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君
【摘要】幼儿体育教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时期每个孩子体育意识养成。因此,本文就针对幼儿体育意识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为幼儿体育教学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 体育意识 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249-02
体育意识是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前提,也是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关键,而幼儿时期是学校教育的起点阶段,这一阶段是形成各种意识的关键启蒙点。该时期体育意识的培养能够伴随孩子一生,良好的体育意识会让幼儿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好的运动体验,并养成好的体育习惯,最终为终身体育打下夯实的基础。
一、幼儿体育意识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家长的认同和支持是动力。幼儿所处的特别年龄期,决定了家长对其更多的关注。言外之意,幼儿从事诸多的体育活动都必须在家长的支持和认可下开展。因此,家长对幼儿体育的认可和支持决定了幼儿体育的各方面。首先,家长对幼儿体育教育理念的认同。幼儿体育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其核心理念是为了让孩子具备一个幸福的童年,是为了孩子拥有一个得体、健康的生活,以期待他们学会反哺和爱,以致受用终身。其次,家长对开展幼儿体育的认同度,这种认同度包括家长认可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幼儿体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好处的认同。
2.幼儿园重视程度与课程的开展是前提。学前教育对于健康领域是有明确规定的,要让幼儿锻炼身体的同时养成好的习惯并促进他们的社会化。那么幼儿园就应该根据规定开设一定的体育活动教学。就目前而言体育在幼儿园中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据走访了解尤其是中小城市大多数的幼儿园以私立为主,它们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会开设很多文化课程让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而对于体育教育却被边缘化,更别说开展好体育教育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幼儿的体育意识。
3.幼儿体育教师是幼儿体育意识培养的核心力量。据走访调查得知,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喜欢男教师上体育活动课,这与幼教老师多数为女老师,同时男体育老师给幼儿的感觉会是高大威猛、阳光向上有关。但是,教师不能光靠形象,而应该是通过自身所学开展好体育教育活动,让幼儿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其中,并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获得好的运动体验。久而久之,幼儿体育教师就能够通过自身健康的形象并且能够在体育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学会一定的体育技能与知识,在不断熏陶下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及好的运动习惯。
4.场地器材是体育意识培养的物质保障。体育教育的好坏取决于有没有上课以及上好课。有没有上课又与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相关。而这要求幼儿园必须要设立相应的课程学习。我们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幼儿园想要开展体育活动就必须有场地器材和教师,我们通过走访可以得知,多数幼儿园都没有良好的运动场所以及专门的体育教师。没有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及体育课又怎么能让孩子得到运动体验,体育意识的培养就显得非常苍白。
二、幼儿体育意识的培养对策
1.營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初步形成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与相互沟通,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幼儿园就应该严格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安排幼儿的体育活动,如晨练、课间操,体能课,户外活动等。不能因为场地、器材、教师等情况而减少或干脆停止某些体育活动;幼儿园还应该在比较显眼的地方进行运动画报、运动墙的设计,让幼儿每天来园、离园都可以看到醒目的运动画面,激发他们的运动激情;幼儿园还应该经常性的举办一些体育活动的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获得一定的运动体验和情绪体验。
2.创新幼儿体育活动形式,拓展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幼儿体育的内容随幼儿体育教育发展而不断得以拓展,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幼儿体育的内容受幼儿身心限制,更多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制订科学的体育内容,应从时间和强度上进行合理谋划,在体育技能和兴趣培养上注重考量运动强度,采取每天多次运动,每次内容易学和劳逸结合,一天运动量不宜超过1小时。如在日常课间,可以带领幼儿,通过特制的小足球、小篮球等特殊(适用于2~4岁幼儿身体特征)的工具,以动画片中卡通形象为模本,教师和幼儿一起模仿,以掌握该运动技巧为目标,多次多形式的教学,并辅以奖赏进行事后激发。针对5~7岁的幼儿,适量加大户外运动的课程,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从感官上增加趣味性和视觉冲击性,激发运动热情。
3.引进体育专业人才并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幼儿园应当引进专业的体育专业人才进行体育教育活动。幼儿教师是幼儿的模仿对象,如果幼儿教师本身就是一个阳光、开朗,运动技能棒棒的老师,那么幼儿就会认为老师就是他模仿的对象,无形中他就会促使自己努力朝老师的方向去进步。他每次看到老师就会对老师所要教学的内容充满激情,跃跃欲试。幼儿园应该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至少每位教师每年都应该有一次职后培训的机会;还应该在继续教育中注重幼儿教师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使教师的体育教学的技能得以提高和改善。
4.体育教学中应进行的品德教育及意志品质培养。体育意识的培养不光是让幼儿产生兴趣积极参加,还应该在这些活动中进行适当的品德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幼儿的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及小组赛来让幼儿进行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教师不断进行鼓励与激励对幼儿进行教育。
三、结语
总之,体育意识的培养不是一个简单的灌输过程,它是漫长而艰巨的,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儿园不应该单纯的只强调活动,而应该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好的体验,促使体育意识的形成,并且为今后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产生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严丽琴.浅谈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及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59-160.
[2]张贺.学校体育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D].吉林体育学院,2012.
[3]张庆敏.提高幼儿体育游戏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体育室友,2015(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