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
北镇是山东省滨州市城市建设起步区、工业发展根据地、专业市场摇篮,是滨州人割舍不掉的历史概念。
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创造过发展传奇,仅中海沥青、滨化集团、华纺科技等几家企业年缴税金就几十亿元。而如今,正如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所讲,“我们陷入了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一度全市领先的北镇,2016年税收增幅沦为全区最后一位。
企业吃老本,发展无空间,市场无活力,基础设施滞后,市民怨声载道,新旧矛盾交织等,北镇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
年初,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北镇人。不破旧何谈立新,棚改,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和焦点,一场拆旧立新的战役打响。
截至6月中旬,北镇街道完成本级税收11927万元,同比增长29.64%,预计半年将超收30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以上。5月21日,渤海二路80亩土地拍出31143万元的成交价。至此,棚改为老北镇的涅槃之路找到了答案,成为北镇街道新旧动能转换的金钥匙。
近日,红旗居委会202户预签全部完成,郭家居委会209户群众主动要求并全部签订支持棚改承诺书。北镇完成村居改造9个、市属老旧小区4个,安置居民2622户,建设安置房4438套,加之企业搬迁改造共腾空土地1711亩。
棚改不仅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而且引入新的发展业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释放新的发展活力,万达集团、石榴集团等一批知名实力企业慕名而来。
预计未来3到5年,北镇将腾空土地2500余亩,一批高端新型发展业态集聚落户,拉动投资超400亿元,实现税收超60亿元。北镇这个曾经创造发展传奇的热土,正借棚改东风加快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北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让居民在棚改中“唱主角”,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把握和界定政府与群众在拆迁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政府抓方向,群众来操作。
北镇发挥村民自治优势,重大事项让群众知情、参与、拍板和监督。村两委班子牵头,组建由党员、户代表、热心人士为成员的拆迁议事会,全程参与拆迁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畅通无阻。
一是补偿方式民主决定。因每个家庭居住条件、经济收入等情况不同,群众对补偿方式意见不一。通过深入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最终确定以产权调换为主、货币补偿为辅的补偿方式。
二是集体收益民主协商。因空闲土地、集体资产补偿等带来的集体收益,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一度引发激烈争论。工作组指导村两委拿出多套方案,提交议事会商议决定,全村群众拍手称快。
三是普遍争议民主表决。宅基院落之外的房屋权属问题、一户两宅如何享受集体收益、产权证件遗失问题等,均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村两委将所有争议问题一一梳理,提交户代表会公开表决,结果现场公布,让群众心服口服。
四是个性问题民主裁定。针对租赁房屋如何收回、家庭分家分户等个性问题,交由议事会商议方案,如当事人不服,再提交户代表会最终裁定。将“村民自治”引入拆迁成为一大亮点,把政府习惯拍板的权力还给群众,政府省力,群众省心,规避了许多因不理解带来的干群矛盾。
棚改推进到哪里,党的战斗堡垒就建到哪里。工作组进驻村居之前,首先成立棚改临时党支部和帮教转化党支部,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临时党支部书记,街道纪工委书记任帮教转化党支部书记。把抓党建与抓棚改同部署、相融合、互促进,增强党员身份意识、规矩意识、自律意识和表率意识。
星级管理立规矩。将“党员亮牌、星级管理”党建机制引入棚改,为所有棚改村居党员家庭授牌,并要求党员公开承诺。根据在棚改中的言行表现进行增星减星。
红旗居委会原党支部书记高岱说,“我是党员,也是老书记,我不带头谁带头。”一名在企业工作的党员因推托被约谈摘星,并向其所在党组织发出责令帮教通知。
