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连
【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措施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治疗的5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康复护理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等消极情绪,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措施;心脏手术;护理
据临床统计分析,心脏类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多项研究证实,心脏疾病通常伴随着多种疾病并发症的出现,加剧患者病情的发展,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患者需要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康复护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系统全面的护理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不同的策略,整个过程中需要患者、医院、家属之间的相互沟通和配合,以便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和临床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入接受心脏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0~63岁,平均(38.5±4.3)岁;观察组中男12例,女13例,平均31~65岁,平均(39.0±3.6)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模式,时刻观察患者的心电情况并时刻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提醒患者按时服药,注意休息;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①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控制危险因素,了解患者生活习惯,以防并发症的发生。②定时提醒患者用药,根据患者病情发作的时间进行给药,最大程度上发挥药物的作用,提前预防紧急事件的发生。③积极与患儿及家长沟通。③心理健康教育,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加强宣教,与患者及时沟通,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帮助患者度过焦虑、失眠、痛苦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临床治疗。④功能锻炼,患者急性期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四肢活动,避免患者的四肢僵硬,避免患者血栓的发生,康复期加强肺功能锻炼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⑤密切监控患者病情,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患者住院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呼吸等指标,制定应急方案,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⑥饮食指导,密切监测患者24小时出入量,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并控制钠盐及水的摄入,加强营养,进食鸡肉、鸡蛋、鱼等高蛋白食物,康复期间应戒烟戒酒,避免血栓的发生。
1.3评价标准
記录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情绪及总有效率。焦虑与抑郁评分见表1。
患者护理疗效评价:
护理显效:术后恢复显著,没有术后并发症的出现,3周内出院;
护理有效:术后恢复良好,没有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一个月后出院;
护理无效:术后恢复较差,有并发症的出现,术后住院超过一个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Fish精准检验。
2结果
2.1患者护理术后疗效对比
观察组康复护理干预的总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分析
心脏手术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后,术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心脏病是一类心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死率,病情凶险和急促等特征,常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心脏病一旦发作患者需要及时得到相应救助和护理干越,控制病情的发展。目前心脏手术室治疗心脏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心脏手术持续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患者极易形成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给治疗和预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康复护理应用于临床心脏手术患者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比分析50例心脏手术患者接受康复护理与否,患者术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和疗效,结果表明接受康复护理后患者疗效显著提高,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显著降低。袁利琴等研究分析了50例心脏手术患者,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后临床效果,与本文结果一致,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等消极情绪,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总之对心脏手术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是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