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数学作业的设计

2018-08-11 11:01张社会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布置交流作业

张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20-02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创新的意识已深入到课堂,并且也应该深入到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数学作业的创新自然不会例外。因此,改革作业形式,创设学生受欢迎的作业,通过作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我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布置不同类型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在作业布置的各种类型中,书面作业占绝大多数,少有动手操作、探究型和小组合作型作业,而且传统的作业布置,统一要求多,顾全学生差异少,作业布置严重缺乏个性化,这种状况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是不相符的。为改变这种现状,使其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我认为必须对数学作业功能、形式、要求等进行重新思考和个性化设计。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布置数学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必须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内容,担倡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方式和措施,通过作业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对作业形式的创新数学作业应由单一书面的练习向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的方向转变,将学生的课堂学习最大限度向课外延伸,模糊课内、课外的界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1.想象型作业。当今课改,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如学习矩形内容后,可布置学生思考如果一个矩形剪去一角,剩下的图形还有几个角,让学生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阅读型作业。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有关数学知识,不仅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从阅读中感悟数学家们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学习正负数后,引导学生去阅读《九章算术》,让他们写读后感,并在班级交流发言,既讓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3.实验型作业。实验能提高学生兴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把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或课本上的一些作业改为课外实验型作业。如学习了成比例线段的定理后,让学生自选器材去测量旗杆的高度,某栋建筑物的高度等等,并要求他们把测量方法、步骤及原理写在作业本上。

4.探究型作业。探究型作业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利用身边材料探索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学习的内容从课本向生活、社会延伸,培养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一节内容后,可要求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矩形和菱形的特点作一些探究,找出它们的特征,并且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找出它们不同的地方。

5.趣味性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兴趣,那么活动的效率就高。在作业设计中,必须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使其形成良好的爱好;培养对学数学的兴趣。如:当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后,我对“二十四点”的游戏进行了改编。题目如下: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任意四个1-13间的自然数,将这四个数(每一个数都要用且只能用1次)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如对1、2、3、4所作运算:(1+2+3)×4=24;(1)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三种不同方法的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2)现有四个数3、-5、7、-13仍然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一种运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这样,学生在趣味的作业中,巩固了知识。

二、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分层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和快慰,可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这是每个人健康发展的起点。由于学生受诸多客观、主观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教学中,我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A组,基本题。重在“双基”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B组,综合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一般适合“中等生”;C组,创新题。重点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时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只要同学或老师加以点拨,他们便可以完成。这可以大大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进步。同时,我还找机会鼓励大家向更高层次的作业挑战,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在作业中,可以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能体验到成功,增强自信,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相互设计作业,增强合作交流能力

自主是创新的前提,而合作交流能力是实现创新的主要因素。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竞争和自我内化的主体意识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为此,在作业设计上,我让水平在同一层次的同学相互结对,彼此给对方设计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作业题,对方按要求完成后,再由双方共同探讨。实际上,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深挖教材的提高和知识的再生过程。通过这样的生生交流,较好地消除了学生对作业的枯燥和无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总之,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改革,不单纯要从课堂要质量,对于作业的方面也要精心设计,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猜你喜欢
布置交流作业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交流”等5幅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