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礼肖 孙晓晖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党性原则,指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并进一步阐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党派的斗争实质是阶级斗争的体现。运用列宁的哲学党性原则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主义本质、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实质、方法论的反科学性进行揭批,有助于认识与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关键词:哲学党性原则;历史虚无主义;哲学路线;阶级路线;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8)02-0084-05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哲学著作中,特别重视说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对立,表现出鲜明的唯物主义战斗性。恩格斯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以此作为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志。列宁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进一步提出哲学党性原则,认为“最新的哲学像在两千年前一样,也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而两种实质被冒牌学者的新名词或愚蠢的无党性所掩盖着。”哲学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思想武器,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近些年,一些非理性社会思潮“沉渣泛起”,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定的混乱,历史虚无主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主要是:其在哲学派别上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在政治领域中反映西方资产阶级立场,在方法论上违背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这些都违背了哲学党性原则的基本观点与立场。因而,必须以哲学党性为武器,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路线、阶级立场、方法论进行揭批,从而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一、哲学党性原则的提出及其当代解释力
哲学党性原则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由于1905年俄国革命的失败,白色恐怖引发了国内阶级阵线的剧烈动荡,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出现了公开反党的“取消派”和暗中反党的“召回派”。“取消派”公開在报刊和工人组织中反对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掌握领导权。而“召回派”则用激进的话语掩盖机会主义的真实面目,主张召回议会中的工人代表,停止合法的革命斗争。为进一步瓦解无产阶级队伍,各派反革命力量以马赫主义即经验批判主义为主要思想来源,公开宣扬“无党性”的马克思主义,妄图以马赫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领袖维·阿德勒更是公开指出历史唯物主义需要在马赫主义所坚持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上进行“修正”,并且将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经验”以及批判机械唯物主义的论述说成与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是相通的。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已经是当务之急,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在目前时期,在科学、哲学和艺术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者同马赫主义者的斗争已经居于首要地位。”
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列宁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指出“在我们所涉及的每个认识论问题上,在新物理学所提出的每个哲学问题上,我们探究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透过许多新奇的诡辩言辞和学究气十足的烦琐语句,我们总是毫无例外地看到,在解决哲学问题上有两条基本路线、两个基本派别。”在列宁看来,马赫主义“不顾感觉只是和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物质的一定过程相联系这一事实,把感觉当作第一性的东西”,是最反动的唯心主义。此外,列宁坚持以阶级分析方法来分析马赫主义背后隐藏的阶级立场。在列宁看来,“对宗教的态度和对自然科学的态度,最好地说明了资产阶级反动派确实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而在利用经验批判主义”,指出马赫主义在阶级路线上代表的是最反动的资产阶级。在阐述马赫主义在哲学路线与阶级路线的反动性的过程中,蕴含着列宁对马赫主义方法论的揭批,列宁指出,“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是我们的感觉,这就是它的基本前提。”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列宁是在以马赫主义为代表的一系列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侵袭的背景下,通过对马赫主义哲学路线、阶级路线与认识路线的揭示与阐述而最终提出了哲学党性原则。需要说明的是,列宁的哲学党性原则不仅指出了各种哲学思想在哲学路线上有派别之分,更进一步将其应用到阶级社会、政治领域中,强调了哲学的阶级性、政治性。列宁的哲学党性原则在当下依旧有很强的解释力:一是活跃于当下的普世价值思潮、宪政民主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社会思潮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二是在阶级社会中,各类中外社会思潮“竞相绽放”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定阶级的利益诉求,代表的是非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三是各类社会思潮在方法论上摒弃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转而走向唯心史观与形而上学的认识“深渊”。毋容置疑,在当今社会依旧存在着哲学路线、阶级路线和政治路线的争斗,意识形态工作已经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哲学党性原则因其鲜明的唯物主义性、明确的无产阶级性、科学的方法论而仍旧有很强的当代解释力。
二、哲学路线的对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身份之争
面对资产阶级哲学极力鼓吹超越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所谓哲学上的第三条路线,列宁集中论述了哲学的党性原则。列宁在认识路线上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区别概括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强调在涉及认识论的每一个问题上都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基本路线的对立。哲学党性原则在哲学层面指哲学是划分党派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上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任何哲学都不能超越哲学基本问题,并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来判定其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所谓超越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上的第三个基本派别是不存在的。
