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课在中职学校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它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主要途径。但是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却是中职学校德育教师所苦恼的问题。近些年,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生源的改变,都急需我们对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本文以各大中职学校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并与“社会热点”相连接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课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36-0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德育课的重要地位,作为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德育课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首位,改变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率,增强教学实效性。
一、剖析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问题
现当下,中职学生对于德育课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重视专业课,轻视基础文化课。认为学好专业课就行,毕业以后也是靠着专业课找工作,而德育课则无关紧要,就算学不好也不会对以后造成什么影响。并且,大多数中职学生对于德育课存在着一种畏惧的心理。究其原因,德育课作为一门基础文化课,却有着较多的概念,较强的理论性。学习起来抽象又费力,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沉闷的氛围中,显得乏味,枯燥,学生就觉得德育课很无趣,学习态度也自然就不会积极。
虽然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现在的德育课教育大多是一味的灌输知识,不顾学生感受,缺乏创新,经常会给学生一种德育课不重要却又难学,完全无感的错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育课的实效性,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在中职学校,此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没有相交点,是完全独立的一门课程,与学校课程规划也有一定的脱节,学生完全是为了上课而去上课,德育课并没有展现出他的重要性。
有些中职学校的领导层对于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的重视不够,社会方面对此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德育素质的降低,而“重技轻德”的趋势也是有增无减。
二、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路
1.创新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式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也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已然不是那个为了应试教育而重才智轻德育的时代了。但是在德育课教学愈加受重视的时候,创新德育课的教学方式却变得刻不容缓。最近几年,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生源的多样性都对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传统中职德育课的教育方式,过于枯燥,实用性不强,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改变传统德育课教育,创新德育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也成为了学校的首要任务。在德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念,加深学生对于德育课的思想认识。众所周知,教学方式的好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如果教师注重课堂中的艺术,对较为复杂的理论解释得较为透彻,深入浅出,教材中涉及的其他方面也能阐述的栩栩如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互动。而部分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枯燥乏味,无聊又无趣,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自然就降低了。因此,创新教育德育课教育方式是必要的。在课堂上,教育的艺术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和创新,对教学素材的整合,为学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与社会生活相互结合,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运用新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进行讨论和交流,发表不同的观点,激起学生的上進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传统德育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接受地位,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中职教师在为学生上课之前,首先要明白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才能使教学效率最高化,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德育课教师在对学生授课之前,应当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调查,对其家庭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明确学生的意向,并依据学生意向进行一定修正。据以往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学校中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德育课的教材不具备实用性,或实用性不强,并且没有针对性。同时学生认为一些德育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教学态度也令人置喙。
而学校在根据学生的意向进行修正的时候,德育教师也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从而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使其主动从多个方面对德育课教育进行改革。
一方面,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一定修改,其中可以包含一些“社会热点”,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另一方面,要改革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多引用社会现实,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与时俱进,更新旧的教学理念,契合学生思想,切实教育改革,提高教学素材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3.教学内容要具有真实性
光靠教学素材具有实用性并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学内容具有真实性,也是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要素之一。真实的理论,才会被学生接受。所以,教学内容一定要具备真实性。而在课堂上,真实性又被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客观性。建立在主观意识上的事物,往往会有偏差,并没有准确的标准,常常有模棱两可的情况;因此在教材中出现的定义,概念和理论都应该以科学事实为基础,反映事物的客观现象和规律。第二个方面是具体性,德育课教材中出现的任何事实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其中的时间,条件,地点都有一定的联系,在这种前提情况下理论才是正确的。在不同时期,地点和条件下,其理论也可能会被推翻。同时也需明白,德育课中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前进的。所以,德育课教师要站在科学的,客观事实的角度去进行观察教学,并且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去思考和分析教材中遇见的问题,全面剖析,不可武断下结论。在德育课堂上,教师的表现有真也有假。而真和假两方面是相互对立的。有些教师,并不了解理论的真实含义或是只对理论进行表面的,空洞的分析,不会很好的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使用一些流行的笑话,或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故事来渲染氛围。但是这些都是虚假的,暂时的,并发挥不了德育课的教学作用。要想真正发挥德育课的作用,在教学中,就应当以真实为基调,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在课前好好准备,全面把握好素材,使素材的效益最大化。在课堂上有自己的见解,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理论。
德育教育是我国中职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这一目的,我们要从多方面考虑,中职学校的领导层要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转变理念,强调德育课的重要性,落实德育改革力度。德育课教师也要以身作则,积极变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并且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切合生活实际,开创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德育教师不可替代的存在,是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点,充分理解学生,活跃课堂氛围,授课内容客观真实可信,使学生易理解接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向(下转295页)(上接236页)上,培养学生的信心等等,都要依靠于教师。也正因此,德育教师要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贯彻道德理念,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为每一堂课做好准备。渲染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德育课,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做好更完善的准备。为以后的学习、就业,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明伟.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16,(12):11-12.
[2]严涛.浅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01):38-39+73.
[3]吴轶诚.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与发展性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2):128-129.
[4]冯力.中职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反思与对策[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0,(06):33-35.
作者简介:
胡敬哲(1980-)女,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现为南阳第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