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课例

2018-08-10 10:28王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生活味数学味基石

王伟

【摘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在秋游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把数学与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身临其境去解决问题,并最终从感性认识,经过情绪性的内在思维,上升为理性認识。

【关键词】思维 基石 数学味 生活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278-02

精彩片段

一、尝试,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用9根小棒代替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并展示自己分的过程后,我让他们根据分的结果把除法算式补充完整。

学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算式:①9÷4=2②9÷4=2……1③9÷4=2shèng1。

师:你同意哪种写法?为什么?

生1:我写的第一种,但我同意第三种。因为还剩下1个第一种没写。

生2:我觉得第三种对,第二种看不懂。

生3:第二种也对吧?

师:哦,为什么?

生3:说不上来,反正他都记下来了。

师:是谁写的第二种,能起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4:我在数学书上看到过这种写法。

师:对,数学书上确实用第二种方法来表示分完后还有剩余这种情况。

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一个拼音书写的“shèng”让我们看到了二年级学生的纯真可爱,真实的反映了他们的想法,这正说明他们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了。这个“shèng”与“……”相比较,又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数学符号的简洁性,课堂因为尝试而变得精彩纷呈。

二、错误,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全班汇报的时候,一名学生把最后一题18瓶酸奶平均分给4个人,写成了这样的除法算式:18÷4=3……6。课堂上有的学生在喊:“对”。

我看着下面的同学问:仔细对照自己的题卡,完全一样吗?课堂沉寂了一小会儿,有学生发现了。

生:不一样,18÷4=4……2。

师: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答案,哪种对呢?

课堂又静了,个别学生开始摆小棒……

生:第二个,因为剩下6瓶酸奶,每个人还可以再分一瓶。我摆摆你看看。

说完,这名学生到投影仪前面摆给大家看,边摆边说自己的想法。

我问汇报者,你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

由于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课堂上出现了差错还浑然不觉。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如眼神、手势、语气、语调的变化吸引学生,带动学生,使他们主动发现问题,主动研究问题。可以说学生的差错就“差那么一点”、“拐个弯就对了”,而这个弯就是本堂课的本质,这个差错成为引发正确结论的“基石”。

三、追问,拉开思维的天窗

师:同学们,把这几种数量不同的物品平均分给4个人,余数可能是几?

生:1、2、3。

师:可能是4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因为如果剩下4个的话,每人就可以再分一个了。

师:可能是5吗?

生:不可能,5里面也有一个4,这样还是可以再分。

师:分完之后余数是几?

生:余数是1。

师:可能是6吗?

生:不可能,还可以再分,分完后余数是2。

师:那么我们想像一下,假如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矿泉水,就这样平均分给4个人,它们的余数会变大吗?为什么?

生:它们的余数不会变大,只能是1,2,3,不可能超过4,因为有4个我每人就可以再分一瓶了。

师:那么我们再想像一下,有很多的矿泉水,平均分给5个人,它们的余数可能是几?

生:可能是1、2、3、4。

师:为什么?

生:因为只要有5个,每人就可以再分一瓶了。

师:说得真好,那如果平均分给6个人呢,余数会怎么样?(1、2、3、4、5)平均分给7个人呢?(1、2、3、4、5、6)

师:谁能概括地说一说平均分给几个人,也就是除法中的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余数肯定比除数小。(板书)

郑板桥说过:“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比较充分地理解了平均分给4个人,余数可能是多少。如果有余数,余数依然只能是1、2、3;但如果平均分的人数(即除数)变成了5、6、7……,如果有余数,余数的范围也会随着变化。经历了“一问再问”,学生对余数的范围与哪个数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就理解得比较深刻。

自我反思

开始我只强调了数学的“生活味”,从孩子的生活引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展开探究,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教学过程。后来我通过不断地改进,进而突出“数学味”,使孩子们在认知的冲突、问题的解决中体验到成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了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等思维能力,体现了数学课的特色,同时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而心理学也认为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课堂上我充分理解课本的设计意图,丰富了秋游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在秋游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把数学与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身临其境去解决问题,并最终从感性认识,经过情绪性的内在思维,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注重直观操作,形成清晰表象

余数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这节课我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摆小棒的基础上,主动建立“余数”的概念,我想学生的印象应该是深刻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18÷4=3……6和18÷4=4……2这两种算式的时候,部分学生就是通过小棒明白了剩下的6瓶平均分成4份,每人还能再分1瓶。我在指导学生操作时,还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让学生边摆小棒边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叙述出来,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把握年龄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二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注意力不持久。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不发达,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课堂上学生在投影仪上汇报自己的题卡出现错误了,孩子们还在喊:“对”。所以我用颜色比较鲜艳的彩笔在投影仪的题卡上指了一下,并且询问:仔细观察和自己的“完全”一样吗?这样既在感官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又通过语调的变化明确地让学生感觉到有错误,需要细致观察,学生的注意力自觉地提高了。后面老师一句紧似一句的追问,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他们随着自我发现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兴奋,思维也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刘加霞主编:《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奠宇,孔凡哲等主编:《小学数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生活味数学味基石
立足三个突出 奠定安全基石
核 安全基石
创设富有“生活味”的初中英语课堂
用爱做教育的基石
让作文具有“生活味”
中老年人健康的四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