历史虚无主义以主观上的价值尺度尤其是政治上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对历史进行随意裁剪与拼凑,是在唯心史观指导下解构各类历史事件的观点总称,其本质是一种唯心史观。在审视历史过程中,通过预设观念前提来重新建立审视历史的支点,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潭中。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进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或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在认知范式上,历史虚无主义以主观感觉为认知本源,将其作为历史真实性判断的依据,并通过强调主观感觉与历史事件的同质性建立原则同格的认知范式,历史由此成为随意拼凑起来的“创造物”。在对待历史事件上,不是从历史的整体性与固有规范出发,而是选取与自身观点相呼应的某一个真实的历史阶段或者历史细节并将其过分夸大到主要地位。“历史虚无主义实质上表现出对待历史的三个步骤,即首先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或自己的政治诉求,对整体性的历史进程进行拆解,从中选择有利于论证自己意愿的事实,选择有助于服务自己的政治诉求或利益的事件或观点,然后以‘外在反思的联系将它们编织成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思想整体。”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党性原则出发,可以清楚地发现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主义本质。历史虚无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按照他们的主观愿望和政治诉求来对待历史,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活和再版”,与马克思主义坚持的唯物史观尖锐对立。因而,我们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时就要用唯物史观作为武器重点揭批其唯心史观本质。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党性原则,既要做到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道德观,自觉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作为判定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另一方面,以唯物史观为武器,驳倒历史虚无主义唯心史观这个理论基础。在对待历史问题上,唯物史观坚持历史是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强调从历史本来面目出发去研究和评价历史事件。而唯心史观从主观需要出发对历史资料任意取舍,抹杀了历史的客观性。在历史发展决定因素的认知上,唯物史观坚持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出发,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一最本质的因素看作历史发展的决定要素,而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将精神因素看作决定历史发展的决定要素,否定了客观规律的存在。在历史发展动力认知上,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历史发展,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而唯心史观认为主客观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片面强调英雄人物的作用,抹杀了广大群众的历史作用,陷入了英雄史观的泥潭。
三、阶级路线的对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立场之争
在阶级社会里,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毫无疑问会带有阶级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实质上代表了不同阶级、集团的立场。哲学的党性原则就是哲學阶级性、政治性的集中体现,列宁最早明确提出在政治斗争中发挥哲学党性的战斗作用,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唯物辩证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因而,哲学党性原则不仅要求在哲学路线上要坚持唯物主义,更要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
哲学与阶级意识是不可分割的。对于任何哲学思想,我们都必须掌握其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一定阶级的关系,回避分析这种关系,容易产生超阶级或者无阶级的错误观念。历史虚无主义一开始是在现代西方文化背景下出现的,是一种把对现代西方价值观、文化观没落的无奈演变成为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存在意义以及基本价值的否定的文化价值观,并逐渐由文化场域进入到政治场域。历史虚无主义不仅是一种学术思想,也是一股政治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是在西方各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的错误思潮的影响下,适应西方国家对我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政治需要和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策略变化而泛起的一股政治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体现了西方资产阶级的阶级立场、政治倾向和政治诉求,这是其实质所在。为实现西方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历史虚无主义总是对历史进行有选择的还原与失明。正如龚书铎所说,“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对历史完全虚无,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历史虚无主义虚无的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但对叛徒、汉奸、反动统治者则不虚无,而是加以美化,歌功颂德,把已被颠倒过来的历史再颠倒回去,混淆是非。”
历史虚无主义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张都鲜明地代表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立场与政治诉求。在政治上,通过颂扬改良道路、侵略有功等思想,例如宣扬“革命是能量消耗,改良则是能量积累”“侵华战争是为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和”等极端扭曲的思想,借以否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与社会主义制度,并极力宣扬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妄图在中国建立起西方所谓的多党制、议会制的政治体系。在经济上,通过指责土地公有制代表“强权”“专制”和“掠夺”来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分配制度,试图推翻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通过宣扬“改革就是更深层次的垄断”来否认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妄图在经济制度上实现完全的私有化。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用西方社会存在的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观等思潮来侵袭、腐蚀民众心理,妄图虚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从而消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西方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坚持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的重要表现。哲学党性原则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是揭批和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明确提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只有坚持哲学在政治领域的党派性,无产阶级才有了斗争的理论武器。在运用哲学党性原则揭批历史虚无主义的西方政治价值观实质时,一是要秉承“学术归学术、政治归政治”的原则。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多维解析,既要看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观点与政治观念,又要对其观点进行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划分,并且看到学术性背后的政治倾向,还原出历史虚无主义最真实的政治意图。二是将哲学党性原则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立场进行比较研究。哲学党性要求坚持人民立场,坚持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而历史虚无主义是为西方资产阶级服务的,通过美化中国近代统治阶级与西方资产阶级,否定中国近代的人民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剥削阶级辩护,其本质上是反人民的。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基本观点、阶级斗争学说以及社会形态发展理论,认识到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历史必然性,而不是人主观意志的结果。而历史虚无主义在主观上随意抹杀革命与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显然是对历史事实的恶意歪曲,是其为西方政治价值观服务而采用的惯用手法和重要表现。
