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2018-08-11 09:16孙少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孙少杰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通过从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模式和进行有效评价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措施,以便教师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构建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71-01

前言

信息技术课程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所产生的一门学科,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实践操作,从而熟悉各信息技术具体的操作流程。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指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效地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学生更快的发展。对此,本文作出了以下几点分析。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创设更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讲解《插入图片》这篇课文时,在课堂的前几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向学生们展示几张优美的图片,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之后,教师向同学们说道,“大家都觉得这几张图片非常优美,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将这几张图片放置在计算机里面的呢?”由于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于是纷纷点头说想要知道具体的操作手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的兴趣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了,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从而可以帮助教师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二、优化教学模式,发挥主体地位

课堂是学生发挥的舞台,而不是教师独奏的舞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环境中进行自主探索。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优化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帮助教师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讲授法。

讲授法主要运用于基础知识的讲解中,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还是比较迅速的,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针对基础知识这一块,教师可以直接一笔带过,稍微点拨一下即可,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教学时间。例如:在教学《电子邮箱》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平时已经接触过电子邮箱,对于电子邮箱已经不陌生了。那么,在讲解该知识点时,教师只需要对电子邮箱相关的概念和一些简单的操作进行讲解即可,让学生对于电子邮箱有一个具体的认知。

2.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借助一些图片、视频、模型等设备来辅助讲解相关的信息技术,将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直观地去了解。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学生实地上机去操作演示。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利用直观教学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相关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帮助教师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3.自我探究法。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同时,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单纯通过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远远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自我探究法,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再运用自我探究法进行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重点不是如何更好地讲解,而是要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确该如何进行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三、进行有效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分数已经不是评断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教师、家长等降低对分数的看重程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构建高校的信息技术课堂,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評价方式,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不断成长。现年龄段的小学生都异常敏感,自尊心极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亲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大的鼓励。此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更为充分的了解。而且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评价他人的时候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正。教师评价学生都是比较公正的,因此,对于教师客观性的评价,学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不断完善自己。同时,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不断反省自身,自己还有那些地方没有做到位,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促进自己全面发展。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全班学生共同发展,从而更有效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师生之间共同协作,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并通过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结

总之,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而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更快、更有效地达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从而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正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构建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宇喆. 如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 中华少年, 2016(36).

[2]周明强. 浅谈如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 读与写, 2017, 14(23).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