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茜
【摘 要】 本论文主要探讨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视角,着眼于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终身发展,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探索如何有效的教学方式,最终使学生美术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美术素养;教学方式;高中
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美术学科提出五大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想能力、审美判斷、文化理解。这五个学科核心素养不只针对美术专业人才而设定,而是面向全体公民。
本文以高中美术鉴赏为例,按目前的安排,学生一周仅上1节课,而美术并没与高考直接挂钩,无升学压力,自然而然对高中学生而言,美术课是不被重视的,然而如何来打破这个局面,让学生重视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呢?加上在美术鉴赏中,教师往往在出示范例作品后,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鉴赏成了“讲赏”。美术鉴赏是主客体的统一,鉴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养成。同时也忽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有时会埋没了部分学生个体的创造思想。
这些使得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改变教学观念和价值追求,在实践中探索,探索适应核心素养养成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不仅仅通过美术鉴赏课堂可以联系自身生活体验,还能借助美术来拓展对生活、对社会、世界的理解。
1.给方法,学方法,塑能力
我喜欢这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基于方法的熟练应用形成学习能力。只有不断经历获取“鱼”的过程,才能掌握捕鱼的方法和技能。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会使学习捕到更多种类、更多数量的“鱼”,形成更多的成功体验。这些成功体验又会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如在《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一课中,在讲到故宫这部分内容时,我采用的是先通过以微课形式简短的用4分多钟向学生介绍了北京四合院建筑特点,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四合院特点,从而将知识衍生,对本课中鉴赏故宫作下铺垫。接着就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抛出关键词“中轴线”“坐北朝南”“前朝后寝”,让学生将关键词运用其中对故宫进行鉴赏。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学生在分析、讨论、交流、分享的整个学习过程就形成了美术素养量变积累的过程。使学生通过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的思想了解后将知识转化成图像识读的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2.根据问题设计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课堂上教师精心以游戏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对动漫教学新知学习的热情,同时拉近学生与鉴赏知识的距离,使学习经常处于“好奇”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设计成具有主线的情景问题串,能充分调动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潜能,使全班学生对鉴赏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鉴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双手摆出蒙娜丽莎的姿势,想象自己是蒙娜丽莎,然后慢慢睁开眼睛再看看《蒙娜丽莎》这幅画,再做这些提问,让学生快速回答:①这样的女人美吗?什么样的女人美?②为什么这样画?为什么成为经典?③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④怎样表现神态?达到什么效果?⑤手起到了什么作用?在这样的追问之下,我认为,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悟神秘微笑,比起老师对学生进行灌输、说教,体验求异的教学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又如在鉴赏罗丹的《思想者》这尊雕塑的时候,我向学生提出一个要求:“请试着摆出一个正在思考的动作!”学生们纷纷开心地做出不同的姿势,我同时也将学生摆出的姿势用手机拍了下来传到了屏幕上。学生们一边正有说有笑地欣赏自己的姿势的时候,我出示了罗丹的雕塑作品《思想者》,问:“罗丹为什么悬着这样的动态呢?”于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不同的视角,再对比自己做出姿势,进行鉴赏,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实,教师上美术鉴赏课,在课堂里对学生实施美术教学,不是让他们都成为画家、艺术家,而是注重给予他们终身发展的素养。哪怕是学到审美的感觉,哪怕是点感受和体会,我都认为是未来的某个时间他会用到。
3.适时开展鉴赏教学与创作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加深学生对一些名画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适时开展鉴赏教学与创作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活动,给学生美术表现能力提升的机会。如在深入鉴赏作品《富春山居图》之后,让学生亲自执笔画一画,感受黄公望当时的精神情感。作品完成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用美术术语交流感受。通过组织这类鉴赏与创作相结合的活动,学生可以比较深入地体验画家的创作过程、理解名画作品的精神内涵,拓展美术表现能力,体验创作实践过程。
其实,画画没有感觉是件很苦恼的事情,欣赏要找到感觉是件很愉的过程。教学没有感觉是件很苦恼的事情,找到感觉是个快乐的过程。学生若是在你的课堂没有感觉会怎样?无味是美术课的致命处,不知从何时起教师会象官员那样说套话说正确的废话。我们的高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式应该是让我们的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而不是制造盲从。
达芬奇将科学引入绘画的造型,莫奈将光学引入绘画的色彩。马蒂斯用简练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表现炽热的情感,超脱现实的束缚表现迷离的幻觉。毕加索将物体结构用象征来表现感觉……
总而言之,教师给的是方法,终极目标是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一名美术一线教育者就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内在的规律、知识连贯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美术素养,让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