神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带领学生做实验时贯彻实事求是这一原则,不可弄虚作假,让学生明白,实事求是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去帮助学生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对化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例如,在对蜡烛的燃烧探究这一课题中,若是纯理论的讲述知识点,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死记硬背下的知识点也只是短暂记忆。而让学生动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小组同学的合作精神,亲身观察现象总结得出的结论,这样会使学生把知识点记得更牢固。燃烧蜡烛本是每个学生家里都曾有过的,但却鲜有学生去观察过探究过,直到这一课题的学习才知道蜡烛燃烧这一过程的变化,从而启发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并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用于探究的品德习惯。
三、创新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家庭、爱社会、爱环境情怀教育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关爱社会多献爱心,但结果却并不十分理想。前年我参加了“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这一大型公益活动,看到学生和家长们一起做游戏,由游戏引发情感互说心里话,最后学生们对以前种种过错感到愧疚而泪流满面做出忏悔,我突然意识到,学生不尊重父母、公共道德缺失、社会责任感不强,主要是缺乏感同身受的震撼吖。所以這些意识没有从学生们的内心深处感悟出来,那也就难以形成力量驱使他们去贯彻落实这一切号召。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这种需要体现的远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创新欲望及好强心理,更是追求那种切身体会、深入思考、及用心感知的真实。所谓意识,其实就是感受到了,从而存在到思维里,这才成为了稳固而永久的意识。因此,与其总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如何保护环境”、“怎样提高空气质量”等知识点,不如让学生深入生活,从保护自家周边环境起,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每位教师对德育教育进行了深深地思考,在对学生授课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德育教育融入进来,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才能真正达到教书和育人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2]杨云.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可行性思维的探究[J].江苏省金坛市第三中学,2015
[3]简忧.教育改革必须有更大的作为[J].湖南师范大学,2011
[4]谢凡,李鑫.读懂“十三五”中国教育改革的“密码”[M].中小学管理杂志社,2016
[5]李川,刘克文.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与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6
[6]韦钰,朱艳梅.围绕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开展工作[J].中国科技教育,2015
[7]翟小铭,郭玉英,李敏.构建学习进阶:本质问题与教学实践策略[J].教育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