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如虎添翼

2018-08-10 06:30徐剑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课堂

徐剑军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以它独特的优势开拓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它以声、像、色、光等多种立体、直观、动态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来,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课堂;如虎添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64-01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正被广大教师引用在教学的各个方面,给教育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它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的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给原本沉寂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性真的能让语文课堂如虎添翼。

一、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和兴趣的培养。”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如,我在教《月光曲》这一课时,采用了音乐引入,激发兴趣的方法。先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随着音乐旋律的跳动,屏幕上出现了茫茫的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放完音乐,我赶紧问学生:“这首曲子好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听!”“是谁创作的呢?”“贝多芬。”“曲子的旋律与刚才画面上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作者贝多芬先生又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样的情景和设问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并且掌握了课文的重难点,对理解课文有不小的帮助。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活动的直观性都是很突出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是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形象性强,感染力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勤奋学习,进而发展其智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可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动,主动探索知识,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体积极性。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声画并茂,能有效地渲染气氛、制造气氛、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二、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对学习产生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讲课文《司马光》时,出示电脑课件,一个孩子掉进大水缸,被缸里的水淹没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说:“呀,小朋友有危险了,大家快想想办法救救他呀!”激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救缸里的孩子。最后我用电脑课件演示,即在电脑课件中体现司马光在砸缸之后,缸里的水迅速流出,缸里的孩子得救的情景。肯定了司马光想出的妙法能在短时间内用最简单的工具把孩子救出来,是那么多种方法中最好的一种。本来这是一个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明白了司马光独特的思维方式,他是让“水离开了人”,而不是按常理“让人离开水”。正常思维渗透了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的方法。

三、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解疑化难,与时代最新信息融通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时,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若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如我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那种对敌人的极端轻蔑,对死亡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特意播放了本部影片的片断,使学生从形象、声音、情感上加深对课文的领悟。再如《詹天佑》一文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其中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和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隧道这部分,集中地体现了詹天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用以往的教学手段,往往很难讲清这一难点。为此,我制作了一个课件,运用动画技术,巧妙地将詹天佑设计的两个火车头在“人”字形线路上运动,(因为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火车头在前面拉,一个火车头在后面推,过了青龙桥,原先拉的火车头推,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学生看到这样绝妙的设计,不但理解了课文,还为詹天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所深深折服。

四、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阅读、写作时会感到一些困难。我们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通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过程,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将被感知、被想象、被推理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形式和过程,用仿真化、模拟化、形象化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表现出来。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发现、体验,利用生动的资源,透过现象探索本质,从而形象地建立起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图像,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如学习《将相和》、《詹天佑》、《十六年前的回憶》、《狼牙山五壮士》等历史题材的课文,由于这些课文的内容距今天的时空比较远,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教学时,我将收集到的有关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放给学生看,弥补学生因时间和生活阅历的因素造成的理解课文内容而出现的“断层”现象,增强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

五、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学习完了,并不代表这一课的任务完成了,课外延伸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在课后,我利用网络查找了课外补充材料,打印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让学生阅读欣赏。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为了理解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鸟类与鸟类和谐相处的意识,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

(1)继续搜集自己喜欢的鸟的信息。

(2)写一些保护鸟的标语。

(3)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鸟的图画。

完成作业后,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这样的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间,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使语文教学改革如虎添翼。“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科学地采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走向信息技术的丰富与创新,占领新课程教学的制高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要肩负起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解月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11月.

[2]郑仕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教,2014年12月.

[3]贾敏.《多媒体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贵州教育,2016年8月.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语文课堂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工作综述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