四、方法论的对立:科学与反科学地位之争
什么样的历史观决定产生什么样的方法论,一定的历史观也会通过它的方法论显现出来。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主义本质以及为西方资产阶级服务的实质决定了历史虚无主义在方法论上的选择必然是反科学的。在指导思想上,历史虚无主义以历史选择论为指导,通过主观假设,把现象当作本质,得出所谓的“新结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哲学,所以对一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成就都全盘否定。在方法选择上,主张以抽象的人性分析论来代替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用超自然的、超社会的人性论来阐释历史。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了后現代史学的叙述方式,“将‘文本视为一个开放体系,认为每个人都可以用‘剪刀加浆糊来对历史构图进行自由地拼制。”在此种叙述方式下,传统史学的“宏大叙事”被个别人物、典型事件、某个历史节点等“微观叙事”所代替,出现把“支流当主流”、以偏概全的现象。
哲学党性原则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必须坚持对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的分析与甄别。在复杂的哲学斗争中,违背哲学党性原则意味着放弃唯物主义立场,放弃以阶级分析方法为核心的唯物史观,体现在政治领域就是放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出现任何一种情况都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背弃。列宁在阐发和运用其哲学党性思想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全面客观具体地认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因而哲学党性原则所要求的方法论与历史虚无主义坚持的方法论是根本对立的,是科学性与反科学性的关系。
一是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分析原则。尊重历史事实是史学研究的根本原则,“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甚至连儿戏都不如。”列宁对于马赫主义的批判严格从历史事实出发,既批判了马赫用所谓的“无党性”来掩盖其学说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也不否认马赫在自然科学上的贡献。然而,从对当下历史虚无主义三个主要内容的分析看,其方法论无疑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在全盘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看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苦难的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解放与民族独立,反而一味指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只起破坏作用。在全盘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时,看不到社会主义带给中国人民的国家富强与生活富足,反而无端指责选择社会主义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在全盘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时,看不到领袖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上的引领作用,反而恶意指责领袖是“霸权的代言人”和“独裁者”。这些表明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历史只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
二是违背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原则。列宁指出处于阶级社会的哲学思想体系,一方面必须回答哲学基本问题,从而在哲学路线上坚持唯物主义;另一方面要分清阶级路线,从而高扬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立场,这是哲学党性原则科学性与价值性上统一的重要体现。在政治领域,哲学党性原则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关键在于坚持阶级分析法,正如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所说,“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而历史虚无主义则主张用抽象人性论取代阶级分析方法,以所谓的客观主义遮蔽其资产阶级立场。在具体内容上,主要表现为主张去社会意识形态性。例如只是把蒋介石作为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不从阶级上着眼分析,不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与人民意愿。此外,历史虚无主义运用“抓住其一、攻其全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方法,“直接否定近代中国的历史选择和历史取向,贬损革命,颂扬改良,甚至有些人通过颂扬侵略者、否定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以乞求通向西化的道路。”可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历史的解析完全脱离了阶级社会的现实背景,也违背了研究该有的科学规范。
三是违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列宁十分注重实践和科学发展对哲学提出的新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集中体现了哲学党性原则的阶级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和实际活动的联系、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它们的统一,应当成为无产阶级党的指路明星。”而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是脱节的。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否认人的阶级性,把个人当作孤立、抽象的存在,提出所谓的“价值中立”的准则,而“历史认识的特点在于认识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保持‘中立者的地位。这是因为作为社会的一员,他必然是其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在阶级社会中,占据首位的是一定社会集团和阶级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点)。”因而,从这种形而上学逻辑出发得出的“空中楼阁式”的理论毫无疑问是不具备现实指导意义的。另一方面,实践性是一种哲学思想社会功用的集中体现,是其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而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些观点只是历史现实被阉割或捏造后的体现,并没有以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说明事物,最终的结果也只能被实践所抛弃。
五、结语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宣扬的“告别革命”“告别阶级论”“价值中立”的思想给民众思想带来混乱。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竞相显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与宪政民主思潮、新儒学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社会思潮一道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继续深入研究并发展哲学党性原则,从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中国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编辑:邹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