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8-10 10:47戴坚凡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戴坚凡

【摘要】高中数学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再创造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 信息技术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78-0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当今教育界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新课改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多媒体教学”概念对当今的课堂授课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相对于小学、初中数学来说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单纯凭借教师和课本无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相关知识点。若将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教学相联系,教师利用文本、音频和视频等多样化的渠道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就能更容易消化数学中抽象和不易了解的知识点,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一、促进师生间有效交流

传统教学模式中,高中数学的教学主要方式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中教受知识,让学生领会其教受知识点。这样的模式都是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时间非常少,学生不愿意也没有提问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达不到理想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师生交流提供有效手段,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实施沟通的有效措施。首先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有趣的教学话题和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让课堂气氛活跃;然后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直观,让学生更加容易领会;最后通过网络技术和学生进行便捷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这样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从静态向动态发展。

二、优化概念教学

任何事物的学习都是从概念入手的,通过对事物的感性知觉过渡到理性的理解。数学教学中特别强调对概念的学习。例如:数、方程、函数、点、线、面、三角形、四边形、垂直、平行、变换等等,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包含了许多个概念。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条件,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及其形成过程,并培养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动手能力。过去遇到一些难懂的概念,教师总是设法把它讲解透彻,尽量让学生听得明白,但是学生的参与是十分有限的,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丰富直观、展示概念内涵的数学材料显得尤为重要。而计算机教学这种新颖的手段,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展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数学世界,恍如变数学为游戏天地,生动、直观、形象,改变学生心目中的对于数学的形象定位:抽象、枯燥、缺少人情味。计算机帮助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各种数学现象與数学应用,展现数学概念的内涵,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变抽象复杂为具体简单,让学生借此进入数学思维状态,这与过去单凭教师口头上来调度学生的联想,引导学生思路,无疑是增添了一个形象的教学助手。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加强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学科的融合,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供了便捷。例如,在教学《组合》这一节课时,推导组合数公式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样一个探究问题“我们知道排列与组合是有联系的,那么从a、b、c、d这4个元素中取3个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的关系是怎样的?能否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排列数来求出组合数呢?”这个问题设置在排列与组合的概念以及排列数公式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基础,看到这个问题后很积极主动地开始探究解决。教师只需及时引导,并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就可以得出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得出的结论就会记忆得很深刻,这要比教师直接讲解告知学生更有效,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更会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四、辅助课后复习

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做好课后复习工作。高中数学的衔接性较强,一节知识的漏洞就有可能影响下面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课后复习。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后复习呢?我为了提高效率,我建立了相应的习题库,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不同,对试题进行了梯度划分,分别是:基础类、提高类和综合类。在布置一些书面作业的基础上,我还会让有条件的学生在网上进行练习。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从简单的习题进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然后难度逐渐加深,并且当学生答完试题后,系统会自动地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并且还会有详尽的解析,对一些经典例題我还会添加视频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讲解《解三角形》这一章时,我先让学生进行正弦、余弦的训练,如果分开练习,这一部分还是比较简单的。难就难在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这十分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于是,我在这部分也设计了相应的习题库,让学生在课下通过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巩固知识,通过进行有梯度性习题的练习,提高数学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一个必然趋势。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数学求知欲。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激活数学课堂,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毛永安.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91-191.

[2]措姆.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研究[J].读书文摘:中,2017(1).

[3]廉廷姝.试论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8).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