纪实制度强约束。探索推行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家庭棚改表现纪实制度,纪实情况向具有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管理权限的组织、纪检、人事部门和所在单位领导反馈。一居民孩子在烟台大学入党需政审盖章,但棚改中此户居民因过激言行被拘留,社区和村居如实将棚改纪实档案向政审组进行了反馈,该户居民后悔不迭。
党员带头树导向。把棚改作为“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的一线“课堂”和“实践基地”。启动前,首先组织村居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以政治思想工作和党的纪律做保障,在棚改中形成统一意志。实行“三带一包”制度,即支部书记带两委,两委干部带党员,普通党员带群众,全体党员包居户。两委班子和党员全部第一时间签约。
北镇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在标准、程序、结果上公开公示,让公平正义成为主旋律。
统筹拆迁与安置两项核心利益。在方案设计上,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所有村居全部采用“5+4+3+2+1”产权调换模式,即五个梯次置换,根据合法宅基地面积大小确定五个梯次置换标准;四种表现奖励,设立分号段签约奖、搬迁奖、分组完成奖、全村完成奖等四项奖励,最高4万元;三类情况补助,设置搬迁补助、临时安置补助、合法经营房损失补助等三类补助;两個购买优惠,居民享受购买车位和储藏室优惠;一个优先选房,居民早签早选,先签先选。
坚决守住政策底线。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房屋合法性认定上不松动、不让步。参考2003年房屋普查档案,组成认定组现场确定并签字,向全社会传递“政策标准不是松紧绳”的信号。
引入媒体全程纪实。邀请电视台、报社、网站等媒体聚焦棚改一线,全程跟踪纪实,接受全社会监督,确保每一项政策、每一个步骤、每一项举措,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适应依法行政新常态,北镇坚持法治思维,将棚改置于法治框架内实施,树立政府威信。
专业律师全程指导。从摸底调查、方案制定、业务培训到矛盾处理、诉讼应对等,均由知名律师团队参与,以法律为依据,在方案中对拆迁依据、矛盾调处、违法处理等各项条款一一列清讲明,做到依法依规,拆在明处。
风险预警防范事端。针对少数因个人私利组织群体性活动的情况,第一时间发出风险提示,提示个人行为的法律风险,让当事人知难而退,迷途知返。
严打惩戒树立正气。坚持以和谐拆迁为目标,以严打惩戒做保障,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对恶意阻挠征收的,尤其有私搭乱建、伪造证件、煽动信访等行为的,及时启动法治程序,以拆违的高压态势倒逼棚改的主动意识。多次开展城市拆违“雷霆”行动,一举打掉沟通7年无果的一个“钉子户”。
将棚改作为广大党员干部丰富阅历、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的试金石,锻造了一支面对复杂局面敢担当、面对危机能冲锋的“铁军”,一段段轻伤不下火线、干群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在北镇流传。
街道将拆迁工作作为“学标杆、争一流、上水平”的考场和赛场,上到街道领导,下至村居两委班子、党员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最难啃的硬骨头、最难拔的硬钉子都由班子成员认领。
在协议集中签订的3天内通宵作战,每晚12点召开调度会,早上6点进村入户,每天人均休息不足4小时,找痛点,破难点,一丝一扣成功解开一个个“硬疙瘩”。
有一位棚改村的支部书记,家中一幢三层小楼,是他半辈子的心血。按照政策,第三层楼房仅有货币补偿,不能置换房屋面积,算下来“亏”了不少。
他却一脸坚定:“我是党支部书记,作为党员只有守规矩的分儿,不能和组织讨价还价。”在他的带领下7户楼房顺利签约,彰显了一位老黨员应有的担当。
坚持有情操作、以情动迁,把群众的冷暖和需求放在心上。工作组看到困难群众住房简陋,三代人挤在一栋房子,只在房内挂几块布帘,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主动与困难户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为他们申请低保,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看病、就业等现实困难。
当得知胜利居委会78岁的吕锡庚老人过生日时,工作人员自掏腰包送去蛋糕,让老人惊喜万分。五四一居委会一位老大娘说,“咱这地方的小巷子连个三轮都进不来,以后搬到楼上也不怕刮风下雨了。而且人家风里来雨里去,给咱争取,好处都是咱的,人家一毛钱也捞不着,还有啥不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