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瑞峰
【摘 要】作为图形工具的一种,思维导图可以借助图形的形式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分析、理解、观察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众所周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主要教学目标,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呆滞,对学生思维潜力挖掘不够充分,但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既能化抽象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以往以老师为中心的数学教育模式已经落伍。这种模式不但使学生完全依靠老师,而且学生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考虑问题的根源,只依靠死记硬背来记住题的类型,导致他们缺乏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但思维导图这一模式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谓的“思维导图”就是大脑放射性思维的外部表现,使得进入大脑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者思想作为一个球体表现出来,它呈现放射性立体结构。将思维导图放置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人们对其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刻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
一、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
学生常见的学习行为就是记笔记,主要是记录学习的内容,整理自己的思想。记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有助于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记忆所学内容。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笔者发现学生经常忙着记录教师说的要点,却没有及时领会,没有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果学生用思维导图来代替笔记,不仅能够记下核心知识内容,还能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节省了文字注释的时间。尤其是在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点后,学生可以马上产生新思路,及时地标注出自己的想法。
二、课时思维导图,让学生高效学习
有了之前预习的内容做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重点知识为教学重点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如利用思维导图加深课堂的概念理解。数学作为一门考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不仅仅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去解题,还需要学生理解其中的概念,这些概念的理解是学习数学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注重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注重做好数学基础的概念理解。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的课堂设计时,要多多注重学生基础概念的教授。
创新在民族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创新设计思维导图,可以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高效地学习,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轻松掌握新的解题方法。例如,在学习平方根的相关知识时,里面有很多概念是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去理解的,教师在教授时应该利用思维导图去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知识联系及关系,并多多点拨学生,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多多思考,从而在思想更新的基础上去深入学习数学知识。
三、教学模式的转换
思维导图模式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内容的数学教学选择不同的方向入手,不管是从数学概念、章节梳理还是数学方法的角度进行思维导入,其秉承的原则都是为学生提供思考路径与思路,在源头上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实现数学素养的实质性提升。
(1)创设情境。思维导图教学,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2)注重对话。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即使学生讲,也多是回答教师的提问,局限于划定的圈子内。作为学习背景材料的提供者、情境的创设者和对话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应使学生在共同学习中分享经验、体验成功、开拓视野。
(3)注重过程。思维导图教学,使教师从对概念、规律、结论的解释和阐发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意义、加深体验,把学习过程与发现问题结合起来,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運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和复习
思维导图是一种激发发散性思维的工具,它重视图片和文字,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适合初中数学教学。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深入运用,当学生掌握了运用基本的思维导图搭建思路的时候,强调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以及复习,这样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记忆能力将会更加提高。首先是预习,通过预习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导图构建,然后再从教师的具体教学中补充未预习到的或者不理解的内容。这样的预习效果将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其次是复习,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运用,再通过课外资料补充完善思维导图,这样学生的运用和知识概括点将会更加有效和完善。
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心智图”,是一种以图形和画面为载体的思维工具,使用各种颜色、符号、词语及图形图像等,构成一套简单的图像流程,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强化联想能力,同时也能突出思维过程的重点和关键点。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的有效运用,将初中数学这一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更为简单化、系统化,从而便于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陆春瑛.学海无涯“图”做舟——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6(2):6-9+48
[2]杨玫.探析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3:42
[3]李琳娜.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