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妮
【摘要】朗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其语言能力、陶冶情操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朗读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接受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生 朗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03-01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是借助语音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言语活动,是口头的语言艺术。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朗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当学生接触作品时,教师应该抓住教材的情感特征,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进入佳境。这样可以加深学生感情的熏陶,促进共鸣,还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文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朗读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生只有经过反复的朗读,才可以读出文中的韵味,感悟其中的含义。因此,要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就应该从朗读开始。只要学生充分熟悉文章内容,调动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就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齐声朗读、轮流朗读、指名朗读以及分角色朗读等形式,一边读一边思考,将读和思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二、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措施
(一)激发朗读兴趣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肩负着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喜欢阅读训练的责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就要进行全员参与式的教学,而不是再将目光固定在几个人身上。因此,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首先可以进行由教师示范朗读的形式,进行教学导语设置,结合实际教学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导入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在开篇时,教师采取迂回式引导法,让学生从自己过年的经历谈起,分享各自的过年经验是收压岁钱还是出去旅游。这时候引入小女孩在大年夜是如何度过的。教师将导读内容进行朗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到整个故事中去,让学生带着对小女孩的新年好奇或疑惑进入课文的学习;紧接着提倡学生多读多听,以教师自身的示范效果,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激发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多看几遍,多读几遍,从而能够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在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默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更适合的阅读方式。
(二)朗读要注重范读
模仿是小学生最擅长的学习方法,所以,我几乎每堂课上都会范读,有的课上甚至会多次范读。我经常对学生说:“读书不是简单地把文字读出来就行了,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非常享受的事情。”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精心构思而成的,要把文章读得感人,语气要读好,如小声、生气、高兴、忧愁等等,不同的文章要把握住不同的情感。用心听一听老师是怎样读的,然后模仿老师把人物说的话读好。
在我范读的引领之下,学生的朗读水平每天都会有一些小小的进步。因此,语文老师要擅长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范读是很好的方法,让学生看得见、听得真、抓得着。长时间的范读,对学生学习语文会有很大的帮助。范读达到了一定的量,学生的朗读达到了一定的量,让朗读变成一件让人身心愉悦的事情自然就水到渠成。
(三)烘托阅读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景设置作为一项常见的教学手段,在朗读训练中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以情景作为朗读的背景,烘托整个教学环境,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草原》的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客观情况,可能许多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草原,但是可以通过递进式的教学手段,首先将辽阔草原的形象以图片或视频的情况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其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认同感。
其次借助文章中一碧千里等描绘性的词汇,将草原的青葱碧绿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于草原的认识。随着文章内容的不断深入,情感氛围也要不断深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烘托出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对草原的想象。随后让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将刚才脑海中、视野中对草原的认识带入到朗读的过程中去,无形中加强了整个情感的渲染。
(四)充足朗读时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各个年级的知识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材的内容等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力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能够运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正确无误地朗读课文,做到吐字清晰、字音准确,尤其是在自主朗读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将文章读完整、读透彻,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走形式,却收不到成效。当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朗读感悟文章中要表达的丰富的情感内涵,读后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评议时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增强朗读的良好效果。
(五)注重朗读评价
朗读后的评价,在小学朗读中尤为重要,它关系着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朗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试读,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读后我都注重及时评价。对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方,师生都给予肯定,然后师生共同指出读得不对、不好的地方,说明原因给予示范。对读错的字音,读错的词和句子,加以纠正并领读。
小学生年纪较小,容易情绪化,很注重老师的评价,积极的评价会使他们信心百倍,反之,则消极懈怠。教师在朗读评价时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的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和批评,学生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会读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马宏.优化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之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32-36.
[2]黄金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9):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