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所学专业与手机依赖症的关系研究

2018-08-10 10:30张芳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课程特点教师管理手机依赖

张芳君

【摘要】据观察,中职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情况日益严重。长期手机依赖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本文对中职生所学专业与手机依赖症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从中分析出课程特点、学习目标、教师管理程度等对手机依赖症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求寻找适合当代中职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引导方式,使手机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工具,让手机成为服务于人类有用的科技产品,而又不产生依赖症状。

【关键词】中职生 手机依赖 课程特点 学习目标 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233-02

一、调查研究背景

中职校园里,学生人手一机,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学生中职生的生活标配品,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机不离手”。小小手机已经渗透到学生的每一个零碎时间,甚至占领原本应该属于学习、运动、正常社会交往的时间。中职学生手机依赖问题不可低估:过度使用手机,沉浸在手机网络中难以自拔,没有足够精力学习,降低课堂学习质量,学习研究创新能力降低;通宵熬夜使用手机聊天、玩游戏、听音乐、看小说和电影等,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手机具有强大的人际交往功能,对于不善表达、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通过手机QQ、微信等聊天工具交往,可以躲避现实人际交往的紧张与焦虑,获得某种存在感和认同感。长期手机依赖将会减少学生参与现实社会活动的时间,妨碍其培养和提高现实人际交往能力。手机依赖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际交往方式与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态调整能力、中职学生的安全状况等方面有着消极的影响。

“手机依赖”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

是否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手机依赖行为,关系到中职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本文对中职生所学专业与手机依赖症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从中分析出各课程特点、学习目标、教师管理程度等对手机依赖症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求寻找适合当代中职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引导方式,使手机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工具,让手机成为服务于人类有用的科技产品,而又不产生依赖症状。

二、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四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达92.7%。本次调研对象包括中专二、三年级在校生,年龄在17~20岁之间。对老师则采用访谈法进行调查。

调查所用问卷为我校课题团队设计的调查问卷:中职生手机依赖自评问卷,本问卷从强迫性使用、戒断性反应、关系卷入、身心反应、人际关系等5个维度进行编制,采用五点计分,1-5依次为完全不同意、基本不同意、不确定、基本同意、完全同意,共31题,满分为155分,每份问卷的的总得分与满分进行对比,得出的对比值超过0.5即认为存在手机依赖倾向,数值越高表示手机依赖倾向越严重。

三、调查研究结果

在被调查的278名学生中,有147名的对比值大于0.5,即手机依赖倾向者占总体65.33%。此数据说明样本人群超过一半学生不能做到正确对待及使用手机。在五个研究维度中,“关系卷入”最为明显(平均分3.27分),说明样本人群普遍因手机依赖而影响了正常的社会交往。其次是身心反应(平均分3.08分),说明样本人群普遍因手机依赖导致精神不佳并影响了日常生活。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有明显差别。会计专业学生的总体依赖比例最低,依赖程度较高的学生比例也最低。学前教育专业与会计专业的数据较为接近,但是总体依赖比例要比会计专业高一些。商务英语专业的总体依赖比例和依赖程度较高的比例又要更高一些。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总体依赖比例最高,依赖程度较高的学生比例也最高。

四、調查结果原因分析

依上述调查结果,会计专业的情况最好,电子商务专业最差,因此本人访谈了两个专业的部分专业教师、班主任和学生,从以下方面展开对比分析。

(一)课程特点

会计专业是传统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稳定,除了部分通用技能和相关经济课程以外,专业课程占了绝大部分比例,课时充分,核心专业课程从基础到高级课程衔接紧凑,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课程设置有极强的系统性。

电子商务是新兴专业,相对而言,课程设置尚不成熟,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定位不十分明确,涉及学科范围非常广,除了电子商务概论等基础课程外,还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网络营销、国际贸易、数据库等。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性不强,学生学习时不必考虑此课程对彼课程的影响,学业轻松以致动力不足。还由于课时设置不足,导致每门学科学习的深度不够。由于技能掌握不好,很多电子商务的学生甚至不确定自己毕业后具体能胜任哪些工作。

由此可见,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严密性及学习要求的程度对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有一定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从长期目标看,会计专业有明确的就业方向,社会对会计从业者有明确的技术要求,还有具体的证书要求。相反,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证书考试已经取消,对从业者也没有明确的要求。

从短期目标看,会计专业参与调查的中职二年级学生中有超过80%的学生将在两个月后参加初级会计职称或3+证书高考的技能考试,现正处于考前复习阶段,整体的学习氛围较好。从学生个体来说,有考试目标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度小于没有考试目标的学生。

参与调查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也处于中职二年级,虽然本学期也有“计算机高新技术”的考证任务,但是据专业老师介绍,这个考试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难度太大,大部分同学由于没有信心已经放弃备考。既没有近期考试压力,又没有明确的长期目标,几乎全班学生终日与手机为伴。只有少数几个准备参加明年高考的同学会在自习课复习功课,但是身边同学都在玩手机,他们很难不受诱惑。

(三)教师管理

学校对学生上课考勤、课堂纪律、课堂手机管理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靠班主任进行监管。

会计专业的教师平时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得比较到位。比如,学校实施了手机使用管理办法,要求学生上课时必须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后放至手机收纳袋。会计专业学生在课堂上不管老师上课,还是自习,全部严格执行此项规定。

然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管理比较松散,并没有完全执行此项规定,自习课几乎所有学生都在使用手机,以玩网游和看视频为主。另外,据电子商务的学生反映每门功课的作业量太少,自习课无所事事。除了期末考试,学期中再没别的考试。对于马上将要参加的6月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他们竟然不清楚具体考试时间,也不知道考试要求,复习更无从谈起。

可见,对学生是否能有效监管和督促,也是导致两个专业学生手机依赖症程度有明显差异的原因之一。

五、对策与建议

由上可知,课程特点、学习目标、教师管理等方面对学生形成手机依赖症是有一定影响的。下面从这几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与建议。

(一)课程特点

学校在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实用性,还要考虑科学性、系统性。一方面确定核心课程体系,增加核心课时,让学生在专业领域有深入的学习;另一方面应当理论与实操相结合,仅教授理论课程空洞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很难学以致用。

(二)学习目标

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就没有努力的方向。首先,教师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引导其建立长期学习目标。长期目标一方面可以从专业发展、人生规划方面进行设计,让学生对专业学习有所了解,对专业前景有信心;另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参与相关证书考试。短期目标则可以通过短期反馈机制来建立,比如,严格要求每门课程的作业量、作业批改率,设置单元测试等,对于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可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任務,从而引导其正确使用手机。

(三)教师管理

在手机面前,人的自控能力下降到极低水平。没有监管的话,学生很难在玩手机和遵守纪律两者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或课间经常提醒学生,适时跟学生发讨论,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规划,让目标变成行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学校应有明确的手机管理规定及奖罚措施,颁布之初就让学生和家长理解并接受它,严格贯彻执行。其次,学校应加强社团建设,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丰富的课余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正向趣爱好,锻炼其人际交往能力,还可引导其把注意力重心从手机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最后,学校还应开设集体辅导课或个别心理咨询,让学生吸收更多的正能量,学会排遣不良清绪,释放自身压力。

参考文献:

[1]徐华,毕鑫强.中学生手机依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心理研究,2014,7(4):80-85.

[2]龙军.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现状及其对策研究.高教学刊,2015,10.

猜你喜欢
课程特点教师管理手机依赖
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策略研究
高等学校新校区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析
基于“微课”模式《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管理