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辉 沈俊玲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各种学习任務指引学生自主学习,可充分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形成教育的生态系统。本文以《二氧化硫》为案例,具体介绍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化学;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主要在课堂”为基本结构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发展应对未来挑战必备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高中化学可研究性强,与生活紧密联系,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化学教学,通过各种学习任务指引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充分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参与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案例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近三年时间里,我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的第四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二氧化硫》的教学案例,浅谈我对翻转课堂的理解与简单做法。
一、从实际需求录制微课
微课作为翻转课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翻转课堂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节微课为:先介绍酸雨及其危害,让学生了解酸雨,并充分意识到酸雨与人类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为两个实验,实验一为二氧化硫溶于水,学生感受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及遇水反应的特点;实验二为二氧化硫的漂白实验,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有最直观的体验。这节微课从实际出发,只要学生认真观看,就能对主要知识产生初步的了解。
二、精心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不是以前的导学案,不是知识点的罗列,它应与微课紧密联系,把微课中呈现的重点知识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微课的学习任务。不只是让学生提取知识,还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
我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如下:
《二氧化硫》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知识储备 酸雨
酸雨(acid rain)属于空气污染,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而造成。我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及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你感兴趣吗?
(二)重难点铺垫
1.二氧化硫的性质(书写化学及离子方程式)
(1)SO+HO=
(2)CaO+SO=
(3)NaOH+(少量)SO=
(4)NaOH+(过量)SO=
2.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原理及特点(请将你学过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进行归纳)
(三)你的问题
设置目的是:第一部分关于酸雨的简单介绍,将微课知识进了必要补充并敲定。最后鼓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
第二部分是重难点讲解的知识铺垫。关于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体现化学教学“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也充分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中提到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学生可从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本节的重点,学生通过微课能够初步理解漂白的原理和特点。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进行归纳,是对学生提出的较高要求。自主学习任务单让有学习兴趣和余力的同学有更多的发展。
第三部分是留白:你的问题。学生根据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写下心得,督促自己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提醒老师关注自己这方面的困惑。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高效、集中学习的课堂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课堂上可更充分地突破重难点内容,留有更多时间提升思维。我通常课前把自主学习任务单收上来批阅,了解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为:引导学生从物质分类上探寻反应物与产物的种类。通过二氧化碳的类比学习,学生自然掌握了对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产物的判断。关于几类漂白剂的对比归纳,侧重指导学生对比的方法。很多学生提出本节课中的“色”,突破重点的方法为实验验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探究化学核心素养要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设计实验,相互交流共同改进,最后完成实验操作。我与学生共同设计了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等实验。学生通过这些实验对二氧化硫的性质有了充分的了解。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我初步理解翻转课堂的本质就是将知识的传递与接受放在个人学习阶段,将巩固与拓展放在集中学习阶段。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需求,学习更有目的性和迫切感。这正是教育的本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知识与方法的引导者。同学之间交流更加充分,更能督促学生之间“比、学、赶、帮、超”,极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升。
我深刻体会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一定会促进教师的进步。教师只有对教材知识系统具有整体认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才能制作符合学生实际、贴合教学内容的微课,提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单,在课上针对学生需求进行讲解和指引。这一切均为促进教师不断进步的推手及动力。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
(注:本文为课题编号CDDB17301及延庆区“十三五”课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案例的研究》中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